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體

草書體

草書,是中國書法六大書體之一。 今草中國東漢書法家,字伯英,是我國最早的一個今草大師。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

概述

草書,是中國書法六大書體之一。六大書體,即篆書體、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行書體和馬書體。前五種書體都是產生在古代,馬書體是唯一產生在當代的新書體,是由當代書法家馬永安獨立創作完成的一種新書體,也是六大書體之一——馬書體,也稱第六書體。草書產生於漢代,是在古隸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遠在楷書之前就已經產生、發展和形成的一種書體,也可以把它看作是草隸或是隸屬和楷書的分書。隸屬和草書,在運筆使轉技法上都有篆意。轉換一下思維,篆書本身就包含了隸屬和草書的因子,篆書的發展是隸書、草書產生的必然。在先秦戰國帛書與簡牘裡面,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隸屬分娩誕生的全過程。如《曾侯乙墓竹簡》、《信陽楚簡》、《仰天湖楚簡》、《望山楚簡》、《包山楚簡》、《青川木牘》和《睡虎地秦簡》,這些出土資料里都清楚地告訴我們,這時的隸書就像胎兒一樣,已經受孕坐胎,並且骨骼五官都清晰可辨,而它的誕生和分娩、成長合成熟,卻是在漢代。而草書,可以說是隸書的同袍姐妹而晚於隸書。在漢初的一些古隸尤其是草隸裡面,裹藏和參雜著大量的草法筆意。最初的草書,史書上稱章草,只是把早期的隸書做了一些特殊的加工和處理,因為還沒有一波三折和蠶頭燕尾,只是變得更簡約而已。如《居延漢簡》(《誤死馬駒冊》)、《敦煌漢簡》、《武威醫藥簡牘》等,很多內容都已經是草書的雛形。中國的書法史,非主流意識和非自覺革命,一直是中國書法發展的主流大趨勢和意識傳統。中國書法的發展也可以形容成“丫”字形,就是“一樹兩叉”。篆書是一棵大樹,分出隸屬和草書兩叉;隸屬又是一個大樹,分出楷書和行書兩叉。這裡有一個清晰的脈絡,篆書、隸書和楷書都是正書,只有正書可以派生,而草書和行書就不可以派生,這是乎和中國的“中庸”之道有不謀而合。這樣看,從書法的結構講,馬書體屬於楷書的派生,馬書體同樣是正書取側勢,我們推論,在馬書體幾近平行的一側,肯定還會存在著另一種類似於草書和行書的一種新書體。我們比喻章草是草書的童年,行走踉蹌,一步一步來,拘謹小心,一筆一划。草書到了東漢,草書書風到了成長期,筆意灑脫,起伏連綿,健步如飛,後來稱這一時期的書法為“今草”。到了唐代的張旭,史稱“張癲”,書風龍飛鳳舞,幾近瘋狂,這就是後來我們講的“狂草”。草書的基本特點,圓轉、率性和簡約。

草書的發展和演變

草書本身具有革命的因子,這種革命是非自覺地,他不像篆書體、隸書體、楷書體和馬書體,因為它本身就包含了變化的元素。在甲骨文和石鼓文,金文時期,生產力低下,能識字和寫字的人是極少的,書寫工具局限特別大,沒有辦法在很短的時間裡去協和多的東西草書不可能會產生。就像在冬天,各種植物還不可能產生、發展和繁榮。任何事物的產生,都需要一個條件,有一個準備和動因。生產力發展到了一個階段,文化的發展和文字的演變是一種必然。
秦朝統一了文字,秦朝生產力的發展,也帶動了文化發展,讀書的人多了,寫字的人多了,書寫工具也發展了,生活節奏也快了,已經具備了文字發展和變革的社會條件。人們可以選用不同的書寫材質,在很短的時間裡,寫完和記錄下自己所要寫的、記錄的內容。書寫的人多了,自然風格紛呈,同樣就有了對書法的分析判斷、分析與比較,也就有了約定俗成和共識,自然就會有草書的產生。從嚴格意義上講,從現有的資料看,草書產生於漢代。在出土的《居延漢簡》和《敦煌漢簡》中,記載最早的是漢宣帝本始年,也就是公元前73年,這些作品中已經是章草的雛形。漢元帝時,是公元前48年,史游作《急就章》,就已經是章草,據說章草因此而得名。就是說,章草的產生和形成,必定先於史游《急就章》,或是更早。到了漢獻帝初平年,也就是漢公元190年,張芝創作的今草風格和章草比,完全是兩種風格,有了質的飛躍和變化。因此,我們推斷,草書的產生應該秦末漢初,當然還需要資料來證實這一點。書法的發展和變革是必然的,到了唐代文宗(公元826年)下詔,以李白詩歌、裴旻舞劍、張旭書法為三絕時,張旭的書法已經是灑脫不羈,瘋狂宣洩,淋漓盡致。草書到了張旭,已經發展到了頂峰,一千年來再無出左右者。

