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花鼓舞

笙舞——(苗語稱“究給”)是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流傳廣泛,普及各苗族地區。其中尤以貴州東南部、西北部和廣西西部山區最為活躍。在那裡,人們從兒童時代起就開始學吹蘆笙和跳蘆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眾的蘆笙手和蘆笙隊,都深受民眾的尊敬和愛戴。在過去,青年小伙子會不會吹蘆笙,能不能跳蘆笙舞甚至都成為姑娘們擇偶的重要條件之一。
關於蘆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樸素和美妙的傳說。相傳盤古開天地之時,大地一片荒涼。那時,苗族祖先是靠狩獵飛禽走獸作衣食的,為了解決捕獲鳥獸的困難,當時一個心靈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樹木和竹子,做了支蘆笙模仿鳥獸的鳴叫和動作,吹跳起來以引誘各類鳥獸。從此,人們每出獵均有所獲,於是蘆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傳。這類傳說與現今仍流傳著眾多模擬鳥獸鳴叫和形態的蘆笙曲調及舞蹈動作的現象雖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從史料方面進行研討。關於蘆笙舞活動的歷史,過去文獻中多有涉及;明清以來,更廣見於文獻和志書之中。明人倪輅《南昭野史》有“每孟歲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合唱,並肩舞蹈、終日不倦”的記載。足見蘆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傳統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並風糜一時了。
過去,蘆笙舞除在舉行祭祀活動時跳之外,舉行婚禮,喪葬儀式或新屋落成時也跳。後來,每逢年節、歡慶豐收和男女青年進行傳統社交活動時都跳。它具有宗教、民俗和文化娛樂等多種性質,在苗族人民的社會生活中起著不同的作用。按其活動內容和性質,一般可分為自娛性、習俗性、表演性、祭祀性以及禮儀性的五種。
自娛性蘆笙——最為普及,因對舞者年齡、性別不限、故參加人數甚眾,通常在草坪、河壩或山坡空地上活動。常見的活動形式有二種,一種是男的吹小蘆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蘆笙的舞者圍在中間,踩著樂曲的節奏、輕輕地擺動著身體繞圈而舞。有的地方還有高達丈余的特大號蘆笙和各種長短不一的芒筒(一種用大竹筒製造的低音簧管樂器)在旁伴奏。還有一種是由一對以上的蘆笙手作領舞,眾人(多為女性)尾隨其後圍圈而舞。動作隨領舞者吹奏的曲調而變化。自娛性蘆笙舞,從動作特點上看,又可分為“踩”和“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並踏著節奏向前移動為特色,“跳”是由動力腳落地後,下肢的顫動以及抬腳踹動,上身隨之自然地擺動為特色。前一種嫻雅、端莊,後一種柔和、瀟灑。
習俗性蘆笙舞——第一種是每年過“花山節”時跳,這是男女青年聯歡和選擇配偶的佳期,這天所跳的蘆笙舞,古時就稱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風清之夜進行。有這類習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設有“跳月”的月亮場或“跳花”的花場。這類蘆笙舞尤以黔東南地區盛行的“討花帶”和黔中地區盛行的“牽羊”較有代表性。“討花帶”是小伙子邊舞邊吹著蘆笙曲“討花帶子”向自己愛慕的姑娘求愛。在這種場合,姑娘若與小伙子情投意合,就會把自己精心編織的花帶,含情脈脈地拴在小伙子的蘆笙上。這種形式主要是以蘆笙吹歌傳情,所以舞蹈動作幅度不大,舞步也並不複雜。“牽羊”是男青年在前面邊吹邊跳,尾隨而舞的姑娘若愛上了某個小伙子,就把自己親手編織的美麗花帶作為定情的信物,拴在他的腰上,然後牽著花帶的一端,跟在小伙子身後踏節而舞。技藝出眾的蘆笙舞好手,有時竟會同時牽著幾個姑娘舞著走呢!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最終能與誰成眷屬,那就不儘是月亮場或花場上能見分曉的事了。
