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鎮

良渚鎮

良渚鎮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轄鎮,是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良渚位於餘杭中部,南鄰倉前、餘杭兩鎮,北與湖州隔溪相望,西連瓶窯鎮,東接杭州市區,104國道、杭州繞城高速、杭寧高速、宣杭鐵路貫穿其中,東苕溪與東西大道橫貫全境,東部京杭大運河南北穿行而過,東西南北形成的公路、鐵路、水路的交通體系對經濟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成為杭州北大門一顆興起的新星。良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被謄為“中華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發祥地。

基本信息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9242
19779
19463
家庭戶戶數 10055
家庭戶總人口(總) 37673
家庭戶男 18821
家庭戶女 18852
0-14歲(總) 6100
0-14歲男 3088
0-14歲女 3012
15-64歲(總) 29213
15-64歲男 14783
15-64歲女 14430
65歲及以上(總) 3929
65歲及以上男 1908
65歲及以上女 202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35648

經濟建設

杭州興源過濾機有限公司杭州興源過濾機有限公司

隨著改革不斷深入,產業結構大力調整,良渚鎮經濟突飛猛進,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2005年經濟總量突破70億大關,其中工業總產值為63.4億元。工業經濟圍繞良渚、安溪、勾莊三大工業園區建設,扶優扶強重點骨幹企業,有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138家,億元企業9家。農業以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確保糧食生產,促進人民增收為重點,科技興農為宗旨,形成了以“農產品加工,特色水產養殖,花卉種植”等優勢產業,完成國家級土地整理和改造工程,進一步改善生產條件;堅持“以適度開發實現真正保護”的基本思路,處理好良渚文化遺址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大力發展以倉儲、物流、商貿、房產、旅遊為主的第三產業,有中國良渚文化村,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金恆德汽車廣場,浙江物產集團,杭州港大松樹貨櫃碼頭作業區,浙江億豐建材裝飾廣場,商貿區塊等省、市、區等二十餘個重點項目落戶良渚,把良渚這塊古老的土地真正熱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夜杭州”。

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城市總體規劃,良渚系良渚組團的核心之一,更賦予了“北秀”的內涵。

農業經濟

良渚文化博物館良渚文化博物館

近年來,良渚鎮以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為目標,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品牌建設不斷得到加強。2009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到3.5億元,農產品加工值7.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4%和17.3%。村級集體可分配收入3639萬元,增長18%。

農業產業化方面,09年,我鎮完成浙江恆樂糧食有限公司等4個區級農業產業化建設項目,總投資達6410萬元。杭州良加米業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被命名為市級農業龍頭企業。

農業品牌建設方面,杭州玉渚園藝有限公司的“玉渚”蜜梨通過有機認證,春溢聯合蔬菜專業合作社等4家單位通過無公害產地產品認證。“春溢”、“農香”等兩個以新鮮蔬菜為主要產品的商標通過註冊認證。

農業基礎設施方面,投資190萬元完成港南村西片、石橋村陳胡圩和春溢專業合作社基地三個低產田改造項目,完成石橋村白馬塘、大陸村立新畈2個市級糧食功能區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土地經營權流轉,2009年新增流轉面積12783畝,累計達到23025畝。

工業經濟

良渚古城良渚古城

近年來,良渚鎮不斷探索和完善現代工業體系,重點瞄準發展都市工業,工業經濟順利實現轉型升級。至2009年全鎮有各類工業企業1007家,其中規模企業235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6.8億元,其中規模企業完成產值74.6億元,分別為上年同期的108.12%和111.63%。出口創匯19.1億元,技改投入5.4億元,完成區下達計畫的117.43%;實現工業利潤6.57億元,為上年同期的153.73%,工業增加值完成43.01億元,為上年同期的126.95%,完成計畫的165.44%。全年完成區外內資21584萬元,完成區下達計畫的196.22%;市外內資24915萬元,完成區下達計畫的289.71%。現有國家級高新企業15家,市高新企業3家。全年專利申報量為120餘件,授權量為80多件,全鎮專利擁有量已超過500件。名牌產品省級3個、市級8個、區級8個。

