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豬苓一錢半,白朮一二錢,澤瀉一錢半,陳皮一錢,半夏二三錢,茯苓一錢半,炙甘草八分,乾薑(炒黃)一二錢。
用法用量
水一鍾半,煎服。
功用
《重訂通俗傷寒論》:溫中利濕。
主治
痰飲水氣停蓄心下,嘔吐吞酸。
方義
《重訂通俗傷寒論》:脾氣虛寒者,最易停濕,往往腹瀉溺少,脈緩苔白,肢懈神倦,胃鈍氣滯。故君以苓、術、姜、半溫中化濕;臣以二苓、澤瀉,化氣利溺;佐以橘皮疏滯;使以甘草和藥。此為溫脾健胃,運氣利濕之良方。
中藥方劑之苓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