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書體

篆書體

篆書體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概述

篆書體,是中國書法六種書體一種書寫字型。六種書體分別是,篆書體、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行書體和馬書體。前五種書體產生的年代,大體在漢代和先秦就已經產生,楷書的形成較晚些,也是在唐代達到鼎盛時期。五種書體,從產生、發展到形成,都是在古代,有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只有馬書體產生在當代,由當代書法家馬永安獨立創作完成,這在中國書法史上開了先例。按六種書體形成的年代,篆書最早。篆書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重要支點,先秦書法以大篆為主,文字書寫不規範,秦統一六國後,繼而又統一了文字,創作了以李斯為代表的官方書體——小篆。小篆統一地位的確立,繼而已發了中國書法的大發展大飛躍。僅在繼後的漢代,區區幾百年就相繼產生了隸書體、草書體、楷書體和行書體。篆書體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為漢代書法書體和風格的爆發,奠定了基礎。大篆線條堅挺厚重,古拙質樸,小篆線條對稱勻稱,幾近完美,天衣無縫,變化少,很想今天講的工藝字美術字。也正是這一點,到了漢代,篆書退位,篆書的使用意義,卻升華到了書法的審美意義,成了自覺的書法藝術,這種升華和飛躍是一個意外的收穫。從此,中國書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從社會實踐的實用中分離出來。從此,才有了中國書法藝術。

篆書的代表作品和重要代表書法家

大篆


西周后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廣義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國文字。這裡的大篆指通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由於周平王東遷洛陽,秦占據了西周的故地,同時也繼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繼承金文發展而來的。地域性,有的難以識別。 大篆,也稱籀(zhòu)文。因其著錄於字書《史籀篇》而得名。《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說文》中保留了籀文225個,是許慎依據所見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們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資料。 大篆的真跡,一般認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興縣陳倉(今陝西寶鳴)南之疇原出土的徑約三尺,上小下大,頂圓底平象饅頭似的十個像鼓一樣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獻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詩,是我國最早的刻石文字,經過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原刻的700多字,現存300多字。這十個石敦現存故宮。因內容記載畋獵之事,命名為“獵碣或雍邑刻石”,唐詩人韋應物認為石的形狀象鼓,改名“石鼓文”,現作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勁凝重的風格。字型結構整齊,筆畫勻圓,並有橫豎行筆,形體趨於方正。大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風格,只是略有改變,筆畫更加工整勻稱而已。筆勢圓整。線條比金文均勻,線條化達到完成的程度,無明顯的粗細不均的現象。形體結構比金文工整,開始擺脫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塊漢字的基礎。同一器物上幾乎沒有異體字。字型繁複,偏旁常有重疊,書寫不便。
小篆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小篆又稱秦篆,是大篆的對稱,它給人以剛柔並濟,圓渾挺健的感覺,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根據《太平廣記》引《蒙恬筆經》記載,是楚國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年輕時,起初在鄉村做管理文書的小官,後來,隨荀卿學習,當任廷尉。在秦始皇統治期間,李斯以傑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才能,被任命為丞相。 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著有標準的字型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於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任務交給他。李斯將大篆字型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型,通令全國使用。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李斯就和趙高,胡毋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錢江險濤,東下會稽(今紹興),祭過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後來教叫做秦望山),俯瞰東海涌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銘文》。李斯奉命連夜寫畢後的隔日,他又采嶺石鑴刻,然後立於會稽鵝鼻山山頂(後叫刻石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稽刻石】。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六種書體產生的年代、代表書法家


書法字型分類

書法字型代表作

書法家

書法家所屬年代

篆 書

嶧山碑

李斯

公元前208年

隸 書

禮器碑

佚名

公元165年 

楷 書

鄭文公碑

鄭道昭

北魏公元511年

行 書

蘭亭序

王羲之

東晉公元353年

草 書

千字文

懷素

公元723年

馬 書

《馬體書法》

馬永安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元2010年

六種書體的不同風格與區別

書 體 點 畫 結 構 取 勢 運 筆 起 筆 收 筆 折 筆
篆書體 沒變化 右上 沒變化 藏鋒 回鋒 不停
楷書體 有變化 右上 有變化 藏鋒 回鋒 停頓
隸書體 有變化 右上 有變化 藏鋒 回鋒 停頓
行書體 有變化 變化 有變化 變化 變化 不停
草書體 有變化 變化 有變化 變化 變化 不停
馬書體 有變化 右下 有變化 露鋒 露鋒 不停

篆書的其它代表著作和書法家

著作有:

