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歷史
近 200 年前,殼牌起源於一家位於倫敦的小古董店,後來這家店開始銷售貝殼。如今,殼牌已發展成世界主要能源公司之一。
殼牌的起源
大約 200 年前,一位倫敦古董商開始從遠東進口海貝,從此帶來了一種具有異域風情的時尚裝飾品。Marcus Samuel 的創業為他的兒子 Marcus Junior 和 Sam 日後所經營的進出口公司奠定了基礎。當時,石油主要用於照明和潤滑,石油行業集中在俄羅斯的巴庫,那裡有豐富的優質石油礦藏和富有戰略意義的天然海港。
革新石油運輸行業
內燃機於 1886 年問世,引發對運輸燃料的需求急劇增加。憑藉自身的運輸經驗,Samuel 兄弟承包了一支蒸汽船隊,用於大量運輸石油。他們通過自己的首艘油輪 Murex 革新了石油運輸方式。1892 年,Murex 成為有史以來首艘穿越蘇伊士運河的油輪。1897 年,兩兄弟的公司被命名為殼牌運輸貿易公司,採用貽貝殼作為公司標誌。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的成立
殼牌運輸在東方開展業務活動,同時希望開發新的石油資源,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在此過程中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開始接觸。1903年,這兩家公司開始聯手,抵抗標準石油公司的市場霸主地位。1907 年,兩家公司並荷蘭皇家殼牌集團。殼牌公司將自己的標識變為扇貝,並一直沿用至今。20 世紀 20 年代末,殼牌公司成為世界領先的石油公司,石油產量占世界原油總產量的 11%,並擁有 10% 的油輪噸位。20 世紀 30 年代是困難時期:殼牌在墨西哥的資產被沒收,並在委內瑞拉政府對其油田進行國有化時,被迫做出大幅讓步。
戰後擴張
二戰後,和平年代使汽車使用量急速增加,殼牌集團將業務迅速擴展至非洲和南美洲。運輸業務和運輸能力愈加龐大。1947 年,殼牌集團在墨西哥灣鑽取了第一眼具有商業效益的海上油井。到 1955 年時,殼牌集團已擁有 300 眼油井。1958 年,殼牌集團開始在奈及利亞生產石油。
石油危機
1969 年,Ghaddafi 獲取利比亞政權,開始減少石油產量並抬高價格。其它生產商也威脅採取同樣的舉措,1973 年的贖罪日戰爭將該次石油危機推向白熱化境地。數周內,歐佩克國家就將石油價格翻了四倍,並實行了為期兩個月的禁運。這對西方國家的經濟帶來了災難。
開發新資源
20世紀70年代,殼牌在北海和南美開發油田。儘管困難重重而又成本高昂,但由於來自中東的石油供應減少,這些開發業務至關重要。1978 年,殼牌集團完成了墨西哥灣的Cognac鑽井和生產平台,這是世界上最高的鑽井平台,高達35米(1,100 英尺)。
擴張
從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起,隨著環保問題受到重視,公眾對石油行業的指責也逐漸加劇。殼牌因廢棄Brent Spar儲油平台的計畫而備受批評,同時在奈及利亞也陷入困境。隨著新世紀的臨近,殼牌在中國和俄羅斯市場迅速發展。2005 年,殼牌解散了以前的企業架構,統一成一家新的公司。殼牌依然是世界主要油氣公司之一。我們參與液化天然氣和天然氣制油業務;我們幫助開發可持續的生物燃料;同時我們還參與風能和太陽能技術的開發。
公司業務
長遠目光
殼牌在許多國家有超過百年的經營史,具有長期合作關係的合作夥伴遍布各個領域。殼牌的許多項目(無論上游還是下游)投資規模都相當大,並且運營周期長達幾十年,為此殼牌建立和使用複雜遠景規劃技術研究未來的發展。英荷殼牌石油公司是1907年由英國殼牌運輸貿易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併而成。殼牌石油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僅次於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主要經營石油、天然氣、化學製品、煤炭和金屬業務。按資產總額計算,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公司,按儲量計算則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年銷售額的將近一半來自歐洲,約四分之三來自美國。九十年代以來,從銷售額、利潤額到資產總額,公司一直在〈幸福〉雜誌所列世界最大工業企業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公司是在經營國外石油及其他商品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早在公司成立之前,國外業務就已經占公司銷售額的絕大部分。在兩個公司合併之後其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並在美國立足,從而將其業務擴展到了全球。