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苗振宇
職業:電影錄音師
籍貫:直隸(今河北)保定人
性別: 男
民族: 漢
生卒年: 1924--
國別: 中國
正式發表: 《南征北戰》、《子夜》、《渡江偵察記》、《阿詩瑪》、《雷雨》
簡介
苗振宇,電影錄音師。直隸(今河北)保定人。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後任合眾影片公司、上海實驗電影工場錄音師。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副總工程師、總錄音師,中國影協第三至五屆理事。曾擔任《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老兵新傳》等影片的錄音。《雷雨》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
成就
10歲起在《迷途的羔羊》、《小五義》等影片中飾演童角。1941年後,在合眾影業公司、上海實驗電影工場任錄音助理、錄音師,為《浮生六記》、《母與子》、《生死恨》、《小城之春》等影片錄音。建國後,歷任上海電影製片廠錄音師、技術辦公室主任、錄音副總工程師、顧問等職,先後為《女司機》、《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老兵新傳》、《阿詩瑪》、《姐姐》、《子夜》、《雷雨》等二十餘部故事片和一批美術片、譯製片錄音。1958年曾赴蘇聯考察電影技術,回國後為中國第一部寬銀幕立體聲影片《老兵新傳》錄音,創造了一整套直接剪、套磁底以及磁片混錄的新工藝,於1959年獲第一屆莫斯科電影節技術成就獎;因影片《子夜》的錄音獲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提名;因《雷雨》(與馮德耀合作)的錄音,於1985年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是中國影協理事、上海影協理事、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理事。
參與影片
《姐姐》 MY ELDER SISTER(1984)
《雷雨》 THUNDERSTORM(1984)
《子夜》 MIDNIGHT(1981)
《白蛇傳》 (京劇) THE WHITE SNAKE(1980)
《阿詩瑪》 (1964)
《摩雅傣》 (1960)
《老兵新傳》 (1959)
《萬紫千紅總是春》 (1959)
《翠谷鐘聲》 (1958)
《沙漠裡的戰鬥》 (1956)
代表作品
《天羅地網》 (1955) (1955)
《渡江偵察記》 (1954)
《南征北戰》 (1952)
《女司機》 (1951)
《浮生六記》 (1947)
藝術經歷
6歲時曾在電影《小玩意》、《迷途的羔羊》中充當童角。1939年入民華影業公司當場記,參加了影片《孔夫子》的拍攝。1941年轉入合眾影業公司改學錄音。在《廿載恩情》一片中正式擔任錄音師,在對白聲帶,音樂聲帶與畫面的疊印加工上有了新的創造。直至1949年,苗振宇完成了《浮生六記》等近十部影片的錄音,成了當時電影圈內名列前茅的錄音師。 1952年,苗振宇接受了影片《南征北戰》的錄音任務,導演對這部影片的槍炮聲的效果,要求忌亂忌躁,希望像交響樂那樣,有節奏,有層次。無疑,這是一項極端困難的任務,但苗振宇經過多次試驗,終於取得了理想的音響效果,圓滿完成了任務。與此同時,他也在光學同期錄音、製作不同條件的音響效果以及影片混合錄音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在錄音技巧上有了新的飛躍。影片的槍炮聲效果資料,仍廣泛地被各類戰爭片所借用,成了一份中國電影錄音資料的寶貴財富。
1959年,苗振宇接受了中國第一部寬銀幕立體聲影片《老兵新傳》的錄音任務。在艱苦的工作條件下,苗振宇不僅出色完成任務,還獲得了許多經驗,積累了一整套套磁底以及磁片混錄的新工藝,為在上影及其他廠推行磁行錄音開拓了廣闊的道路。
苗振宇不斷在困難中探索新路,追求新意。在《萬紫千紅總是春》中,出色地解決了既保持人物聲音質量的圓潤,又能使人物在聲音上人各有別的難題。在《阿詩瑪》中,較好地解決了歌劇片往往存在的演唱與對白的不統一,環境音響與唱腔上的不統一,畫面與音樂節奏的不統一,使一部在錄音上容易“砸鍋”的影片,成為錄音處理上的創新之作。
文革以後,苗振宇仍堅持在電影錄音藝術上不斷追求和探索。在戲曲片《白蛇傳》中,他柔化了鑼鼓的噪和鬧,又保持了京劇的特色;在《子夜(1981)》中,他恢復了同期錄音的方法,加強了影片的真實感,他獲得“金雞獎”的最佳錄音獎提名。在《雷雨》中,他使用同期錄音,合理運用自然音響,為真實地再現影片的聲音構成作出了可貴的努力,收到良好的效果,他獲得了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
2014-02-25 著名錄音師苗振宇誕辰 90周年 曾獲金雞最佳錄音獎
獲得獎項
金雞最佳錄音獎
在戲曲片《白蛇傳》中,他柔化了鑼鼓的噪和鬧,又保持了京劇的特色;在《子夜(1981)》中,他恢復了同期錄音的方法,加強了影片的真實感,他獲得“金雞獎”的最佳錄音獎提名。在《雷雨》中,他使用同期錄音,合理運用自然音響,為真實地再現影片的聲音構成作出了可貴的努力,收到良好的效果,他獲得了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