1955年5月14日 華沙條約組織建立 |
《北大西洋公約》簽訂後,為阻止聯邦德國加入北約,蘇聯曾提出締結對德和約主張,被西方國家拒絕。1954年10月23日,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簽訂《巴黎協定》,決定終止對聯邦德國的占領,吸收它加入北約組織,並允許其重新武裝。在此情況下,蘇聯等8國於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莫斯科舉行歐洲國家保障和平和安全的會議,宣稱要在組織武裝部隊和建立聯合司令部方面採取共同措施以保證自己的安全。蘇聯、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阿爾巴尼亞8國於1955年5月14日在華沙簽署了《華沙條約》,並成立華沙條約組織。華沙條約由序言和11項條文組成。規定締約國保證以和平的方法解決它們的國際爭端,並就一切有關他們的共同利益的重要國際問題進行磋商;如果在歐洲發生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一個或幾個締約國的武裝進攻,每一締約國應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的權利,個別地或通過同其他締約國的協定,以一切它認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裝部隊,立即對遭受這種進攻的某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給予援助。華沙條約組織最高決策機構是政治協商委員會。華約常設機構在莫斯科。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參謀長均由蘇聯人擔任。1989年東歐事變發生後,華約解體。 隨著西德的重新武裝以及華沙條約的簽訂,東西方對立已成定局。 |
相關詞條
-
華沙條約
華沙條約華沙條約是蘇聯、東歐國家為抗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簽訂的軍事同盟條約。1955年5月14日在華沙簽訂,1955年6月5日生效,有效期20年。
條約背景 條約內容 管理機構 相關事件 參考資料 -
華沙條約組織與經濟互助委員會
華沙條約組織與經濟互助委員會是“二戰”後由當時的蘇聯與東歐多個社會主義國家間建立的軍事政治集團和經濟合作組織。它們是戰後冷戰的產物,伴隨冷戰進程而形成、...
作者簡介 目錄信息 -
列國志:華沙條約組織與經濟互助委員會
第二章 第一章 第二章
作者 出版單位 內容簡介 目錄 -
華沙條約[1955年華沙條約]
1955年5月14日,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8國針對美、英、法決定吸收聯邦德國加入北約一事,在華沙簽...
簡介 條約背景 條約內容 管理機構 條約失效 -
《華沙條約》
《華沙條約》是蘇聯和東歐國家為抗衡《北大西洋條約》而簽訂的聯盟條約。
-
華沙條約組織
華沙公約組織(簡稱華約組織或華約),是為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成立的政治軍事同盟。1955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加入北約後,歐洲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包...
歷史背景 組織成立 簽訂契約 組織機構 組織發展 -
《凡爾賽條約》
《凡爾賽條約》或《凡爾賽和約》,全稱《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協約國)對戰敗國(同盟國)的和約。協約國和同盟國於1918...
戰勝國的目的 談判過程 主要內容 軍事限制 戰爭責任 -
華沙
華沙,波蘭首都、歷史名城。位於波蘭中部平原,坐落在維斯瓦河東西兩岸,是歐洲著名的古城,有“世界綠華沙都”之美稱。市區面積430平方千米,人口162萬,是...
簡介 歷史經歷 氣候 城市綠化 經濟 -
《北大西洋條約》
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等12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宣布成立...
概述 內容 組織 宗旨 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