散氏盤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散氏盤在康熙年間出土,嘉慶年間被進貢上京,作為慶賀嘉慶皇帝壽辰的賀禮,從此成為皇室收藏。盤上的銘文共 357 字,記載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約。位於今日陝西寶雞鳳翔一帶的散國,被西北方的 國侵占了土地,兩國議和,戡定國界, 國割地賠償,過程與契約均鑄在盤上,作為證明。散氏盤 造形與紋飾均呈現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 ,文字線條宛轉靈動,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
西周晚期著名青銅器。也叫“矢人盤”。清代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寶雞虢川司。曾藏於乾隆內府。以其長篇銘文著稱於世。
散氏盤高圈足,左右兩耳,滿器施飾,莊重華麗。銘文鑄於盤內底上,共三百五十七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型用筆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於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
散氏盤銘文並器全形拓,整幅托裱本,珂羅版原大精印,尺寸145/81厘米。 四大國寶之一的西周散氏盤,原藏清內府,與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 原拓本極珍罕,海內學者爭求而極難得。此以周希丁精拓本原大印,可賞可習,精美高古。
散氏盤現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腹飾夔紋,間以獸首叄,足飾獸面紋。首句「用夨撲散邑,乃即散用田」說明了紛爭的伊始:因為夨國攻打(偷襲)散國的城池田邑,造成散國損失,於是由夨國割田地二區以為賠償。文中兩段割地樹封的履勘紀錄,緊接著是夨人與散氏參與定界的見證名單,末段則為割地後盟誓立契的實景:(在豆國新宮東廷)原屬夨人土地第一區的叄員首長與第二區的二名主管相繼盟誓,確定守約後,將所割田地繪圖,交由夨王執守,史正仲農則執左券以為文書之認證。
毛公鼎

西周晚期青銅器物,道光末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由作器人毛公(廠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獸蹄形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銘文32行499字,乃現存最長的銘文:完整的冊命。共五段:其一,此時局勢不寧;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內外;其三,給毛公予宣示王命之專權,著重申明未經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預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誡勉勵之詞;其五,賞賜與對揚。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毛公鼎為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器物,為皇皇鉅制,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內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並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其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 ,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
石鼓文

石鼓文的字型,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承《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轉折處豎畫內收而下行時逐步向下舒展。其勢風骨嶙峋又楚楚風致,確有秦朝那股強悍的霸主氣勢。)法則,然而更趨於方正豐厚,用筆起止均為藏鋒,圓融渾勁,結體促長伸短,勻稱適中。古茂雄秀,冠絕古今。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型。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於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流傳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有明代安國藏的《先鋒》、《中權》、《後勁》等北宋拓本。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 。我國遺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屬《石鼓文》時間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別刻有四
言詩一首,徑約三尺余。內容記述秦國君遊獵,故又稱“獵碣”。因被棄於陳倉雲野,也稱“陳倉十碣”。所刻為秦始皇統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興(今陝西寶雞)三畤原,唐初被發現。自唐代杜甫、韋應物、韓愈作歌詩以後,始顯於世。一說為宋代司馬池司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學,皇祜(1049—1053)間向傳師始得其全。大觀(1107—1110)中遷至東京(今河南洛陽)辟雍,後入內府保和殿稽古閣。金人破汴,輦歸燕京,置國子學大成門內。1937年抗戰爆發後,石鼓文南遷至蜀,戰爭結束後始運回北平,現藏故宮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張懷瓘、竇皋、韓愈等以為周文王時物;韋應物等以為周宣王時物;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為周成王時物;金代馬定國以為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刻;以為秦物者,始自宋代鄭樵,清代震鈞以為秦文公時物;今人馬衡以為秦穆公時物,郭沫若以為秦襄公時物,唐蘭則考為秦獻公葉十一年(前374)刻,詳見《石鼓年代考》。刻石文多殘損,北宋歐陽修所錄已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閣》藏宋拓本僅四百六十二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無存唐初“虞、褚、歐陽共稱古妙”(引自《元和郡縣圖志》)。張懷瓘《書斷》云:“《石鼓文》開闔古文,暢其戚銳,但折直勁迅,有如鐵針而端委旁逸又婉潤焉。”近人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石鼓》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裁自有奇采。”傳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趙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閣》藏本)、明代安國藏中權本、先鋒本(亦稱“前茅本”)、後勁本,皆宋拓本。《天一閣》本已毀於火,後三種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原石現藏故宮博物院。