第二種:在廣西融水一帶。舞時手挽手、身體前傾、順圈往前跳,動作比較簡單。參加舞蹈的人數常見為十二人,隊形呈三人一橫排、四人一豎排的長方陣。
表演性蘆笙舞——一般都在節日或集會中以競技或獻技的方式進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蘆笙隊為單位進行集體比賽,如黔東南的從江縣、傍洞一帶,每逢年節,鄰近各村寨以百十人為隊同時吹跳比賽,參加比賽的蘆笙隊以能吹奏樂曲的多寡、聲音是否優美、諧和以及動作和步法是否豐富、舞蹈的時間是否持久定優勝。有的地方則以個人競技的方式進行。這種競技一般都不設規定動作,每個蘆笙手都有施展個人技藝的機會。這類蘆笙舞的動作以矮步、蹲踢、旋轉、騰躍等為多。競技者有的以動作的節奏多變,迅疾激烈見長;有的則以能完成較多的高難度動作取勝。表演性蘆笙舞內容十分豐富。盛行於黔西地區的有“巧喝酒”、“蚯蚓滾沙”、“滾山珠”和“蘆笙拳”;盛行於桂西山區的有“過門坎”、“猴子上樹”和“滾地龍”;盛行於黔東南地區的有“牛打架”、“鬥雞”等多種。前兩地區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難技巧博取觀眾的喝采;後一地區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以表現出生活的諧趣引人入勝。
“蚯蚓滾沙”、“滾地龍”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頭頂地為軸心,隨後挺起,邊吹奏蘆笙邊翻身舞動。
“巧喝酒”是在長凳上置一盛滿米酒的杯子,然後,舞者圍著長凳邊吹、邊舞、邊下腰喝酒。
“滾山珠”是邊吹奏著蘆笙邊作向前和向後翻滾或倒立、疊羅漢等動作。
“蘆笙拳”的形式獨具一格,這種舞蹈以舞蘆笙者為伴奏和指揮,其餘男、女舞者在其指揮下時而互相穿插時而揮拳對打。有時也插入花棍的對擊。
祭祀性蘆笙舞——通常是在木鼓、銅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蘆笙長達三尺至丈余。過去,這類蘆笙舞只在“吃牯髒”(殺牛祭祖)時才跳。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表現出對祖靈的尊敬和懷念,動作穩重、遲緩。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現在苗族已很少舉行這種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動了。因此,這類舞蹈現已不見了。
禮儀性蘆笙舞——也因其活動時的內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動形式和特點。凡屬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慶活動,則以動作跳躍、輕快,氣氛熱烈歡騰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賀。在喪葬的儀式上,蘆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對死者家屬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這樣的場合,除在入棺儀式上有跨過棺木的跳躍動作外,其餘動作均沉穩而有節制。
