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芭蕾

如果說1581年法國《皇后喜劇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視為芭蕾舞劇之初始——雛形的話,芭蕾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幾乎晚了3個多世紀。不過,起步雖晚,卻是飛躍前進。

內容

20世紀初,曾有外國的芭蕾舞團來中國演出,但規模有限。此後,陸續有俄僑來中國開辦業餘私立芭蕾舞學校,以上海、天津、哈爾濱等地較有影響——對中國的芭蕾啟蒙教育有積極作用。

毋庸置疑,芭蕾舞劇在中國的真正興起和發展,也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與中國政府對一切具有世界意義的優秀文化藝術都採取積極吸納、支持的基本方針具有密切的關係。

最初,對中國芭蕾具有影響力的是俄羅斯學派。從54年2月第一位蘇聯專家奧.阿.伊莉娜(O.A.YEALINA)應邀來京開辦第一期“教師訓練班”起,到58年中國上演第一部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中國芭蕾實現了初創期的神速“3級跳”。在此期間,諳熟芭蕾藝術的戴愛蓮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期“教師訓練班”的學員(大都接受過一定的芭蕾訓練),以半年的時間,奇蹟般的完成了蘇聯舞蹈學校1——6年級的教學大綱,通過嚴格的考試全部合格。他(她)們成為同年創建的北京舞蹈學校,芭蕾專科的教學骨幹。此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成長為真正的芭蕾教育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

實現“3級跳”的重要舉措是邊訓練,邊實踐演出。這一時期常有著名蘇聯芭蕾藝術家來華演出,精湛的表演吸引了眾多的觀眾,中國人逐漸熟悉、喜愛起這門藝術。

1957年在查普林的指導下中國首次完整的上演了一部芭蕾舞劇——《無益的謹慎》(LAFILLEMALGARDEE),它是18世紀末讓.多貝瓦爾的作品,具有現實主義的風格,適宜於當時中國芭蕾舞演員的實際水平,通過演出使隊伍得到了提高。

1958年10月在古謝夫的指導下,北京舞蹈學校集中全力,成功的上演了世界著名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奧傑塔扮演者白淑湘)(SWANLAKE)全劇,引起國內外強烈反響。通過嚴格排練,高速度地造就了一支具有多方面人才的芭蕾舞劇隊伍。如今,《天鵝湖》已在中國“落戶”——成為對觀眾最有號召力的芭蕾劇目。

59年底,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劇團成立,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專業芭蕾舞團。次年,上海成立了與北京建制相同的舞蹈學校,也承擔起培養專業芭蕾人才的任務,從此北、南遙相呼應,努力開拓芭蕾事

繼《天鵝湖》之後,59、60年,在古謝夫的指導下,又陸續成功地上演了《海俠》(LECORSAIRE)、《吉賽爾》(GISELLE)年輕的中國芭蕾隊伍承擔這兩部風格不同的著名芭蕾舞劇已顯得比較從容。

這一時期中國派出了蔣祖慧(1934——)、王錫賢(1933——)等先後到莫斯科國立戲劇學院舞劇編導系進修,成績都很優異。回國後,蔣祖慧推出了她的畢業作——《西班牙女兒》(根據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著名作家洛貝.德維加的著名詩劇《羊泉村》改編,1961年天津歌舞劇院首演;王錫賢在北京指導上演了他的畢業作《淚泉》(根據俄羅斯詩人普希金的著名長詩改編,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劇團首演。

1963年,中央歌劇舞劇院成立,學校附屬的芭蕾舞劇團結束了其實驗階段,歸屬了國家級劇院。不久,蔣祖慧又執導了一部著名芭蕾舞劇——《巴黎聖母院》(NORTRE-DAMEDERARIS)(根據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同名小說改編,中央歌劇舞劇院首演。……短短10年間,中國的編導、演員基本上已可獨立駕馭經典芭蕾舞劇的創作、排練、舞台演出了。

從64年起,開始了中國芭蕾舞劇的創作實踐。事實上第一代芭蕾舞劇編導,大都是從學習民族舞蹈轉向芭蕾專業的,他(她)們的民族文化背景,無疑有助於芭蕾舞劇民族化的探索。

大型中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THEREDDEPACHMENTOFWOMEN)的上演,雖不是嚴格意義的“首開記錄”,(在此之前,已有過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成效的芭蕾民族化探索)卻可以說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國芭蕾舞劇——從內容到形式都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紅色娘子軍》1964年首演,編導:李承祥、王錫賢、蔣祖慧;作曲:吳祖強、杜鳴心等;首演者:中央歌劇舞劇院,女主角:白淑湘飾瓊花;吳靜珠飾連長;男主角:劉慶棠飾洪常青;李承祥飾南霸天;主要女配角:趙汝蘅飾瓊花戰友;萬琪武飾老四。

