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岩畫祭神舞蹈圖

花山岩畫祭神舞蹈圖

廣西左江流域,已發現的岩畫點有八十多處。臨江一面,崖壁如削,上面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圖像,其中人像最多,大的高約三米,小的才三十厘米。除人物外,還有動物、抽象符號和其他圖案。圖畫以平塗法繪製的,顏色至今沒有褪盡。這些岩畫以寧明縣花山岩畫規模最大,因其一部分在風景遊覽區,所以見到的人較多,影響也較大。在那裡,各種圖像密密麻麻地畫在數千平方米的岩壁上,其氣勢之恢弘是非常罕見的。

簡介

花山岩畫祭神舞蹈圖花山岩畫祭神舞蹈圖
花山岩畫祭神舞蹈
戰國至東漢
崖壁朱繪
縱40厘米,橫221。5厘米
花山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明江邊。臨江一面,崖壁如削,在數千平方米的範圍內,繪滿大大小小的人形,間以巨獸、銅鼓、銅鑼、藤牌等圖像。所繪人形達一千三百餘個,其中大者3米,小的僅僅30厘米,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如此繁複壯觀的岩畫畫面,不但國內僅有,世界亦屬罕見。關於崖畫的內容,眾說紛紜,或謂凱鏇歸來的慶典,或謂狩獵後的歌舞,或稱出征前的誓師。近年來較多學者認為,應是駱越先民祭奠神靈的巫術舞蹈。畫中人物皆裸體,其姿態可歸納為正面和側面兩種,個個曲肘舉手,曲膝跺步,是一種嚴格規範化了的舞蹈節律。往往有位居中心的正面舞者,身軀高大,腰佩環首刀,頭插羽飾或戴獸形帽,手執銅鈴或握小人,顯得神氣非凡。其下多畫有類如犬形的巨獸圖像。顯然,這些人有其特殊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正面舞者顯得莊重統一側面舞者往往形貌衣飾稍加變化,由於重心不穩而更形熱烈活躍。龐大的場面,眾多的人物,或動或靜,或聚或散,或隱或現,全都統一在威嚴莊重、熱烈奔放的舞蹈節奏之中,構成一種如醉如狂如湯如沸而又神秘怪異的意境。

相關條目

文物 圖案 美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