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語中,長調稱“烏日圖道”,意即長歌,是相對短歌而言,除指曲調悠長外,還有歷史久遠之意。據考證,在蒙古族形成時期長調民歌就已經誕生,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蒙古族長調的產生與蒙古族遊牧生活有關,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歌詞一般為上、下各兩句,內容絕大多數是描寫草原、駿馬、駱駝、牛羊、藍天、白雲、江河、湖泊等。長調是一種靠口頭傳承的民間藝術,因地域的不同和演唱者的差異,形成了眾多的風格。出生於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哈扎布(2005年逝世,享年83歲)被譽為“長調歌聖”、“草原歌王”。2005年11月25日,經過中蒙兩國聯合申報,蒙古族長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呼麥是蒙古族原生態喉音歌唱藝術。呼麥,蒙古語意為“喉嚨里發出的聲響”,運用特殊的發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演唱者多為男性,而青年女演員文麗(蘇伊拉賽汗)是當今國際馳名的呼麥演唱家。
馬頭琴是蒙古族代表性樂器之一,用白馬尾做琴弦和弓毛,音箱用四塊桐木板製作並蒙以蟒皮,琴頭雕作馬頭狀。齊·寶力高為世界馬頭琴演奏大師。
安代舞為蒙古族傳統民間歌舞形式,由“踏歌而舞”等集體歌舞形式演變而來。
相關詞條
-
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一種適應草原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而產生的一種文化,不過是一般的社會文化形態,但我們注意到,千百年來不同民族的人們,包括草原民族本身,都賦予這個文...
簡介 草原文化貢獻 上海世博會內蒙古活動周草原文化推介會 草原文化節 -
巴音布魯克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西北、天山山脈中部的山間盆地中,四周為雪山環抱,海拔約2500米,面積23835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草...
地理環境 草原歷史 自然生態 文化特色 景觀景點 -
馬蘭花草原
馬蘭花草原旅遊景區,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前旗,是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休閒旅遊目的地、中國內蒙古攝影發祥地、中國內蒙古攝...
簡介 景區特色 景點介紹 娛樂項目 -
草原文化節
中國·內蒙古國際草原文化節旨在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打造內蒙古草原文化品牌,積極推進民族文化大區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舉辦草原文化節的...
簡介 草原之美 文化之脈 改革之力 藝術之花 -
巴音布魯克[草原]
巴音布魯克草原:舊稱 裕勒都斯草原、珠勒都斯草原、尤魯都斯草原,因為主要位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西北的巴音布魯克區境內,亦稱巴音布魯克草原,在裕...
地理環境 草原歷史 自然生態 文化特色 景觀景點 -
草原石人
草原石人是以石材為主雕刻的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人像。是新疆草原上的一大歷史人文景觀,它主要分布在阿勒泰草原和伊犁昭蘇草原上。它與墓地有關。它們或隨葬於墓中...
外形與科學興趣 分布 稱呼 來歷 特徵 -
珠日河草原旅遊區
珠日河草原旅遊區距交通發達的通遼市區102公里,在304國道西側7公里處。1994年,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立項並投資擴建,隸屬於通遼市旅遊局。珠日河草原...
景區簡介 活動項目 飲食文化 交通介紹 -
回到草原
回到草原,我心底的掛牽; 回到草原,我人生的開端; 回到草原,我希望的源泉;
歌曲歌詞 作者簡介 -
珠日河草原
珠日河草原 藍天白雲相依,駿馬羊群如梭,牧民的理想天堂就是這美麗的科爾沁草原中心地帶——珠日河草原旅遊區,距交通發達的通遼市101公里,隸屬於通遼市旅遊...
簡介 818賽馬節 地理位置 旅遊攻略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