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這個概念源於1948年芬蘭和蘇聯政府達成的協定,即赫爾辛基答應不會參加針對莫斯科的國際聯盟,或作為任何反蘇聯行動的基地,換取蘇聯承認芬蘭的自治及尊重其民主制度。在芬蘭而言,此一協定取得巨大成功,讓該國得以在夾隙中保持和平及實現發展,當時的總統凱古林(又譯“吉科寧”,1956-1981年任芬蘭總統)也贏得了國內的廣泛擁護及西方政壇的讚譽。
根源
冷戰初期,處於國際風口浪尖上的芬蘭,為了求生存,不得不臣服於強大的鄰國蘇聯,獲得了保護,但損失了部分尊嚴和自由,在蘇聯的強大壓力之下,芬蘭讓出部分主權而視蘇聯為宗主國。芬蘭由於地緣關係,離可怕的蘇聯太近,離強大的西方太遠,只好用實際上的臣服來換取名義上的獨立。雖然英勇的芬蘭人曾經重創俄國侵略軍,但誠如孫子所指出的:“小敵之堅,大敵之擒。”小國再英勇,也不可能避免被大國征服的命運。比芬蘭人更英勇的波蘭人,在二戰期間用馬隊向德國的坦克衝鋒,也只讓自己國家的旗幟多飄揚了幾天。二戰後的芬蘭,和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區別不大,但表面上還有自己的國旗國歌和外交,但在政策上完全以蘇聯的馬首是瞻。國際上把這種現象稱為“芬蘭化”。
德國政治學家理察·勞溫索爾在1961年柏林危機結束後不久首先使用了“芬蘭化”這個詞。其目的是想告誡人們,蘇聯現在正力圖用以往對芬蘭所採取的脅迫手法來達到在歐洲施加影響的目的。因此,芬蘭化一詞的使用就具有了廣泛的甚至是威懾力的涵意。芬蘭化(Finlandization)主要指冷戰時期位於蘇聯旁的芬蘭,因忌憚蘇聯的威嚇,在外交與內政政策作為上有所調整配合,被質疑是屈服於蘇聯的霸權。
中國現狀
中國現在在西太平洋地區也想採取類似的戰略。一國的軍事戰略相當於一個視窗,外界可以通過這個視窗洞悉其動機。中國顯然在尋求使中美軍事平衡漸漸發生決定性改變。中國的目標是阻止美國保護其在該地區的長期利益——並把美國的民主盟友和合作夥伴(譬如日本、韓國和台灣)拉進自己的圈子裡。中國的軍力加強集中在一系列能力上,即中國人所謂的“撒手鐧”,旨在出其不意取勝。這個詞源於古時候軍隊雙方在戰場上廝殺時,出其不意地將鐧投向敵人。
解放軍認為美軍的作戰網路是其唯一的弱點,因為它嚴重依賴衛星和網際網路來確定目標、協調打擊行動和制導“智慧型炸彈”等。中國2007年成功試驗了反衛星飛彈,據說它可以利用雷射“致盲”美國衛星。多年來,美國軍方越來越頻繁地受到源自中國的計算機攻擊。
中國軍隊還致力於發展所謂“反介入/區域阻絕”能力,以對諸如日本沖繩縣的嘉手納空軍基地和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構成威脅。中國軍隊正在研發和部署大量能夠摧毀美國及其盟國的飛彈防禦系統、以極高的精確度打擊這些空軍基地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向美國及其盟友發出的訊息很清楚:中國現在有辦法威脅美國的這些前沿基地。
中國軍隊的“區域阻絕”能力主要是限制美國海軍在“第二島鏈”外的行動自由。“第二島鏈”是指日本小笠原群島一塞班島一關島一巴布亞紐幾內亞一線。為了在越來越遠的距離發現和打擊美國的水面戰艦,中國軍隊正在構建超視距雷達,並使用偵察衛星以及配備有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的飛機。
對美國的戰艦和前沿配置的飛機來說,東亞海域正漸漸成為一個“無人地帶”,但美國的衛星卻變成了易擊中的目標,五角大樓的數字網路也越來越面臨危險。事實證明中國沒有採取“撒手鐧”策略抗衡美國軍力集結的理由。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力量比其在冷戰結束時要少很多。另外,在過去20年裡,美國沒有利用其軍事力量攻擊中國或脅迫中國。相反,它致力於維護地區軍事平衡,使得該地區度過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和平繁榮時期——其中,中國是主要受益者。
中國的軍力加強——北京稱之為“和平崛起”——最好被解釋為“芬蘭化”戰略。這種戰略符合中國的觀點。《孫子兵法》著名論斷“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概括了中國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