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茶[茶、荼、檟、苦、荈、蔎、茗,讀音作chá(ㄔㄚˊ)]
姓氏字源
“茶”之一字,古有荼(chá、tú)、檟(jiǎ)、苦(kǔ)、荈(chá、chuǎn)、蔎(shè)、茗(míng)等諸多寫法,除“荼”為多音多義外,余皆指茶。
秦朝以前,茶無統一名稱。至漢代時開始借用荼字,其音出自四川方言。古時四川對茶有兩種叫法,蜀地方言為“苦荼”,巴地方言為“葭”。
西漢名家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是漢武帝時的西南夷通,他在公元前130年撰寫的《凡將篇》是一本啟蒙字書。司馬相如在書中提到當時一些藥名:“……蜚廉、藿菌、荈詫、白斂、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共二十味藥材。《凡將篇》重要之處在於其最早將茶名“荈詫”列出,並以藥用的性能與其它藥材並列在一種啟蒙讀物中。“荈”字,正是他根據巴人對茶稱呼的土音,以官方正音近似的荈字加上草頭創造出來的稱“茶“的專用字;為了使大家知道正確的讀音,以“詫”字注音,這就是現在的茶音由來。
唐朝以前用“荈”表示茶字的資料很多,如“姜、桂、茶荈出巴蜀”,吳孫皓“密賜茶荈以代酒”,《荈賦》,“……晚取為茗或一日荈”,“出御荈”,還有左思的《嬌女》詩中有“心為茶荈劇”等詞句。到唐玄宗御撰《開元文字音義》將茶字確定下來,並經陸羽《茶經》普及和影響,有字有音的茶就統一了,但其音仍是巴南巴人稱茶的古音“荈”。
荼: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古時“荼”字是多音多義字,不專門表示茶。“荼”字,最早見於《詩經》。《詩經·鄴風·谷風》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之句,“荼”是否指“茶”,後人推考說法不一。最早明確“荼”字包含有茶的意義的是《爾雅》,晉朝學者郭璞在注釋《爾雅·釋木》中“賈,苦荼”時註明:“樹小如梔子,冬生(常綠的意思),葉可煮作羹飲。”這段注釋說的就是茶樹的特徵。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茶,苦茶也。”“荼”即今之“茶”字。
茗:是雲南地區的“茶”之土音,約在東漢時期始用於茶,為茶的雅稱。
檟:是從木的古“茶”字,指茶樹。
荈:從草,是專指晚采的茶葉。
蔎:是古時四川西部對茶的俗語。
“茶”字,首見於唐朝典籍《本草》一書。是由“荼”字演化而來,唐玄宗時期的《開元文字音義》一書,將“荼”字減去一筆,定為單一的“茶”字。初“茶”字與“茶”字通用,但茶聖陸羽在撰寫《茶經》之時,已一律用“茶”字。茶樹本為木本植物,將原來表示茶的“荼”字,減去一畫,改“禾”為木,使之更名副其實。這一筆之改,可謂改得恰到好處。因此在中唐以後即公元九世紀中葉,人們普遍採用“茶”字。現代除統一用“茶”字之外,間有用“茗”字言茶,但與歷史上所謂“晚採為茗”的含義完全不同,在用到“茗”字的場合,皆帶文雅別致之意。
茶的別名很多,有荈詫、葭萌、消毒臣、清風使、余甘氏、清友、不夜侯、滌煩子等
消毒臣:據唐朝《中朝故事》記載,唐武宗時期李德裕說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該茶一甌,澆於肉食內,用銀盒密封,過了一些時候打開,其肉已化為水,因而人們稱茶為消毒臣。唐朝詩人曹鄴飲茶詩云:“消毒豈稱臣,德真功亦真。”
清風使:據史籍《清異錄》記載,五代時期,有人稱茶為清風使。唐朝詩人盧全的茶歌中也有飲到七碗茶後,“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之句。
余甘氏:宋朝學者李郛在《緯文瑣語》中說:“世稱橄欖為余甘子,亦稱茶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詩人胡嶠在飲茶詩中,也說:“沾牙舊姓余甘氏。”
清友:宋朝文學家蘇易簡在《文房四譜》中記載有“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唐朝姚合品茶詩云:“竹里延清友,迎風坐夕陽。”
不夜侯:唐朝詩人白居易詩云:“破睡見茶功。”宋朝大文豪蘇東坡也有詩讚茶有解除睡意之功:“建茶三十片,不審味如何,奉贈包居士,僧房戰睡魔。”晉朝學者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嶠在飲茶詩中贊道:“破睡須封不夜侯。”
滌煩子:唐朝史籍《唐國史補》中記載:“常魯公(即常伯熊,唐朝煮茶名士)隨使西番,烹茶帳中。贊普問:‘何物?’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因呼茶為滌煩子。”唐朝詩人施肩吾詩云:“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飲茶,可洗去心中的煩悶,歷來備受贊詠。
