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①何謂“色”:
“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形質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風四大,一切有堅濕暖動性質的東西。人的身體成為“色身”。
何謂“空”:
佛教用來表述“非有”、“非存在”的一個基本概念。佛教各時期、各派別對空的解釋不一。在原始佛教中,空只是整個佛教理論體系中的一個普通概念。部派佛教時期,這一概念成為當時爭論的重點之一。大乘佛教時期,尤其是般若經系統的大乘思想則進而以空為其理論基礎。從所否定的對象來說,空可分“我空”、“法空”兩種。我空,即認為一切有情都是由各個組成元素聚合而成,不斷流轉生滅,因此不存在常一主宰的主體──我,這是小乘佛教的觀點;法空,則認為一切事物都依賴於一定的因緣或條件才能存在,本身沒有任何質的規定性,但法空並非虛無,它是一種不可描述的實在,稱為“妙有”,這主要是大乘中觀
觀點
派闡明的觀點。從論證的方式來說,空可分“分析空”、“當體空”兩種。分析空即從統一物之可分解為若干部分或因素上,從事物的生滅變化上,說明事物的不實在和不自在,這主要是小乘所採用的方法;當體空則認為一切事物無須分解,只要用空的理法去觀察,就可以明白它本身就是空的,這主要是大乘所採用的方法。從是否終極真理來說,大乘又把空分成“但空”、“不但空”兩種。把空當作絕對的虛無,認識不到它實際是有的一種存在形式,即一種妙有,就是但空,也叫“惡趣空”;反之,如能認識到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還有不空的一面,認識到空不遣有,有不離空,空中攝有,有記憶體空,這就是不但空,也叫中道。從上述幾種對空的基本解釋出發,佛教各派還推衍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等。其中以《大品般若》、《大智度論》所說的十八空影響較大。
②(見《紅樓夢》第十四回)鐵檻寺主持。
佛教把一切有形的物質稱為"色 ,這些物質均屬因緣而生,其本質是空.故色即是空.意謂色發本身即是空幻不實,無根無形.<般若鳳梨蜜多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評論
一部《紅樓夢》,讓無數的人痴迷,也讓無數的人困惑。照王蒙的話說,這是一部可以讓人折騰一輩子的書。的確,這部浸透了曹雪芹畢生心血的巨著,包容了封建社會的萬千氣象,其博大精深的藝術內涵更是讓人為之驚嘆。說它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並不為過,說曹雪芹是我國古代最偉大和最複雜的作家也是十分中肯的評價。單就其主旨而言,也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正如另一個偉大的作家魯迅說言: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革命家看見排滿,才子佳人看見纏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實際上,主旨的多樣性恰恰是作品複雜性的具體體現。如果我們試圖用一種說法去作為唯一的標準答案,那是大大貶低了《紅樓夢》,也是大大低估了的曹雪芹。
對於《紅樓夢》中所宣揚的色空觀念,紅學家們曾作過深入分析和論證,對此,我不想多言。這裡我只想從一個人們很少注意的角度——秦鍾之死來重新審視這一問題。
秦鍾是書中出場很早消失得也很早的一個人物。按曹公“以意冠名”的思路,秦鍾者,應是“情種”也。這個如花美男,在今天看來也絕對是一個超級小帥哥。大家都知道寶玉的英俊可人,但比之秦鍾那就不可同年而語了。在秦鐘面前,寶玉只有自慚形穢的份了。《紅樓夢》的第七回中有這樣的文字:“那寶玉自一見秦鐘的人品,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自己道:天下竟有這等人物,如今看來,我就成了泥豬癩狗了……”可見寶玉所受的刺激之大。好在後來二人成了要好的朋友,甚至於超越了友誼的範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同性戀”。這在《紅樓夢》的第九回中寫得很清楚。寶玉是有名的多情公子,而秦鍾則可稱為“情色公子”。因為這小子不僅多情,還經常動真格的,以至於小小年紀弄得身損神傷,虛弱難支,最終丟了卿卿性命,做了短命小鬼。——這就是追逐情色的代價。同樣為之送命的還有賈瑞,這個風流公子因貪戀美色誤入鳳姐的陷阱,其飛蛾撲火式的追逐方式成就了鳳姐的計謀,卻就此毀掉了堂堂七尺之軀,何其哀哉!“風月寶鑑”是對色慾的誘惑,也是對世人的警戒和提醒:貪於情色者,比為情色毀滅!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蘭陵笑笑生在寫完西門慶之死後所發的一番感慨:花面金剛,玉體魔王,綺羅妝作豺狼……柳眉刀,星眼劍,絳唇槍……秦楚強,吳越壯,為他亡。早知道色是殺人劍,殺盡世人不提防!
一部紅樓,是為女性哀惋的書,也是對男人勸戒的書:等大限已到,諸事皆空,世間千般美艷,萬種風情,都不過是青煙一縷,紅樓一夢,何必孜孜以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