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節

草原文化節

中國·內蒙古國際草原文化節旨在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打造內蒙古草原文化品牌,積極推進民族文化大區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舉辦草原文化節的目的,力求挖掘、整合草原文化,展示草原的魅力。2004年8月6日--15日,中國·內蒙古首屆國際草原文化節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舉辦,其後每年一屆。歷屆草原文化節開展了多項國家級文化、經貿以及旅遊和體育活動,涵蓋了學術研討、集郵文化、古玩字畫、模特大賽、招商項目發布會、海外華僑商務考察等諸多方面。

基本信息

簡介

自2003年始,內蒙古經濟發展速度連續6年居全國之首,創造了經濟總量每年超越一個省,從24位躍進到16位,人均GDP進入全國前十的“駿馬速度”。與此同時,在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區政府,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大區的構想,內蒙古各地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文化建設,走出一條事業與產業並舉,特色與品牌雙贏的發展之路,文化精品和品牌享譽全國,文化產業蒸蒸日上,呈現出百騎爭先、萬馬奔騰的“駿馬效應”。中國·內蒙古國際草原文化,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應運而生。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區政府主辦的草原文化節旨在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打造內蒙古草原文化品牌,積極推進民族文化大區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首屆中國·內蒙古首屆國際草原文化節,於2004年8月6日--15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舉辦,其後每年舉辦一屆。歷屆草原文化節開展了多項國家級文化、經貿以及旅遊和體育活動,涵蓋了學術研討、集郵文化、古玩字畫、模特大賽、招商項目發布會、海外華僑商務考察等諸多方面。

草原之美

進入7月,草原之美,目不暇接。7月9日,由內蒙古黨委政府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將拉開帷幕。在這個旗幟下,內蒙古的12個地區市盟,紛紛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包頭鹿城文化節、巴彥淖爾河套文化節、鄂爾多斯文化節和第11屆亞洲藝術節、阿拉善的胡楊生態旅遊節、烏蘭察布的察哈爾文化節、錫林郭勒的元上都文化節、赤峰的紅山文化節、通遼的科爾沁藝術節、呼倫貝爾的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三少民族”風情節、滿洲里的中俄蒙三國旅遊節……

呼和浩特以昭君出塞為題材,連續舉辦10屆昭君文化節,成為中國十大文化節慶活動之一。在鄂爾多斯,拜謁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體驗蒙古族祭祀文化,觀賞鄂爾多斯歌舞,已成為前來內蒙古觀光的人們必選的內容。特別是歌舞劇《鄂爾多斯婚禮》,集鄂爾多斯蒙古族歷史文化、宮廷文化、民俗文化、禮儀文化和服飾文化之大成,成為展示鄂爾多斯之美的世界性文化品牌。呼倫貝爾市打造出三少民族兒童合唱《五彩傳說》、原生態民族歌舞詩《天邊》、話劇《拓跋鮮卑》、草原實景演出《天驕成吉思汗》、蒙古古樂演奏《蒙兀室韋》等五張文化名片,使中國最美草原更加神韻獨具。建市只有30年的礦區城市烏海市,儘管缺乏歷史文化積澱,但他們以書畫為美,在中國小大力普及書畫藝術,中國書法城已經成為他們的城市品牌。

內蒙古的105個旗縣區,也都設立了自己的文化節日。他們以各自地區民族風俗風情為切入點,舉辦那達慕、馬頭琴、蒙古長調、安代舞等文化節慶活動。這些不同特色的文化盛宴,如遼闊的歷史文化畫卷,在藍天白雲間,展示著草原文化的絢麗多姿,萬種風情。

文化之脈

對草原文化的梳理是內蒙古建設民族文化大區的首要工程。由來自全國各大院校的近百名專家學者組成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課題組,2004年,宣布了新的史學觀: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一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

這一論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我國文化史在進入21世紀最具突破性的理論創新成果。

長期以來,人們固有的觀念認為,只有長江和黃河才是中華文化的兩大源流,而對遙遠的中國北方存在的另一種文化形態——草原文化的地位認識不足。實際上,內蒙古相繼發現的大量考古遺蹟和史料證明,中華民族許許多多文化傳承的源頭可以追溯到草原深處。草原是中華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比如,呼和浩特的大窯文化,50萬年前,與周口店北京猿人同處舊石器早期時代;赤峰市發現了中華的龍鳳圖騰(距今最早的龍——7500年前“興隆窪文化擺塑龍”,最早的鳳——6300年前“趙寶溝文化陶鳳杯”,以及“中華第一龍”(紅山玉龍);紅山文化中還發現了中國栽培最早的農作物,建造的最早城邦制國家。