書法家

李陽冰

李陽冰(生卒年不詳),唐代文字學家、書法家。字少溫,趙郡(治今河北趙縣)人。為李白族叔。寶應元年,為當塗令,白往依之,曾為白序其詩集。歷集賢院學士,晚為少監,人稱李監。李陽冰主編李白詩集《草堂集》並為序。李陽冰在唐代以篆學名世,精工小篆,圓淳瘦勁,為秦篆一大變革,被譽為李斯後小篆第一人,對後世頗有影響。自秦李斯創製小篆,歷兩漢、魏、晉至隋、唐,逾千載,學書者惟真草是攻,而篆學中廢。李陽冰嘗嘆曰:“天之未喪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李陽冰曾刊定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為二十卷,但對原書的篆法和解說都大加改動。此後,許慎的原本漸漸消失,而李氏刊本則盛行。直至宋代初年,徐鉉奉詔校訂《說文解字》,對原書內容進行了整理,才大致恢復許著原貌。
李陽冰以篆書為己任,始學李斯《嶧山碑》,承玉筋筆法,然在體勢上變其法。線條上變平整為婉曲流動,顯得婀娜多姿。《金壺記》稱“陽冰尤精書學,豪駿墨勁,當時人謂曰筆虎。”張旭的筆法也曾得到李陽凍的傳授。暮年所篆,筆法愈見淳勁。自稱:“ 斯翁(李斯)之後, 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康有為《廣藝舟雙輯》稱其為:“以瘦勁取勝,若《謙卦銘》,益形怯薄,破壞古法極矣。”傳世刻帖有《三墳記》、《城隍廟碑》、《謙卦銘》、《怡亭銘》、《般若台題名》等,均為後世翻刻本。
當時顏真卿所書之碑,必請李陽冰用篆書題額,可見其篆書影響的深遠。大詩人李白有詩云:“吾家有季父,傑出新地英”、“落筆灑篆文,崩雲使人驚”,說明李陽凍的篆書確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清代孫承澤在《庚子消夏記》中也稱,篆自秦漢而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三墳記》,唐大曆二年(767年)刻。李季卿撰,李陽冰書。《三墳記》為李陽冰代表作,筆畫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光滑潔淨,在唐代篆書中,李陽冰是成就最高的。謂之“鐵線描。”《三墳記碑》承李斯《嶧山碑》玉筋筆法,以瘦勁取勝,結體修長,線條遒勁平整,筆畫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婉曲翩然。
清孫承澤云:“篆書自秦、漢以後,推李陽冰為第一手。今觀《三墳記》,運筆命格,矩法森森,誠不易及。然予曾於陸探微所畫《金滕圖》後見陽冰手書,遒勁中逸致翩然,又非石刻所能及也。”清康有為認為《三墳記》以“瘦勁取勝”。當代書法家王南溟先生曾撰文評介李陽凍的小篆:“線條或如垂柳之搖曳,或如流雲之舒捲,洋溢著一種抒情的氣息,代表著小篆書法在唐代復興的文採風流。”站酷素材網http://www.rrsc.cn/
鄧石如
 
鄧石如(1743~1805),中國清代書法家、篆刻家。清代書法金石學家和文壇泰斗、經學宿儒,鄧派的創始人。懷寧(今屬安徽)人,原名琰,因避嘉慶諱,以字行,號頑伯、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他出生於寒門,9歲時讀過1年書,停學後采樵、賣餅餌餬口。後又靠寫字、刻印謀生。曾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鏐處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盡墨,寒暑不輟”。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輔之等人的推獎,書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80壽辰之際,戶部尚書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鄧石如同往。秋,途經山東,遂登泰山觀覽。進京後,鄧石如以書法響譽書壇。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兩湖總督畢沅處做了3年幕僚。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
鄧石如出生寒士之門,祖輩的“潛德不耀”的人品和“學行篤實”的學業以及驁岸不馴的性格對他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之功。20歲左右即開始了一生的遊歷生涯,浪跡江湖,到處尋師訪友。他的一生,伴隨著刻苦自勵,傾注藝術的全部生活內容幾乎就是“交遊”二字。不求聞達,不慕榮華,不為外物所動,不入仕途,始終保持布衣本色,這完全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我行我素、自由自在的“逍遙”人生。人推為清代第一。生性廉潔,成名後以書法篆刻自給。喜好遊歷名山勝水。常一筇一笠肩背行李遊走百里。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鄧石如幼年時家境貧寒,一生社會地位低下,他自己說:“我少時未嘗讀書,艱危困苦,無所不嘗,年十三四,心竊竊喜書,年二十,祖父攜至壽州,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識字人相待。”這樣一位讀書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長為偉大的藝術家,全靠艱定不移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刻苦的鍛鍊。他十七歲後,就開始以書刻自給。三十歲後,通過友人介紹,陸續認識了南京梅繆 三兄弟等友人,遍觀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總要臨摹百遍以上,為此起早貪黑,朝夕不輟為以後的篆刻藝術打下了紮實的書法基礎。所以,當時人評他的四體書法為清代第一人。
鄧石如時代,正值皖、浙兩派稱霸印壇之時,但他絕不滿足於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己雄厚和書法為基礎,做到“書從印出,印從書出”,打破了漢印中隸化篆刻的傳統程式,首創在篆刻中採用小篆和碑額的文字,拓寬了篆刻取資範圍,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己剛健婀娜的風格,巍然崛起於當時的印壇,可說與皖、浙兩派形成鼎足之勢。鄧石如的雄風一直影響到同時期的包世臣、吳讓之、趙之謙、吳咨胡澍、徐三庚等人。在篆刻藝術發展史上,鄧石如是一位傑出的大家。可惜他原石流傳極少,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譜》、《鄧石如印存》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