鼓舞——是一邊擊鼓邊舞的苗族民間舞蹈。鼓為木製,以牛革蒙於兩端,置於架上敲擊。苗族“鼓舞”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有關苗族擊鼓歌舞的文字記載,較早的可見於唐代《朝野僉載》卷十四:“五溪蠻,父母死,於村外閭其屍,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的記述。說明“鼓舞”早在唐代就盛行於苗族民俗之中,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苗族“鼓舞”主要分布於湖南西部和貴州東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帶。由於長期分散居住,以及語言、服飾、風習方面的差異,各地“鼓舞”風格特點和形式各不相同。在湖南省西部的鳳凰、保靖、花垣等縣有“花鼓舞”(包括後來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男子和女子“雙人鼓舞”),古丈等縣有“團圓鼓舞”“跳年鼓舞”,保靖、花垣有“猴兒鼓舞”,在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沿岸的台江、鎮遠等縣有“踩鼓舞”,黔東南地區的台江縣和湘西地區個別地方有“木鼓舞”,施秉、銅仁等縣有“調鼓”。上述各種形式的鼓舞,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各有不同功能,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如原來“木鼓舞”,僅為祭祀祖先、祈神禳災、娛神、娛祖靈所用,“調鼓”則主要用於喪葬儀式告慰亡靈,“團圓鼓舞”“踩鼓舞”“花鼓舞”等,主要是在每年春節和隆重的傳統節日中娛樂。如今,都演變為節慶活動和人們勞動之餘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功能的轉化,也促使鼓舞的節奏及擊鼓動作發生更為複雜的變化,而具表演性質。湘西地區的苗族男、女單人“鼓舞”和“猴兒鼓舞”就是明顯的例子。
花鼓舞——通常活動於春節及“六月六”“八月八”“趕秋”“趕夏”等民族傳統節日。它的活動形式是由兩人各持兩根尺許長的鼓槌、分別站在鼓的兩面同時擊鼓,另有一人持單棒居中擊鼓腰作伴奏。兩者節奏要求統一,動作講究對稱。圍繞著他們舞蹈的男女均可,多寡不限。唯舞蹈開始之前,須按慣例首先唱一首頌揚制鼓工匠功德的古歌,以示對祖先的紀念。“花鼓舞”的動作多來自生活,如插秧、割稻、打穀、以及梳妝等,也有取材於武術的,如“青龍纏腰”、“雪花蓋頂”等。其動作特點為男的健壯有力,女的灑脫、柔美。從“花鼓舞”派生出來的鼓舞有“雙人鼓舞”(男、女均可),特點是擊鼓時兩人可各打一邊或同時敲擊一邊,也可一人擊鼓,另一人以舞姿作陪襯。動作可隨機應變,但十分講究對比、協調。

團圓鼓舞——是種有歌有舞的鼓舞形式,舞時由一鼓手在場子中央擊鼓伴奏,參加舞蹈的人則圍繞著他,踏著節奏明快、時輕時重的鼓點,晃手擺腰地繞圈而舞。每跳完一段後就唱一段山歌、歌和舞交替進行輪迴不斷,直至興盡方休。歌詞多反映勞動生活和男女愛情的內容。舞蹈基本動作有“大擺”“小擺”“細擺”三種。晃手擺腰是“團圓鼓舞”獨有的韻律和風格。
跳年鼓舞——除在伴奏上多用一銅鑼外,其活動形式及動作風格特點與“團圓鼓舞”大致相同。
單人鼓舞——是湘西苗族普遍喜愛的表演性舞蹈。常在歡慶豐收及其它傳統節日裡表演。有男子表演、女子表演的兩種。男子雙手持鼓棒擊鼓或雙手握拳擊鼓,舞蹈動作豐富,有模擬動物形態的動作和武術等多種,動作粗獷有力;女子則是在伴奏者敲擊鼓邊或銅鑼的音響聲中,雙手各持鼓棒一根、邊敲擊著斜放在木架上的大鼓邊舞蹈的。舞蹈動作多是表現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有挖土、插秧、紡紗、織布和照鏡、梳妝等,其風格特點除個別地方能見到激烈、豪放者外,大多較文雅、端莊。