草原文化在經歷匈奴、鮮卑、突厥、契丹、蒙元、滿清、現當代幾個時期的發展,與中原文化長期碰撞、交流、融合後,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中華文化的傳承作出了突出貢獻。

專家發現,如果以中原文化或漢文化為正統,視草原民族為“夷狄之屬”,就無法解釋中華大地的疆域遼闊,無法解釋中華一體、多元共存,就不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諧文化的建設。

站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視野下研究草原文化,用大歷史觀認識看待草原文化,使草原文化上升到中華文化主源的層面,其“崇尚自然、踐行開放、恪守信義”的核心理念,產生出無法估量的時代活力。內蒙古每年上百個“文化論壇”專家雲集,“思想草原”極大地開啟了人們的智慧和眼界,提升了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素質,激發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的積極性,推動了建設民族團結、和諧社會的自覺性。

改革之力

千年的草原文明史積累了難以估價的文化資本。內蒙古以文化體制改革為動力,全面實施了“九個一批”工程: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創作生產一批文化精品;開發一批文化人才;搶救保護一批文化遺產;建設一批文化基礎設施;樹立一批文藝團體;命名一批文化名城名鄉;建成一批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和研究基地;形成一批文化產業集團。圍繞“九個一批”工程,各地紛紛出招,文化熱如萬馬奔騰掠過千里草原。

鼓勵民營企業進入文化產業。鄂爾多斯市東聯集團從建築房地產企業向文化產業轉型,2003年開始,累計投資3.8億多元興建成吉思汗陵旅遊區,被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008年接待遊客約30萬人,營業額突破2500萬元。集團成立的天驕藝術團,精心排練大型民族歌舞《聖地古韻》、《永遠的成吉思汗》,累計演出1600餘場。投資3000萬元拍攝歷史題材電視劇《秦直道》。東方路橋集團在呼和浩特市投資4.5億元建設的蒙古風情園,是集蒙古族歷史文化、軍事文化、宮廷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為一體的特大型旅遊景區。

深化藝術團體改革。內蒙古雜技團,1960年成立,曾一度陷於困境,欠債334萬元。近年來,該團實行聘任制和簽約制,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各種途徑積極開拓演出市場。自2000年以來,該團曾先後出國演出30餘次,所到國家近20個,所到城市300多個,演出場次4000餘場,觀眾達1000多萬人次。目前,全區直屬59家文化事業單位有43家程度不同地進行了內部機制改革。

文化保護和傳承有序開展。2005年,蒙古族長調藝術被評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內蒙古和蒙古國首次聯合申遺,開創了不同國家、跨境民族、同質文化聯合申報的成功範例。也是在這一年,內蒙古把每年的9月6日設立為“草原文化遺產保護日”,在全國率先組織實施文化遺產保護日活動。全區被文化部命名“民間藝術之鄉”10個,自治區級“民族民間藝術之鄉”31個。目前內蒙古正在積極申報呼麥、元上都遊牧文化區為世界文化遺產。

藝術之花

內蒙古大批文化精品脫穎而出。《吉祥三寶》、《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等草原歌曲唱響海內外。電影《季風中的馬》、電視劇《東歸英雄》、民族舞劇《草原記憶》等一大批優秀民族歌舞和影視作品享譽海內外。

近年來,先後有300多項優秀劇(節)目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文華新劇目獎”和內蒙古文學創作“索龍嘎”獎、藝術創作“薩日納”獎。

齊·寶力高、德德瑪、騰格爾、韓磊、斯琴高娃、三寶、烏蘭牧騎、鳳凰傳奇、額爾古納樂隊等一批草原文化名人和團隊在全國影視文藝界享有盛名。藉助於影視和演藝力量,內蒙古民族舞蹈、蒙古族長調、呼麥、馬頭琴藝術、二人台、那達慕等文化藝術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2005年,《萬馬奔騰》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第一次響起,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謝幕時說:馬頭琴和草原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風情獨特的草原文化藝術先後敲開了悉尼歌劇院、維也納音樂廳、西班牙大教堂、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德國市政音樂廳、英國倫敦卡杜甘音樂廳以及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台北音樂廳的大門,並屢屢獲得國際大獎。草原民族新服飾進入巴黎羅浮宮,轟動“時裝之都”。草原藝術在世界面前亮出了迷人的風采。6年裡內蒙古80多個文藝團體、1600多人次,在世界20多個國家及港澳台地區進行了草原文化之旅,讓世界領略了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1961年,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在踏訪內蒙古大草原後寫道:“這個歷史學寶庫,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打開,至少沒有引起史學家足夠的注意。”如今內蒙古這座歷史文化寶庫正在漸漸打開。開啟的鑰匙只有一把: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文化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