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民戲

菇民戲

菇民戲又名“英川亂彈”,是景寧本地戲種,也稱“生戲”,因常在菇民返鄉、敬謝菇神時演出,故稱“菇民戲”。流行於普查中在景寧畲族自治縣英川、沙灣和慶元縣一帶。唱腔為徽、亂雙合,主要唱調有西皮、陰調、二簧、文宮、反宮等。

歷史

菇民戲樂器菇民戲樂器

景寧畲族自治縣的菇民戲,形成於明代,盛行於清末,流傳於慶元景寧龍泉一帶菇民區,以慶元二都的菇民戲最負盛名,也稱二都戲。因其起源於菇民聚居的慶元東部二都(今荷地鎮一帶)而得名。

當年主要戲班有雁溪村何升烈等於清光緒年間組建的新舞台工班。曾演出於中國福建江西廣東台灣等省,後改為新連昌班。有民國20年建於黃湖鄉柳八際村的新錦唱班。曾到福建省浦城及本省10餘縣演出。解放後改名柳八際班,逢年過節常到縣內及鄰縣城鄉演出,深受菇民喜愛。

菇民戲曾於文革期間中斷,龍南鄉下田村為弘揚菇鄉文化,於2008年開始創辦菇民戲班,收集唱詞,請民間老藝人執教,使中斷多年的菇鄉花鼓戲重返舞台。一直以來,英川等地流傳著“柳八際、柳八際,代代兒孫都做戲”的順口溜。

表演形式

菇民戲自成一體,是一種介於歌舞曲藝小戲之間的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藝術形式,因戲中大量的戲分為丑角邊歌邊舞,所以民間又叫“跳花鼓”或“唱花鼓”。傳統劇目128本,常演劇目有《三密記》、《彩樓配》、《合耳環》、《節孝圖》、《壽陽光》、《雙重恩》等。

菇民戲在各殿演出的開場戲必須要排八仙小戲。戲班將菇民帶回還願的戲衣、戲帽穿戴整齊,以八仙角色打扮上台,口念真言“福門高照、金榜題名”(對讀書人而言),“空手出門、滿手回家”(對菇民而言),“田禾茂盛、五穀豐登”(對種田人而言)。

過後,廟會援頭手拿賬本上來宣讀各菇民贈送戲具清單,接著邊念“黑筆上賬,紅筆勾銷”,當眾燒毀賬本。這時,鞭炮齊鳴,菇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瓜子包紛紛送上台,表示謝神和慶祝菇業的興旺。八仙戲演後,接著演彩戲,後演正本戲。

藝術體現

專家分析,菇民戲之所以有全員參與的局面,全靠當時人民民眾對香菇的依賴,產生出一種信仰。站在這個角度上看,菇民戲中不僅注入了勞作者生產過程中的血汗,更注入了勞作者敬神祈求的靈魂。

非物質文化遺產

菇民戲是浙江省文化廳公布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一。2007年6月,菇民戲(慶元、景寧)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