二戰後公司繼續在海外擴張業務,這段時間公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中東還有非洲國家。石油危機來臨時,公司被迫配合石油輸出國組織減少石油供應,而且,公司在開發中國家的相當一部分企業被國有化,公司受到極大衝擊。為解決困境,公司實施了大規模的經營多樣化計畫,購買了一些煤炭和金屬企業。同時加緊了國內北海地區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工作,而公司一再與南非保持密切的商貿聯繫卻開罪了美國消費者和國際輿論,公司這些舉動被人們紛紛指責為公然違反聯合國的禁運決議,其產品也遭到抵制。儘管如此,公司還是繼續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並對公司經營結構進行了合理化改組。危機後公司又將經營目標擴大到非石油輸出國,化學製品業也得到發展,1990年在新加坡的催化裂化廠開始生產,1990年和1991年在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催化重整爐開始生產。1991年與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在泰國勘探新油田,與中國達成協定在廣東省建煉油廠。公司在美國、瑞士、新加坡和日本等34個國家擁有煉油廠,在美國、法國、巴西、阿根廷和新加坡等地擁有化學品製造業務,在南非和澳大利亞等國擁有煤炭業務,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等國擁有各種金屬礦業業務。
應對風險舉措
殼牌公司為了應付各種風險,採用了一系列大舉措:
公司在組織管理方面奉行簡政放權的原則,保證業務公司具有足夠的靈活性。殼牌石油公司長期以來主要按地理位置來安排公司的組織結構。公司建立四個洲一級的地區總公司,而且在有關國家或地區建立分公司。每個分公司都要從事勘探開採、煉油、銷售等業務,總部的後勤服務部門負責向分公司提供法律、財務、信息以及其他各項服務,這樣分公司往往要接受多部門多層次的管理和領導,於是公司與1995年對傳統的矩陣結構進行調整,這次調整的主要內容是按公司的主要業務範圍建立商業組織,從過去按地區和部門多頭管理轉變為按業務範圍直接進行管理,目的是讓下屬分公司的主管在享有更大自主權的同時必須對本公司的經營狀況直接負責,從而確保公司經營戰略得以實施和對下屬公司實行有效的管理和制約的同時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一線企業主觀能動性。
殼牌在中國
放眼長遠 - 殼牌在中國的願景及戰略
殼牌想要成為中國領先的國際能源公司,以可持續的方式為中國經濟繁榮和客戶的利益做貢獻,為此我們在中國不斷推進“創業、樹人”的戰略。
殼牌希望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幫助中國解決能源領域裡的三大優先問題,包括能源供應安全、環境保護和能源效率,並在國內外與中國企業和客戶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夥伴關係。
殼牌所有的核心業務都已進入了中國,並得到長足發展。請訪問“我們的業務”,了解有關殼牌在中國業務進展的更多信息。
長久承諾 - 殼牌在中國的歷史
殼牌在中國的發展軌跡,已經超過一個世紀。歷經超過百年的風風雨雨,殼牌對於中國市場的長久承諾始終不變。
早在十九世紀90年代初,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的始創人馬科·森默和森姆·森默兄弟,便已開始把煤油輸入中國,並在香港、上海、廣州和廈門建立油庫,後來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作經營遠東的業務。
到二戰前,殼牌在中國設立了超過50家附屬公司,在約20個省份經營1000個經銷處。大戰期間,所有設備給日軍占據,並嚴重破壞,一切經營活動停頓。
戰後,殼牌的重建工作迅速進行。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時,殼牌已雇用員工超過1000人,其中包括35名外籍員工和4名華籍經理。
1950年後,殼牌繼續在中國發展,並成為當時唯一一間留在中國經營的西方油公司。殼牌在上海的總辦事處獲準保留,直至1966年,該辦事處才結束。與此同時,殼牌在香港的石油和化工產品的業務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1970、71年,殼牌獲邀參加廣州交易會。1980年,殼牌在北京建立辦事處,並伴隨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深入而不斷拓展業務,成為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國際能源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