荘學史略

荘學史略這本書作 者:方勇 ,巴蜀書社2008-9-1出版。

圖書名:荘學史略

圖書信息:

作 者:方勇 編著
出 版 社:巴蜀書社
出版時間:2008-9-1
版 次:1
頁 數:742

字 數:600000
印刷時間:2008-9-1
開 本: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07521495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莊周學派留下了一部《莊子》,由於它那芒忽恣縱的語言風格,以及高遠深邃的思想意境,常被正統派視為異端邪說而遭扭-曲,所謂消極、出世是常有的誤解。但是我想,中國文化中如果欠缺了莊子的生命情調和美感情懷,那么中國文學、藝術和美學會成為什麼樣的光景?如果中國哲學只有孔孟之道,而欠缺老莊的哲學理論和境界,那么它會單調到什麼樣的程度?
我是學哲學的,對《莊子》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上世紀60年代初,我由尼采進入《莊子》,即主要是從尼采的自由精神來闡發《莊子》,同時思想上也受到了存在主義的啟發。

作者簡介

方勇,1956年5月出生於浙江省浦江縣。1983年9月考入河北大學中文系,師從魏際昌教授研治先秦文學,1986年6月獲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93年晉升副教授,同年10月獲碩士生導師資格。1994年考入杭州大學中文系,師從吳熊和教授研治宋元文學,1997年6月獲博士學位,並於同年7月進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後流動站,師從褚斌傑教授研治先秦文學,1999年6月出站後到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2001年12月晉升教授,2002年12月獲博士生導師資格,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主任、《諸子學刊》主編。主要從事先秦諸子和宋元文學研究,著作有《方鳳集輯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莊子詮評》(合著,巴蜀書社1998年)、《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莊子閒讀》(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3年)、《卮言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莊子講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莊子詮評增訂版》(舍著,巴蜀書社2007年)、《大學經典:老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大學經典:莊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等。另曾主編《孟子快讀》(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3年),參編《四庫大辭典》(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分類集成》(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唐宋詞精華》(太白文藝出版社2001年)等。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戰國秦漢莊子學
第一節 戰國秦漢莊子學概說
一、戰國秦漢莊子學興起的歷史背景
二、戰國秦漢莊子學的演進過程
第二節 戰國諸子對莊子的評論與闡釋
一、“子之言大而無用——來自惠施的評論
二、“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來自荀況的評論
三、韓非對莊子學說的闡釋
四、《呂氏春秋》對莊子的闡釋
五、《天下》篇對莊子的闡釋
第三節 《淮南子》對莊子的闡釋
一、對莊子道論的闡釋
二、對莊子無為論的闡釋
三、對莊子修養論的闡釋
第四節 漢代諸學者的莊子學
一、劉安的莊子學
二、司馬遷的莊子學
三、班固的莊子學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莊子學
第一節 魏晉南北朝莊子學概說
一、魏晉南北朝莊子學興盛的歷史背景
二、魏晉南北朝莊子學的發展過程
第二節 王弼、阮籍、嵇康的莊子學
一、王弼“祖述老莊
二、阮籍“以莊周為模則
三、嵇康以“莊周”為“師
第三節 司馬彪、崔謖、向秀的莊子學
一、司馬彪的《莊子注》
二、崔饌的《莊子注》
三、向秀的《莊子注》
第四節 郭象的《莊子注》
一、對司馬彪本的“以意去取
二、對向秀注的“述而廣之
三、對向注以外舊注的借鑑與批評
四、對《莊子》的改造性詮釋
五、《莊子注》的歷史地位和深遠影響
第五節 魏晉南北朝佛教學者的莊子學
一、 從“格義”、“連類”到以佛解莊
二、支遁的《逍遙論》
第六節 魏晉南北朝道教學者的莊子學
一、魏晉南北朝道教學者對莊子的認可與闡發
二、葛洪的莊子學
第三章 隋唐莊子
第一節 隋唐莊子學概說.
一、隋唐莊子學發展的歷史背景
二、隋唐莊子學的發展過程
第二節 陸德明的《莊子音義》
一、對莊學源流及《莊子》版本的考述
二、對舊音義的兼收與審訂
三、在舊音義外自作音義
四、對郭象本的校勘
五、《莊子音義》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第三節 成玄英的《莊子疏》
一、依郭象注作疏解
二、在郭象注外作疏解
三、疏解中有佛理化思想傾向
四、《莊子疏》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第四節 隋唐其他人的莊子學
一、魏徵等的《莊子治要》
二、文如海的《莊子正義》
三、張九垓的《莊子指要》
四、馬總的《莊子鈔》
五、李蹊的《廣廢莊論
第五節 隋唐佛教學者的莊子學
一、隋唐佛教學者對莊子思想的吸收與批評
二、宗密對莊子思想的批評與會通
第六節 隋唐道教學者的莊子學
一、隋唐道教學者對莊子思想的利用與闡發
二、司馬承禎的《坐忘論》
第四章 宋元莊子學
第一節 宋元莊子學概說
一、宋元莊子學發展的歷史背景
二、宋元莊子學的發展過程
第二節 王安石、蘇軾的莊子學
一、王安石的《莊周論》
二、蘇軾的《莊子祠堂記》
第三節 王秀的《南華真經新傳
一、略仿郭注體例而異其旨趣
二、對王安石莊子學思想的宗承與超越
三、對各篇作意與邏輯結構的用心探究
四、對莊子制名寓意的多所發微
第四節 陳景元的莊子學
一、陳氏五種莊子學著作概說
二、在《莊子》音義、考異方面多有貢獻
三、具有一定的道教化思想傾向
第五節 呂惠卿、陳詳道、林自、李士表、趙以夫的莊子學
一、呂惠卿的《莊子義
……
第五章 明代莊子學
第六章 清代莊子學
主要徵引書(篇)目
後記

試讀部分章節

五、莊子的地位與影響《莊子》在文學上的影響很大,自賈誼、司馬遷以來,歷代大作家幾乎無一不受到它的薰陶。在思想上,或取其憤世嫉俗、曠達不羈,或隨其悲觀消極、頹廢厭世;在藝術上,或讚嘆不已,或汲取仿效,並加以發揮,從而創造了中國古代文學中眾多絢麗多姿的藝術作品。郭沫若認為,秦漢以來的中國文學史差不多大半是在《莊子》的影響下發展的(見《魯迅與莊子》)。聞一多也說:“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古典新義·莊子》)這些話決不誇張,從寓言到小說,從詩歌到散文,從形式到內容,從文學到哲學,無一不留有莊子的影子,甚至中國的藝術史也多少帶有莊子的印跡。
首先,在先秦諸子中,莊子可謂是最善於將寓言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加以自覺運用的。在他的筆下,寓言不僅僅是說理的輔助工具,也具有了幾近獨立的地位。在中國文學的發展過程中,它直接影響了文人的寓言創作,如唐代韓愈的《馬說》、《龍說》、《送窮文》,柳宗元的《三戒》、《種樹郭橐駝傳》,明代劉基的《郁離子》等,使寓言逐步脫離了論說文、史傳文而獨立成體。更為重要的是,先秦寓言起著上繼神話,下啟小說的作用。《莊子》中關於混沌、黃帝、廣成子等的刻畫,都採用了神話的題材,其變幻莫測的想像與誇張也與古代神話的風格相似。但它又發展了神話的簡單形式,其寓言有故事情節,有時甚至是複雜的故事情節,有人物形象,有對話,有細節,直接啟發了後代小說的產生。《莊子》中許多寓言記述或者虛構了鬼怪異事,是魏晉以後志怪小說的鼻祖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