六大書體的代表作品和書法家

書 體 點 畫 結 構 取 勢 運 筆 起 筆 收 筆 折 筆
篆書體 沒變化 右上 沒變化 藏鋒 回鋒 不停
楷書體 有變化 右上 有變化 藏鋒 回鋒 停頓
隸書體 有變化 右上 有變化 藏鋒 回鋒 停頓
行書體 有變化 變化 有變化 變化 變化 不停
草書體 有變化 變化 有變化 變化 變化 不停
馬書體 有變化 右下 有變化 露鋒 露鋒 不停

六大書體的藝術風格與區別


書法字型分類

書法字型代表作

書法家

參考年代

篆 書

泰山刻石

李斯

秦公元前219年
 
隸 書

褒斜道刻石

佚名

公元63年

草 書
 
索靖 

草書狀

晉公元239—303年

楷 書

宣示表

鍾繇 
三 國公元151—230年

行 書

蘭亭序 

王羲之

東晉公元303—361年

馬 書

《 馬體書法》

馬永安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元2010年

草書的分類

章草
皇象,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生卒年不詳。三國吳書法家。字休明。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幼工書,師於杜度。善篆、隸、章草,時人謂之“書聖”。時人以其書法與嚴武棋、曹不興之畫並稱八絕。他的書法被贊為“中國善書者不能及也。他學習別人的書法,能取各家所長而成自家面目。晉葛洪《抱朴子》譽為“一代絕手”。南朝宋羊欣說:“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唐張懷瓘《書斷》評他的章草為神品,八分為妙品,小篆為能品。傳世書跡有《文武帖》、《急就章》、《天發神讖碑》,相傳為皇象書。書論《論草書》。今世僅存《急就章》石刻,相傳為皇象書。又有數種,文字多少有異同,以松江本最為著名。此帖點畫簡約、凝重,亦較含蓄,又多隸書筆意。結字工整,法度森嚴。整篇觀之,氣息古樸溫厚,沉著痛快。對喜愛章草的人來說,是學習章草的優秀範本。因章草是早期的草書,到了皇象時代,已十分成熟,且為眾多書家所擅長。而皇象所書《急就章》,形體已經很規範化了。今傳皇象《急就章》拓本,系明楊政於正統四年(1439)據宋人葉夢得潁昌本摹刻的所謂《松江本》,其它古本未見流傳。啟功先生所收藏的明拓《松江本》是所見到的較佳拓本。《松江本》原石現藏上海市松江縣博物館。傳世書跡有《天發神讖碑》、《文武帖》、《急就章》等。
今草
中國東漢書法家,字伯英,是我國最早的一個今草大師。敦煌酒泉(今甘肅酒泉)人,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張煥曾任太常卿。張芝擅長草書中的章草,將古代當時字字區別、筆畫分離的草法,改為上下牽連富於變化的今草新寫法,富有獨創性,在當時影響很大。書跡今無墨跡傳世,僅北宋《淳化閣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字伯英,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為其餘不足觀。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恆《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尤善章草,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評價相當高,尤以草書為最。狂草


唐代書法家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江蘇蘇州)人。初仕為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有稱於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張醉素”。 張旭性格豪放,嗜好飲酒,常在大醉後手舞足蹈,然後回到桌前,提筆落墨,一揮而就。有人說他粗魯,給他取了個張癲的雅號。其實他很細心,他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所觸到的事物,都能啟發寫字。偶有所獲,即熔冶於自己的書法中。當時人們只要得到他的片紙支字,都視若珍品,世襲真藏。那時候,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得到他的資助。張旭非常同情鄰人,便在信中說道:您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要價可上百金。鄰人將信照著他的話上街售賣,果然不到半日就被爭購一空。鄰人高興地回到家,並向張旭致萬分的感謝。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史稱“草聖”。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痴,如癲如狂。唐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贊之:“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這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對藝術的執著的真實寫照。難怪後人論及唐人書法,對歐、虞、褚、顏、柳、素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讚嘆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

