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它以遺傳性能穩定、體型高大、泌乳性能好,乳汁質量高,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廣,抗病力強而遍布世界各地,三十年代引進我國。
外貌及生活習性
莎能奶山羊全身白毛,皮膚粉紅色,體格高大,結構勻稱,結實緊湊。具有頭長、頸長、體長、腿長的特點。額寬,鼻直,耳薄長,眼大凸出,眼球微黃,多數無角,有的有肉垂。母羊胸部豐滿,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後軀發達,乳房基部寬廣,形狀方圓,質地柔軟。公羊頸部粗壯,前胸開闊,體質結實,外形雄偉,尻部發育好,四肢端正,部分羊肩、背及股部生有長毛,羊只體質強健,適應性強,瘤胃發達,消化能力強,能充分利用各種青綠飼料,農作物秸稈。嘴唇靈活,門齒髮達,能夠啃食矮草,喜歡吃細枝嫩葉;活潑好動,善於攀登,喜乾燥,愛清潔,合群性強,適於舍飼或放牧。
莎能奶山羊性成熟時間在2-4月齡,9月齡就可配種。利用年限可達10年以上。繁殖率高,產羔率在180%-200%左右。泌乳期8-10個月,以3-4胎泌乳量最高。平均年產奶800-900公斤,個體最高產奶量達1071公斤。陝西是我國莎能奶羊生產發源地,是全國最大的莎能奶山羊良種繁育基地。其奶羊存欄數占全國奶羊總數的45%,羊奶產量占全國羊奶總產量的34%。從50年代開始,隴縣就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西北農業大學)聯盟,奶羊專家劉蔭武教授長年紮根農村進行奶山羊改良工作,目前隴縣奶山羊存欄數已達30多萬隻,已躍居陝西奶山羊基地之首。
初乳理化性質
對不同泌乳期莎能奶山羊初乳的一般理化性質和熱穩定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密度、酸度、折光度均高於常乳,而pH值低於常乳,隨泌乳期的延長,初乳的各指標逐步接近常乳;分娩後48 h內莎能奶山羊初乳煮沸凝固,48 h後莎能奶山羊初乳煮沸不凝固;泌乳期越短的莎能奶山羊初乳的熱穩定性越差 。
本文以食品新資源開發、食品功能成分分離、理化特性研究及功能表征為目的,以莎能奶山羊初乳為原料,利用等離子發射光譜、胺基酸自動分析儀、氣相色譜、瓊脂糖免疫擴散、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動物試驗等分析、分離、功能表征技術對莎能奶山羊初乳中的礦物質、胺基酸、脂肪、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種類、含量、組成及營養價值進行了分析和評價;對莎能奶山羊初乳中的功能成分—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提取工藝、分離純化、穩定性、抑菌特性、生物功能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其主要成果表現在: 一、對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基本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含量、胺基酸組成、脂肪及20種礦物元素的含量進行了分析測定。結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分娩3h後所擠初乳中以下各成分(乳糖除外)的含量最高,其中總乾物質21.32%,灰分1.57%,蛋白質10.24%,免疫球蛋白72.01mg/mL,脂肪7.73%,但這些指標均隨泌乳期延長呈下降趨勢;莎能奶山羊初乳蛋白質中免疫球蛋白(IgG)的平均含量為蛋白質含量的27%,17種胺基酸的總含量為5796.6mg/100mL,平均含量為340mg/100mL,7種必需胺基酸的總含量為2358.6mg/100mL,平均含量為336.94mg/100mL,占胺基酸總量的40.69%;莎能奶山羊初乳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占脂肪酸總含量的75.21%,其中低級脂肪酸(C、C)含量占飽和脂肪酸含量的19.84%:莎能奶山羊初乳中含有豐富且較均衡的礦物元素,其中Ca、Mg、P、Zn、Fe等元素的含量很高,Cu、Fe、Mn、Mo、Ni、Zn、Se、Sn、Cr、Al、Li、Co等元素也有一定的含量,Cd、As、Pb、Hg等有害有毒元素的含量較低。 二、按照FAO/WHO的蛋白標準模式對莎能奶山羊初乳中所含蛋白質的營養價值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其蛋白組分為優質、理想的食用蛋白,其胺基酸指數和FAO/WHO標準模式相當。 三、首次對莎能奶山羊初乳的理化性質尤其是熱穩定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的相對密度、折光度、酸度、乾物質均高於常乳,而pH低於常乳,但都隨泌乳期的延長向常乳水平接近;莎能奶山羊初乳熱穩定性較差,隨泌乳期延長而增加,較高溫度即可發生凝固,與pH值呈正相關,pH值增大,初乳的熱凝固時間亦增大。但pH6.5~6.8條件下,蔗糖濃度為45%~60% 。
對不同泌乳期的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化學組成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中總乾物質、灰分、蛋白質、脂肪含量均隨泌乳期延長呈下降趨勢。分娩後第一次(3h)所擠初乳中各指標含量最高,其中總乾物質含量為21.32%,灰分含量為1.57%,蛋白質含量為10.24%,脂肪含量為6.61%(12 h),之後下降趨勢都趨於平緩。分娩後第一次(3h)所擠初乳中乳糖含量最低,為1.93%,之後隨泌乳期延長乳糖含量呈上升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