猴兒鼓舞——是種技巧性較強的男子表演性舞蹈。它的近代從“單人鼓舞”和“雙人鼓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歷史不過幾十年,由於從事這種表演活動的人都必須是訓練有素的,故至今苗族民間仍不甚普遍。在表演時,舞者的擊鼓方法也有用槌擊的和以拳擊的兩種。舞蹈的內容主要是表現猴兒進廟偷吃供果時無意中敲響了更鼓後驚慌和對鼓嬉戲的情景。動作有“倒上樹”“偷桃”“抓癢”“滾球”“戲鼓”等,十分滑稽、風趣,富有戲劇性。
踩鼓舞——(苗語稱“究略”)是種女子自娛性集體舞蹈。每年春節甚為活躍。其傳統活動形式是:舞蹈開始時,由一名歌舞兼優的鼓手先唱一首號召青年婦女都來舞蹈的“踩鼓歌”,之後敲鼓為舞蹈者作伴奏。鼓手還具有指揮全體舞者變換動作、掌握舞蹈氣氛的職能。舞蹈自始至終都是以鼓手為中心圍圈進行的。舞蹈者因以佩戴銀頭飾、項圈、手鐲,穿著厚實的花衣長裙為美,動作受到一定製約,使舞蹈相應地形成一種自然地甩手擺腰、輕輕地抬腿踢腳的風格特點。主要動作有“四方舞”“六方舞”“旋轉步”等。

木鼓舞——有的地方也稱“跳鼓髒”(苗語稱“直質努”),是一種祭祀性舞蹈。過去僅在每隔十三年舉行一次全族性祭祀活動“吃牯髒”時才跳,具有原始宗教色彩。最初,跳“木鼓舞”時使用的鼓,是將一根直徑約一市尺,長約五、六尺的樹幹挖空,在兩端蒙上牛皮製成的。按古老風俗,舞時要一新一舊同時使用,祭祀活動過後,就將舊鼓送往懸崖陡壁任其腐朽風化,新鼓則放置屋樑上保存起來,待下次“吃牯髒”時取下,與當年新制的鼓並用。關於過去“吃牯髒”時的“木鼓舞”活動,《永綏直隸廳志卷一·苗峒篇》有過較具體生動的記載:“苗族又有所謂跳鼓髒者,及合寨之公祠、亦猶民間之請醮數年間行之,亥子兩月擇日舉行,每戶殺牛一隻、蒸米餅一石,屆期男女早集多者千餘、小亦數百……。苗巫擎雨傘、衣長衣、手搖銅鈴召請諸神,另一人擊竹筒、一木空中二面蒙生牛皮、一人衣彩服撾之,其餘男子各服伶人五色衣或披紅氈,以馬尾置烏紗冠首,苗婦亦盛服、男外旋、女內旋皆舉手頓足,其身搖動,舞袖相聯、左右顧盼、不徐不疾亦覺可觀,而蘆笙之音與歌聲相應,悠揚高下並堪入耳,謂之跳鼓髒,……”此外,《苗防備覽、風俗考》中也有類似記載。如今,隨著苗族社會形態的變化和進步,這種大量宰殺耕牛嚴重影響生產的“吃牯髒”祭祖活動已不再舉行了。現在的“木鼓舞”,由於後來僅在男子中傳播和普及,鼓手多由寨中男性長者擔任,因此無論是活動形式或舞蹈動作、鼓點、擊奏方法,均與以前大不相同了。如今在部分苗族山區已成為文化娛樂形式之一。所表現的也主要是一些如“鬥牛”、“宰牛”、“狩獵”等與苗族人民生活和勞動有緊密連聯的內容。上身前傾弓腰甩胯的舞姿、順手順腳的動作,以及在雄渾的木鼓敲擊聲的伴襯下賓士跳躍的步法構成了它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

銅鼓舞——(苗族稱“究略高”)是用一頭有面、中空無底、呈平面曲腰狀稱為銅鼓的打擊樂器伴奏的舞蹈。也是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一種有代表性的、源遠流長的舞蹈文化,據考古學方面的發現,早在公元四世紀之前(春秋末期),銅鼓就出現在樂舞場面之中了。雖然苗族是在進入封建社會的初期才開始接觸銅鼓這一禮器(後來主要用作樂器)的,但在繼承和發展我國古代銅鼓文化方面有著重要的貢獻。至今,苗族還保存著較完整的演奏形式和舞蹈形式。黔東南地區的苗族人民在歡度傳統節日和喜慶之日仍常跳銅鼓舞。在擊銅鼓時“以繩耳懸之,一人執木槌力擊、一人以木桶合之,一擊一合,使其聲洪而應遠”(貴州《八寨縣誌稿》)。苗族銅鼓舞的活動形式,現在常見的是將銅鼓懸於庭前或場壩之中,由擊鼓者一手執木槌敲鼓腰,另一手持皮頭槌擊鼓面伴奏。舞者則圍成圓圈、踏著頓抑分明、鏗鏘有力的鼓聲,時里時外,且進且退地舞蹈著。至興高采烈時,還擊掌呼號、喊出“嗨哧哧”之聲以助興。其動作主要是來源於狩獵生活、農業生產勞動和對動物形態動作的模擬,如“騎馬”“趕鴨”“捕魚”“撈蝦”等。苗族銅鼓舞動作以胯部的扭動和上身的擺動為主要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