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辮概述
草辮的原料來源於麥秸草,採取手工編織而成(隨著時代發展機織半成品原料、玉米皮辮等新型草藝品原料)形狀編成長辮形,長短不一,草辮的掐法有3根草的、5根草的、7根草的等等不一,你別看草辮用料簡單,但編制工藝卻很複雜,首先要把麥稈按粗細不同進行挑選分類,原料選好後,接著進行漂白、編辮或染色,除漂白、染色等工序外,還要將麥稈壓平,再用小刀順著纖維削,或將它斜剪成片,用來貼制禽鳥和花卉。草辮在小麥產區套用比較廣泛,麥收季節正是草辮技藝的選草和掐辮季節。因此被稱為草辮之鄉的地區有:河南省南樂縣,山東省萊州市,河北滄州市,甘肅天水等地。
草辮今昔
草辮的歷史
草辮製品歷史悠久,明萬曆年間,人們就利用麥稈柔韌皮薄、色白質嫩的優點編織草龍。《辭海》記載,清乾隆年間,草辮生產進入繁盛,嘉慶年間山東萊州人首先在韓張開設辮莊,以三黃四白七股花圓草為標準收購加工。分上四戶細辮、中四戶勻辮、下四 戶粗辮十二個檔次,分為挑辮、拐辮、熏辮、打包四道工序,由縣西元村鎮碼頭上船,沿衛河北上直達天津口岸,轉銷歐、美、日本及東南亞各國。道光十二年南樂舉人朱光斗《竹枝詞》曰:“不織絲棉不繡花,草莛包里有生涯,金絛萬掛龍麟細,都出尋常百姓家”,反映了草辮生產的繁盛和工藝的精湛。民國九年,國際草辮市場供不應求,上四戶細辮每盤售銅錢兩吊,中青女性日掐五盤,可換小麥30市斤,這一變化強烈刺激了草辮髮展,縣內辮莊林立,僅城內就有4家。通過草辮,可以將小麥桿變金條,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工具。草辮的今天
新中國成立後,草辮再度振興,六十年代遠銷波蘭、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改革開放後,更多的企業應運而生,直接帶動當地的手工業和勞動技能的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由原來半成品向再製品轉化,再製品生產也由原來純消費型向半享受型的工藝美術品過度,圖案絢麗多彩,形象美觀新穎,近年上市的禮帽式大沿帽,款式時髦,尤為消費者青睞。如今,草辮工藝已經發展以前多年,和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拮据相似,此技藝亟待傳承,它在悠悠歷史長河中,辛勤的勞動人民利用勤勞的智慧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現在,細心的人們發現:在北方,農閒時節家家戶戶掐草辮的壯觀場面越來越少見了,掐草辮的究竟少了多少,誰也沒統計過。一些私營的草製品公司也在陸續的沒落,取而代之的則是手工鉤編業的紅紅火火。一些傳統企業為適應市場變化,實行產品轉型,改變單一生產純麥草產品的局面,用料擴展到玉米皮、燈芯草、麻草、鹹草、拉非草,以及各種紙繩、棉線繩、塑膠繩等。公司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組織生產,為農戶提供原料,分散加工,然後回收半成品,再加工成品。為此,公司特別注重技術培訓。
草辮技藝1500年的歷史,不僅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手工技藝基礎性資料、原始手工業發展資料,而且創造了重要的經濟價值、實用價值以及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