它是根據同名電影改編而成。講述中國第二次革命時期的故事:受盡折磨的瓊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壓迫,逃離虎口,巧遇紅軍黨代表洪常青,經過他的引路,瓊花參加了娘子軍,歷經磨練和考驗,成長為卓越的革命戰士。洪常青犧牲後,她接過紅旗英勇向前。

這部舞劇以震撼人心的悲壯情節,恢宏絢麗的場面,鮮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島的地域風情,從它誕生起,就贏得多方好評。它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將芭蕾的精華與中國的氣派融為一體,為世界芭蕾舞壇增添了一朵奇葩。

由胡蓉蓉(1929——)、傅艾棣(1936——)、程玳輝(1932——)、林秧秧(1939——)創作的《白毛女》,與《紅色娘子軍》同期出台,平分秋色,它是中國芭蕾舞劇的又一成功探索。

《白毛女》(THEWHITEHAIRGIRL)1965年首演,作曲:嚴金萱;首演者:上海芭蕾舞團;女主角:蔡國英(A)、茅惠芳(B)飾喜兒;顧峽美(A)、石鐘琴(B)飾白毛女;男主??。

它根據同名歌劇改編,講述貧苦農民的女兒——喜兒,被迫賣給惡霸地主黃世仁抵債,不堪凌辱,逃入深山。長年風餐露宿,頭髮變成了白色,不知情者稱其為“白毛仙姑”——(鬼)。最後她被八路軍所救,與年輕時的戀人——已是八路軍戰士的大春團聚。歌劇《白毛女》以“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真實故事,感動了中國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這部芭蕾舞劇並未因循於原作——走捷徑,而是根據芭蕾藝術特點,進行了再創造。它巧妙地運用了中國古典、民間舞的素材,以寫實與浪漫相結合的方法將劇情予以芭蕾化的展現。對於劇中主要人物諸如:喜兒的純真、甜美和變成“白毛女”後的堅韌、剛毅;大春的樸實、敦厚及參軍後的英勇、乾煉以及黃世仁的陰險、毒辣……等都刻劃得比較鮮明、生動。

《紅色娘子軍》與《白毛女》,在中國芭蕾舞劇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們是“洋為中用”更深層次的實踐,以其獨有的中國特色自立於世界芭蕾藝術之林。集體智慧彌補了經驗不足,使芭蕾中國化的探索,起點較高,起步很快。

與其它舞蹈、舞劇作品的命運不同,這兩部作品在“文革”中,被定為“樣板戲”——是當時為數極少獲準上演的兩部舞劇。經受了時間與社會的檢驗,《紅色娘子軍》與《白毛女》依然葆有其藝術生命力。這兩部作品都被確認為“20世紀經典”。

文藝復甦期在芭蕾領域中的表現,首先是恢復西方芭蕾經典保留劇目的演出,使長期只見1“紅”1“白”的廣大觀眾,在久違多彩的芭蕾藝術之後,掀起了一陣《天鵝湖》的狂熱。

新時期的中國芭蕾,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首先是以更開放的眼光,面向世界廣泛吸收、借鑑,而不只局限於單一的俄羅斯學派的影響。從80年代初,陸續有來自英、法、德、瑞士、加拿大等國的著名芭蕾藝術家以友好交流的形式傳授技藝。先後有芭蕾宿將安東.道林、著名芭蕾編導本.斯蒂文森(B.STEVENSON)等在中央芭蕾舞團指導排練了他們自己的作品:純古典風格的男、女《四人舞》(TE-PASDEQUIXOTE)、《前奏曲》以及著名芭蕾藝術大師巴蘭欽(BALANCHINE)的《小夜曲》(SERENDE)……等,其中大部分已成為該團經常上演的保留舞目。

此外,十多年間,中國陸續上演了多部不同風格的西方經典劇目,如:1980年,由巴黎歌劇院芭蕾大師莉塞特.桑瓦爾親自指導,中央芭蕾舞團演出了法國浪漫主義的著名芭蕾舞劇《希爾維亞》(SYLVIA);1984年,由英國著名芭蕾藝術家貝琳達.賴特和尤里沙.捷爾考夫婦重新排練演出了安東.道林版的《吉塞爾》;1985年,在世界級芭蕾藝術家魯道夫.紐利耶夫(R.NUREYEV)和芭蕾大師尤金.波里亞柯夫等親自指導下演出了《唐.吉珂德》(DONQUIXOTE);還有《柔密歐與朱麗耶》(ROMEOANDJULIET)(1989,羅曼.沃克執導)及《睡美人》(SLEEPINGBEAUTY)(1994,麥克米倫MACMILLAN版,莫里可.帕克執導)……均很成功。特別是紐利耶夫以自己無以倫比的精湛技藝和對戲劇人物的深刻理解,結合中央芭蕾舞團的實際,進行了嚴格訓練,大大促進了演員水平的提高——在中國芭蕾舞史上留下了珍貴的一頁。在上述諸多國際交流活動中,戴愛蓮起到了很好的橋樑作用。