草書代表作和書法家

王羲之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獨特。因為經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提倡,王羲之的書法被確認為古代書法藝術的典範。此後的一千多年時間內,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地位一直非常牢固,人們將他尊為“書聖”和中國書法文化的代表。
王羲之(303—361),琅邪臨沂人,字逸少。後移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他一生曾任秘書郎、參軍、刺史、會稽內史、右軍將軍等職,人稱“王右軍”。後稱病去職,與東土諸名士優遊自適以終老。
王羲之出身於名門望族,伯父王導、王敦以及父親王曠,都是曾經左右東晉形勢的重臣。王氏家族與當時的皇族司馬氏平起平坐,地位顯赫。王羲之雖然父親早逝,寄養在伯父王導家中,但這並不影響他具有優越的生活條件與良好的學習環境。據說他小的時候不善言辭,長大成人後卻善於思辨,並以骨鯁著稱。
王羲之少時學衛夫人書法,後來得到叔父王虞的指導。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很多,伯父王導、王敦都精於書法。王導還將有“江東法帖之祖”之謂的《宣示表》傳給王羲之,可見對王羲之書法才能的器重。在這樣的環境中,他能夠博採眾長,轉益多師,終於“備精諸體”,創造了全新的書法藝術境界。
王羲之對後世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么,有人要問,一千多年前的王羲之書法,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呢?後來很多書法家都有很高的成就,為什麼不能取王羲之而代之呢?這個問題要放到書法史中來看。首先,要從漢字的發展演變上看。中國文字在歷史上經歷了多次大的變化,從篆書系統向隸書系統轉變是—次關鍵性的變化。我們現在漢字應該都屬於隸書系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表意文字。隸書系統的文字在以後的歲月里繁衍出很多變體,如行書、草書等,這個過程都發生在漢代,隸書本身也最終演化成為今天常見的楷書。在王羲之之前,這些書體都有一定的規模,但還是不夠成熟。比如鍾繇的楷書,相對來說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張芝的草書也屬於質樸一路。王羲之書法在他們的基礎上取代了前人,成為一種全新的文字範式。王羲之之後的書法家當然也不可能停留在模仿王羲之的書法上,比如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他們將楷書推向了更為標準化的境界。但是,宋朝的文人書法家大多認為,他們的楷書有刻意安排的痕跡,雖然在實用方面是夠標準的,但與王羲之相比,卻顯得有些不自然。正因為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境界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理想,字形姿態豐富但不過分張揚,氣息沖和,剛柔相濟,既有法度,又有極高的審美境界,所以在他之後的很多朝代的書法家都願意接受他。人們把羲之尊為“書聖”,恐怕就是這個道理。懷素千字文
唐代書家顏真卿謂:“吾師張長史(旭)真行草俱佳,真行書皆有人傳,狂草常嘆無人為繼。今觀懷素書,代不絕人。”懷素對自己的草書也有相當形象的描述:“初疑輕煙淡古松,又似山開萬刃峰”。“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撥山伸勁鐵”。“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塵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得”。“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人人慾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俱見《自敘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他的書法追求。)
懷素長沙人,幼而事佛,為玄奘門人。舊作俗姓錢,其實不然。錢起是素舅父,從《送外甥懷素上人歸鄉詩奉》一詩可知。同姓不婚,《自敘帖》有“從父錢起”句,《爾雅·釋親》謂“母之姐妹從母”,舅父或亦可稱為“從父”,以備一說。此絹本《千字文》自跋“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於零陵書時六十有三”推之當生於開元二十五年《七三七》。
懷素曾書千字文數十一,以此貞元本為最精。共八十四行,絹本墨跡,字字用意,脫去狂怪怒張之習而趨於平淡古雅。用筆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是其晚年的代表作。明代姚公綬評此帖“一字值一金”,故又稱《千金帖》。
王鐸擬山園法帖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 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時家境十分貧寒,過著"不能一日兩粥"的生活。明朝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賞識,累擢禮部尚書。王鐸身逢亂世,仕途多變,崇禎十六年(1643)曾一度避難於蘇州滸墅關袁樞寓所,二人交誼篤厚,袁樞父親兵部尚書袁可立的神道碑文俱為王鐸撰文書寫。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於景山。馬士英等在南京擁立福王,待為東閣大學士。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順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稱制等待為東閣大學士。入清官至大學士,擢禮部尚書。鐸博學好古,工詩文。畫山水宗荊、關,丘壑峻偉,皴擦不多,以暈染作氣,傅以淡色,沉沉豐蘊,意趣自別。山水花木竹石,皆用書中關紐。間作蘭、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鍾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擬山園法帖》,諸體悉備,名重當代,學者宗之。崇禎十六年(1643)年為袁樞作《雪景竹石圖》,存濟南市博物館,為現存王鐸唯一一幅雪竹作品。順治三年(1646)作《漁舟蕭閒圖》,收入《歷代名賢畫粹》;順治七年(1650)作《雪景山水圖》,收入日本《支那名畫寶鑑》;順治八年(1651)罷官歸里,作《蘭石圖》卷、《山水卷》,分別收入《新版世界美術全集》、《支那名畫寶鑑》。順治九年卒,享年六十一歲,葬於河南鞏義洛河邊,諡文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