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

苦苦,詞語。盡力; 竭力。苦苦思索。《水滸傳》第四一回:“多感晁頭領並眾豪傑苦苦相留。”《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他苦苦要留,必有緣故。”

詞語信息

【詞目】苦苦
【拼音】kǔ kǔ
【釋義】
(1) [with all one's might]∶盡力;竭力。苦苦思索
(2) [painfully;hard]∶痛苦;辛苦。爸爸去世後,媽媽帶著我們苦苦地熬過了十八年。

詳細解釋

1.副詞。表示堅決執著。 元 無名氏 《舉案齊眉》第一折:“那梁鴻是個窮秀才,幾能勾發達日子,你苦苦要嫁他怎的?”《水滸傳》第六七回:“盧俊義慌忙拜道:‘若是兄長苦苦相讓著,盧某安身不牢。’” 郭小川 《礦工不怕鬼》詩:“我們既要與自然界的困難苦苦周鏇,又要與貌似強大的敵人死死作對!”
2.副詞。表示十分懇切。《水滸傳》第四一回:“多感晁頭領並眾豪傑苦苦相留。”《醒世恆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他苦苦要留,必有緣故。”《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魏王忽然想著公子無忌,屢次苦苦勸我敕晉鄙進兵,他手下賓客,雞鳴狗盜者甚多,必然是他所為。” 巴金 《懷念蕭珊》三:“他在隔離病房裡苦苦地等候母親病情的好轉。”
3.副詞。形容煞費苦心。《西遊記》第三五回:“潑魔苦苦用心拿我,誠所謂水中撈月。”《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你苦苦的打聽他做什麼呢?” 歐陽山 《苦鬥》四一:“那是一種什麼樣子的幻想,值得你這么苦苦追求的?”
4.副詞。字重言,表示痛苦很深。 唐 唐彥謙 《宿田家》詩:“明朝怯見官,苦苦燈前跪。”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鶯鶯泣謝曰:‘今當改過自新,不必娘自苦苦。’” 巴金 《家》二五:“她苦苦居孀,把我養育成人。”
5.佛教語。指由寒熱饑渴等苦緣所生之苦惱。《大乘義章》三:“從彼苦緣,逼而生惱,名為苦苦。” 五代 齊己 《酬元員外見寄八韻》:“眾人忘苦苦,獨自愧兢兢。”為苦苦、壞苦行苦三苦之一。有情之身心,本來即苦,更加以饑渴、疾病、風雨、勞役、寒熱、刀杖等眾苦之緣而生之苦,故稱為苦苦。見《大乘義章》卷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