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目信息
中文名稱: 林黛玉
作曲:石 夫
舞美:馬運洪、鄭越洋、朱小剛
首演:1982年9月
主演:於婭娜、姚碧濤、沈培
團體:中央芭蕾舞團
演出介紹
把中國古典名著搬上芭蕾舞台,是新時期中國芭蕾創作者們共同尋找並努力開拓的一個題材源泉。四幕芭蕾舞劇《林黛玉》就是依據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改編的。在這部舞劇里創作者力圖反映原著精神,同時又在藝術領域進行了新的探索。《林黛玉》的全劇以序幕“讀曲”和“祝壽”、“定情”、“葬花”、“魂歸”等四幕戲組成,1981年以“黛玉之死”命名的第四幕首先問世,則是全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創意的一幕。它借用電影的意識流手法,憑藉時空自由轉換的技巧,將黛玉彌留的瞬間展示為幅度寬廣的舞台畫面,把主人公殫精竭慮追求愛情的情態描繪得栩栩動人,“寶黛悲劇”的根由也便揭示出來,因此構成一幕風格獨特而完整的舞劇。
黛玉之死
“黛玉之死”幕啟時,先聲奪人的悲愴的鏇律,把人們帶到了瀟湘館。兩扇寒窗,幾枝冷竹,勾勒出“惟有竹梢風動,月影移牆,好不淒涼冷淡”的氣氛。條條帳幔垂懸,更增加了冷寂和壓抑,萬分悽慘。一身縞素的黛玉孤獨地躺在病榻上,在呻吟,在掙扎。病魔纏身,死神的陰影隱隱而現,黛玉以她那羸弱的身軀艱難地與死神搏擊。不,應該說是她那叛逆精神在與強大的封建勢力抗爭。帷幕一拉開,“黛玉之死”就以強烈的悲劇色彩,生動的藝術形象,闡發了舞劇的主題而攫住了觀眾的心。觀眾以同情的目光注視著主人公:止不住的咳喘,多么艱難痛楚,啊,還有咯血!只見掩口的絲絹上留下了慘澹的鮮血。正是這塊絲絹,上面存留著黛玉“五內沸然,余意纏綿”,不顧“嫌疑避諱”寫下的行行詩句。一方手帕勾起了美好的回憶,黛玉那表情、那舞步流露出了欣喜。於是,在黛玉的想像中、幻夢裡,也就是在觀眾的眼前,重現了痴情公子對林妹妹的關懷、摯愛之情——梳發、戴花、覆衾、拭淚,多么純真、多么美好的愛情雙人舞。
“黛玉之死”是以黛玉為主體的戲,舞台上所呈現的是她的流動的意識,她的內心剖白、情感外露。或者說,是將她的所思所想化為了可視性舞台形象。例如舞劇的全部登場人物除紫鵑以外,都以主人公幻視幻聽中的影像出現,所有場景也都是黛玉的想像和幻覺的體現。因而,舞台布景雖無變化,人物、場面、舞蹈圖形的變化及其內涵卻是豐富多彩的。而且,這些往來自由的人物,變化自然的場面,形成渾然一體的藝術結構與藝術風格,筆法簡潔而寓意頗深。再如,寶玉和寶釵的婚禮場面也是從黛玉幻夢切入的,猶如黛玉的主觀鏡頭,因此是那樣地缺乏喜慶氣氛,只是用素描淡抹以求得與整幕的悲劇色調相一致。顯然這是黛玉頭腦里的產物,從中我們可以體會編導藝術處理的深長意味,即在整個大觀園中,只有寶、黛互視為惟一知己,所以在黛玉眼裡(同時也在觀眾眼裡),思想情感追求皆格格不入的寶玉、寶釵的結合只能是這個樣子。《紅樓夢》原著里,為寶玉“沖喜”的騙局,最終不也是以悲劇收場嗎?“黛玉之死”的創造者是在深刻理解原著的基礎上,得出婚禮亦是悲劇的命題,然後將這一命題化為主人公的幻覺呈現在觀眾面前,可謂匠心獨運。“黛玉之死”的特點正在於此。
“黛玉之死”的音樂創作、美術設計均忠實於整體構思,是圍繞著舞劇人物命運、性格展開的,達到了風格的統一。作曲家採取交響樂曲式並糅進一些現代技法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了主題思想而避免圖解式的音響效果。舞美設計的寫意風格,正與舞蹈結構貼切,寥寥數筆,既渲染了氣氛又襯托出人物心境,在舞劇最後結尾,層層幔帳紛紛墜落,象徵著封建桎梏——似絞索,像羅網,最終也沒有放過它的叛逆者。
“黛玉之死”體現了原著的精髓,亦即原著的全旨涵蓋了全劇,所以至今仍不斷上演,成為代表《林黛玉》全劇的保留劇目。
該劇第四幕在“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評比展演中獲經典作品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