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岩洞石窟

華岩洞石窟造像位於東平縣梯門鄉西溝流村西北鳳凰山之陽,是山東地區較為有名的一處佛教造像石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華岩洞石窟造像位於東平縣梯門鄉西溝流村西北鳳凰山之陽,是山東地區較為有名的一處佛教造像石窟,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華岩洞石窟佛教造像最高者1.8米,最小者僅10餘厘米;據考證,該石窟造像無年代題記,但根據造像內容和雕刻風格,應為唐代晚期造像。其中,十王像在北方地區僅在陝北地區有一處,但形華岩洞石窟內殘存的造像體較小,年代稍晚,此處十王像可以說是中國北方地區佛教造像中最早的一處,這在我國北方佛教石窟造像中占據重要的位置。
華岩洞石窟華岩洞石窟

華岩洞石窟佛教造像頭部皆在“文革”時砸掉,洞口兩方維修碑記也在當時被鑿掉。雖如此,但除頭部以外其餘的皆保存完美。

風格

該石窟系自然石洞稍作加工而成,一進一處兩洞口,呈“凹”形,俗稱“牛鼻子洞”。洞寬3米,高3.5米,洞長近50米,造像分布在洞內兩邊石壁上,共有浮雕造像大小近百尊。造像內容有三佛像、西方三聖華岩洞石窟內殘存的造像像、菩薩像、天王像、十王像和羅漢像等。佛像穿著雙領下垂式袈裟,施不同手印,菩薩像衣著華麗,纓絡繁縟,面部豐圓飽滿,雕刻細膩。其中位於洞口南壁的關羽像,身著盔甲,一腳下踏,一腳橫置,雙手握披巾撫於膝部,長鬢垂至胸前,儀態威嚴,豪氣沖天,右邊周倉持青龍偃月刀侍立。十八羅漢像,或站或坐,或臥或側,有的手持兵器,有的雙手捫天,肚腹凸圓,姿態各異栩栩如生。

其它意義

據考證華岩洞石窟造像內容和分布的情況,此洞窟造像儼如一處地上的佛寺建築,且頂部呈穹窿狀,如象藻井。這種方式在摩崖石窟造像中較為特殊,這在山東的區佛教造像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最為重要的是造像中的十王像,在中國北方地區很少見,在四川地區相對來說較多一些。在敦煌莫高窟也出土有十王像內容,但多為軸卷畫,特別是在日本,此類繪畫像更多。十王像在不同地的出現反映了民間的信仰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