與此同時,北京舞蹈學院堅持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好傳統,陸續上演了《葛蓓莉亞》(1979)、《舞姬》(1981);上海芭蕾舞團上演了《那波里》(又名《漁夫與新娘》)第3幕;天津歌舞劇院復演了《西班牙女兒》(1982);此外,於1981年組建的遼寧芭蕾舞團推出了《海俠》(1983)……這不僅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經過世界各國芭蕾權威指導演出純正的古典芭蕾名作,使新一代芭蕾舞人才迅速成長。

1980年5月汪齊風(女、上海)參加日本大阪舉行的第三屆世界芭蕾舞比賽,獲第十四名,為我國奪得了第一枚芭蕾舞獎牌。

在新形勢下,中國芭蕾舞劇的探索也邁出了新的步伐。以中國文學、戲劇名著改編的芭蕾舞劇,成果顯著。如:《雷雨》(原著曹禺)、《家》(原著巴金)、《魂》、《阿Q》、《傷逝》(原著魯迅)等。在結構及表現方式上,作了一些突破性的探索,不啻是大膽而有益的嘗試。

此類作品中,根據魯迅著名小說《祝福》改編的同名舞劇和根據曹雪芹的傳世之作《紅樓夢》改編的《林黛玉》,頗具影響。

《祝福》(TheNewYear’sSacrifice)1980年首演,編導:蔣祖慧;作曲:劉廷禹;首演者:中央芭蕾舞團。女主角:郁蕾娣飾祥林嫂;武兆寧飾賀老六。

小說原著以深刻的筆觸揭示了舊時代的勞動婦女在封建桎梏統治下的悲慘命運:純樸、本分的年輕寡婦祥林嫂,在富家當女傭謀生,被賣到深山——給賀老六當妻子。她以死抗爭,卻被善良的賀老六所感動,與其成婚並得一子。但好景不長——夫亡子喪……由於封建意識,眾人視改嫁過兩次的祥林嫂為不祥的象徵,茫茫天宇間竟無處可以容下這個不幸的女性,在一個風雪之夜,她懷著對生活的憤懣與控訴離開人世。

它的2幕——“抗婚”,編導悉心運用了“新娘子蒙蓋頭”的中國婚俗,精心地設計了“三揭蓋頭”的情節:當賀老六的親朋——純樸的山裡人,跳著歡樂的民間舞,吹吹打打地為新娘一層一層地揭開蓋頭時,萬萬沒有想到眼??面地一頭撞到桌案上——但求一死!賀老六懷著同情還她以自由,祥林嫂被他的善良所感動,決定留下……。《祝福》2幕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精彩的雙人舞段和盪氣迴腸的情節處理,成為了獨立上演的舞劇篇章。

《林黛玉》1982年首演,編導李承祥、王世琦;作曲:石夫;首演者:中央芭蕾舞劇團,女主角:王萍萍飾林黛玉;馮英飾薛寶釵;男主角:游國慶飾賈寶玉。

這部19世紀末清代文學家的宏篇巨著,以描寫顯赫封建望族的興榮衰敗,敲響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喪鐘。書中上百個人物,性格炯異——各具音容笑貌。

芭蕾舞劇《林黛玉》割捨了原著的精雕細作和複雜情節,擷取其中最動人的愛情故事——林黛玉、賈寶玉和薛寶釵之間的感情糾葛及最終的悲劇結局,其中4幕的“黛玉之死”頗具匠心。它描寫生命垂危的黛玉依然刻骨銘心地愛著寶玉,手持定情的信物——絲帕,冥冥中產生幻覺……忽而感到寶玉近在咫尺,二人互訴衷腸;忽而感到四周漆黑可怕,寶玉無影無蹤;忽而看到寶玉與寶釵成親——她在其間飄忽不定……遠處傳來寶玉與寶釵婚禮的鼓樂聲,黛玉回到了殘酷的現實——憤然焚燒“絲帕”,在極度悲痛中離開人世。編導大膽地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以民族化的芭蕾語彙充分揭示黛玉的心路歷程,很有感染力。《林黛玉》4幕——“黛玉之死”也成為了獨立上演的舞劇篇章。

此外,遼寧芭蕾舞團張護力、阿力通力合作的大型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1983),青年編導舒均均的《覓光三部曲》(1985)、《蘭花花》(1988)和肖蘇華的《紅樓幻想曲》(1992)等。也是芭蕾民族化的積極探索。

除北京、上海各據芭蕾陣地外,1992年天津正式成立芭蕾舞團,公演了《天方夜譚》、《天鵝湖》等劇目;1995年,廣州市芭蕾舞團以《安娜.卡列林娜》的演出作為建團後的首次“亮相”……

半個多世紀以來芭蕾藝術在中國有了長足的發展,如今,正雄心勃勃地步入“芭蕾大國”的行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