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藥 名】華南吳萸【拼 音】HUANANWUYU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芸香科植物華南吳萸的果實。
【功 效】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主 治】可用治脾胃虛寒諸證,治頭痛、心痛滯氣。
【性味歸經】辛,溫。入脾、胃、肝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 12一18克,水煎服。
【別 名】華南吳茱萸(《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
【拉丁名】Evodia austrosinensis Hand.-M-azz.-Evodia bodinieri(non Dode) Merr.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形態特徵
喬木,高6-20米。小枝的髓部大,嫩枝及芽密被灰或紅褐色短絨毛。葉有小葉5-13片,小葉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7-15厘米,寬3-7厘米,生於葉軸基部的通常為卵形,對稱或一側略偏斜,葉緣有細鈍裂齒或近全緣,葉面常有疏短毛,中脈毛較密,葉背灰綠色,被短柔毛,有乾後褐或黑色細油點。花序頂生,多花;萼片及花瓣均5片;花瓣淡黃白色,長2.5-3毫米;雄花的退化雌蕊短棒狀,5淺裂;雌花的退化雄蕊甚短。分果瓣淡紫紅至深紅色,徑4-5.5毫米,油點微凸起,內果皮薄殼質,蠟黃色,有成熟種子1粒;種子長約3毫米或稍大,厚約2.5-2.8毫米。花期6-7月,果期9-11月。樹皮灰褐色,不開裂,皮孔凸起,形狀不規則,樹高約20米的樹皮厚約6毫米,內皮乾後紅褐色,纖維略粗而長。
鮮果有香辣氣味,但鮮葉無氣味,嚼之有粘膠質液。
產地及分布
產廣東北江以西及西南部、廣西、雲南南部。見於海拔200-1800米山地疏林或溝谷中。藥用
雲南屏邊民間有用本種的果治瘧疾。果實: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用於胃痛,頭痛。
參考文獻
Evodia austrosinensis Hand. -Mazz. in Sinensia 5: 1. 1934; Hu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6: 100. 1957.——Tetradium austrosinense (Hand. -Mazz.) Hartley in Gard. Bull. Sing. 34: 120. 1981. ——Evodia bodinieri auct. non Dode: Merr. in Lingn. Sci. Journ. 13: 33. 1934, syn. exclud.芸香科、吳茱萸屬植物
吳茱萸屬(Euodia J.R.et G.Forst.),芸香科,45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25種,產西南部至東北,其中吳茱萸E. officinalis Dod的果實入藥,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濕的功用。灌木或喬木;葉對生,單葉、3小葉或羽狀複葉;小葉全緣,有油腺斑點;花小,單性異株,排成腋生或頂生的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萼片和花瓣4(5);雄蕊4-5,著生於花盤的基部;子房深4裂,4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由4個、革質、開裂的成熟心皮組成。(參閱黃成就的“中國芸香科植物初步研究(一)”,栽植物分類學報第6卷,第1期,85-132,195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