姓氏淵源:
1.源於姜姓,出自上古神農氏炎帝陵寢,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神農氏炎帝發明了茶,他逝世後,人們便將其葬於茶陵(今湖南茶陵),護陵族人因地為姓氏,稱茶氏。
2.茶氏系殷時舊姓,出自子姓,茶即屠阝,即郃陽屠阝城(今陝西合陽),居者以地方名為姓氏;
3.源於姜姓,出自西周初期齊太公姜尚(姜太公、呂尚)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漢朝時期學者王符在《潛夫論》中稱:“茶氏,殷舊姓。齊太公之後有茶氏。”
西周初期,齊太公之後有在周王朝和齊國為茶師者,專職制茶並侍奉國君、主公用茶,後逐漸成為各諸侯國中的茶大夫,喚茶正。其後因以為姓氏,稱茶氏。
茶氏族人在西漢朝中期有渡海赴扶桑倭國者,扶桑倭國在東漢時期歸附漢王朝,受封倭奴國金印,茶氏族人後在倭奴國生息繁衍,成為今日本國中的大姓家族,分衍為樽茶氏、博茶氏、吉茶氏等。
4.源於陸姓,因故改姓。唐時竟陵人陸羽,嗜茶,著《茶經》三篇,被奉為茶神,其後代有姓茶者。
5.宋時三佛齊國有茶氏。
6.源於開明氏,出自戰國時期蜀王之弟葭萌,屬於以技藝為氏。
在遠古的四川盆地,巴族、蜀族曾有兩次大的融合。一次是魚鳧巴人在公元前七世紀前,溯長江而上進入成都平原邊緣,在商末周初建立了魚鳧蜀國;另一次是荊人鱉靈,蜀國最後一代王朝開明氏的創始者。據巴蜀歷史學家徐中舒考證,所謂鱉靈,是鄨令的音偽,鄨是鄨縣,靈是縣令。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牂牁郡,鄨為郡治,開明氏是巴族中的一支苴部落,在長江、赤水河一帶溯江而上,先在岷江下游宜賓、樂山一帶生活,因治水有功,受到杜宇王朝臣民愛戴,接受蜀國的王位,成為叢帝。
開明氏傳位十二世,亡於秦國。在巴蜀被秦國所亡的過程中,茶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明朝學者楊慎在《郡國外夷》中說:“漢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在典籍《方言》中,蜀人謂茶曰“葭萌”,蓋指茶氏郡。
“葭萌”,原是戰國時期蜀王弟之名。周昱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47年),蜀王曾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並把他的郡國名也稱做葭萌。當時,葭萌與巴王友好,巴蜀互為敵國,蜀王怒伐苴侯,苴侯逃奔巴國。而巴國當時因受強大楚國的不斷攻擊已退守閬中,無力再同蜀國抗衡,故求救於秦國,因此促使秦惠王採納了司馬錯“先滅蜀繼滅楚而得天下”建議,派兵滅了蜀國,繼而滅了苴國和巴國。
蜀國對國君常以其善長而以其號取地名,如蠶叢氏擅長養蠶,在今茂汶一帶西漢曾設蠶陵縣,至今還有蠶陵山;魚鳧氏善於捕魚,川西至今還有用鳧捕魚的。因此,蜀王弟名葭萌,並把其郡國名稱為葭萌(今四川廣元昭化區),可見葭萌氏是善於種茶飲茶的。
由此朔測,源於巴族的開明氏,在沿岷江定居活動期間,將茶的利用習慣傳入蜀,開創了蜀地利用茶的歷史。到開明王朝後期,各地不但野生茶樹得到利用,還人工栽培了許多茶樹,如葭萌等地方,至今仍在發展茶葉。從遠古神農氏發現茶葉到巴族有目的地利用茶葉,再到巴蜀共創利用茶創建中華四大文明之一的輝煌,經歷了約五千年的時間,這是巴蜀兒女對人類的偉大貢獻之一。
葭萌國之地,即秦、漢兩朝時期的茶氏郡,其國被秦國滅亡後,國人多有以“葭萌”、“苴”為姓氏者,後簡化為“茶”,統稱茶氏。特別是在後來的彝族人群中,茶氏更是為多,如在明、清時期雲南大理府保山縣魯掌土千總的茶氏,即系彝族人。
7.白、羌、哈尼、僳僳等民族也有茶姓。
分布:
今雲南省、浙江省、台灣省、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孟加拉、伊朗、新加坡等地,均有茶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茶 話:(生卒年待考),漢朝人,見《江都易王傳》。
茶 昱:(生卒年待考),福建武平人。明朝洪武中期洛川縣訓導。
茶正豪:(公元1938~今),雲南永平人。著名地方僑務工作者。雲南省永平縣僑辦主任科員。其1990年接替僑務方面的工作,僑務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工作繁雜。他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堅持為“僑”服務,為歸僑、僑眷排憂解難,是一個優秀的僑務工作者。現已退休。
茶超鷗,男,1956年2月生,僳僳族,雲南瀘水縣人,大專學歷,非黨,現任怒江州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