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菌核病

茼蒿菌核病,主要發生在茼蒿莖基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發病初期初呈水浸狀褐色腐爛,濕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菌絲體,後期形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後變為鼠糞狀黑色顆粒狀物,致植株倒折或枯死。

基本信息

茼蒿菌核病茼蒿菌核病
文名:茼蒿菌核病
英文名:Crowndaisy chrysanthemum Sclerotinia disease
病原中文名:核盤菌
病原拉丁學名: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
病原分類地位:子囊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茼蒿
主要為害部位:莖基部

為害症狀

主要發生在茼蒿莖基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發病初期初呈水浸狀褐色腐爛,濕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菌絲體,後期形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後變為鼠糞狀黑色顆粒狀物,致植株倒折或枯死。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菌核遺留在土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種子中的菌核,隨播種帶病種子進入田間,或遺留在土中的菌核遇有適宜溫濕度條件即萌發產出子囊盤,釋放出子囊孢子,隨風吹到衰弱植株傷口上,萌發後引起初侵染,病部長出的菌絲又擴展到鄰近植株或通過病健株直接接觸進行再侵染,引起發病,並以這種方式進行重複侵染,直到條件惡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隨種株混入種子間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適其發病,北方3—5月發生多。本菌對水分要求較高。相對濕度高於85%,溫度在15—20℃利於菌核萌發和菌絲生長、侵入及子囊盤產生。因此,低溫、濕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於 該病發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時間短,數量多。連年種植芹菜、葫蘆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塊、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受霜害、凍害條件下發病重。此外,栽植期對發病有一定影響。

防治方法

(1)實行3年輪作。
(2)從無病株上選留種子或播前用10%鹽水選種,除去菌核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播種。
(3)適度密植,及時拔除雜草。
(4)設法降低棚內或田間濕度,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攜出田外集中燒毀,以減少菌核形成。收穫後及時深翻或灌水浸泡或閉棚7—10天,利用高溫殺滅表層菌核。
(5)採用地膜覆蓋,阻擋子囊盤出土,減輕發病。
(6)採用生態防治法避免發病條件出現。
(7)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速克靈或50%撲海因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l000倍液,667m2噴對好的藥液60L,隔8—9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8)棚、室栽植蕪萎使用15%腐霉利(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每667m2 250g,熏1夜,隔8—10天1次,連續或與其它方法交替防治3—4次。如噴撒5%百菌清粉塵劑,每667m2/lkg。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