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出處
杵臼之交出自《後漢書.吳佑傳》。原文:「時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佑賃舂。佑與語大驚,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意思是交友不嫌貧賤。示例
東漢時期,有一個窮苦好學的讀書人,名叫公沙穆。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讀書,總認為自己所學有限,想進入京城太學繼續深造。公沙穆家中窮困,沒有那么多錢作為他入太學學習的費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吳佑的富戶家做舂米工人。吳佑曾任齊相、長史等官職。
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吳佑來到他的身邊,吳佑見公沙穆舉止斯文有禮,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談起來。言談中,吳佑發現公沙穆學識淵博,很有見解。吳佑不顧彼此貧富懸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為朋友。
在封建社會,貧富縣殊,等級森嚴。一個富豪能夠屈尊降貴與一個窮苦讀書人交朋友,是件難得之事,因此被傳為一段佳話。
杵臼之交意思是交友不嫌貧賤。
漢人公沙穆,為人好學,因家貧無法進太學讀書,乃為富翁吳佑賃舂,後佑與之交談,知其為飽學之士,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間。見後漢書˙卷六十四˙吳佑傳。後比喻朋友相交不分貴賤。聊齋志異˙卷一˙成仙:文登周生,與成生少共筆硯,遂訂為杵臼交。或作杵臼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