完善工業園區基礎環境方面,2009年,我鎮破解管線上改下的瓶頸,全面完成勾運路拓寬工程建設。完成良渚新材料工業功能區塊內道路管網埋設和基礎層澆築。

強化企業屬地管理方面,通過積極走訪、加強協調,意博高科、人民複合包裝等7家企業於09年納入我鎮管理。

不斷促進優質企業成長方面,通過政策扶持、真情服務,2009年我鎮優質企業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同時積極促進銀企合作,有效解決了企業的融資困難。華光焊料、興源過濾機、勝利鍋爐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成為行業領軍企業。“長相知”品牌繼獲得杭州市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後,又獲得省級著名商標、名牌產品。

第三產業

近年來,通過大項目的引領和推動,以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逐漸在良渚集聚成型,金融、保險、房地產等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奠定了良渚作為全區現代服務業重鎮的地位。

大型物流集聚區基本形成。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九大交易市場全部對外營業,累計總交易額達157.82億元,2009年當年為106.03億元。浙江金恆德國際物流基地一期順利開業,並成功舉辦2009中國汽車後產業高峰論壇暨國際汽車零部件及用品博覽會,已具備成為杭州及華東地區“汽貿板塊”核心區域的條件。麥德龍杭州金家渡商場於2009年12月9日正式開業,作為世界500強企業麥德龍在浙江的第四家門店,其獨創的現購自運制經營模式,填補了餘杭倉儲式批發業態的空白,對整個餘杭商貿服務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億豐家居建材城一期經營形勢良好,二期已開工建設。康汽品牌一條街項目已建成八家品牌4s店並對外營業。

文化旅遊不斷升溫。大美麗洲旅遊綜合體建設成效顯著。良渚博物院成功入選全國十大博物館精品。大美麗洲公園創建5A級景區工作有力推進。東明山旅遊項目完成相關規劃。杭州良渚野蘆灣生態休閒農業園等農耕文化板塊項目正抓緊建設。

文化創意產業

新石器--良渚玉梟新石器--良渚玉梟

五千年良渚文化的底蘊為奠定了良渚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天然優勢,在打造“杭州模式”亮點,將杭州建設成為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大背景下,近年來,良渚鎮特別重視自身挖潛,大力發展文創產業,各項成果逐漸凸顯。

大力傳承良渚文化,打造“創意良渚”基地。基地以良渚文化遺址為依託,以良渚文化深厚內涵和自然環境優勢為基礎,致力於發展文化休閒旅遊業、文化會展業和時尚消費業。基地總面積約17.59平方公里,是杭州市十大創意產業基地之一。“2009大遺址保護良渚論壇”於此成功舉辦。

加強文創產業發展導向,推動文創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玉鳥流蘇創意街區一期正式對外開放。大禹影視、楊珺藝術沙龍等入駐創意良渚基地。玉文化市場開工建設。開源圖文成為全國行業領軍企業。千年舟家居文化創意港項目正在積極籌備中。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的發現與命名

良渚鎮良渚鎮

杭州北郊的良渚古鎮從浙江杭州市中心出發,沿著杭寧公路(即104國道)向西

北驅車約15公里,便可見到一座富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古鎮――良渚鎮。這裡屬天目山余脈與杭嘉湖平原的接壤地帶,港汊縱橫交錯,沃野阡陌綿延,村落星羅棋布。由時任總書江澤民記題寫館名的良渚文化博物館,就坐落在鎮西150米處的荀山(新良渚博物院現已遷至良渚文化村於2008年9月29建成並對外開放)。良渚鎮東、南、北三面均為平原地帶,這裡港汊羅布,人煙稠密,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當代的考古新發現也向人們昭示,早在距今4000-6000年前,良渚鎮至瓶窯鎮吳家埠一帶,便已是文化昌盛的原始聚落所在。

良渚文化的發現

良渚鎮良渚鎮

每當人們說到“良渚”,自然就會聯想到“良渚古玉”。它以質地堅韌、年代古老、造型奇特、紋飾神秘而贏得了人們的青睞。早在清朝的時候,嗜玉成性的乾隆皇帝,就命人廣為蒐集江浙代出土或傳世的玉琮、玉璧、玉璜等玉器,而後親自賦詩題辭,或作考證文字,並命玉工鍥刻其上,珍藏於皇宮寶庫

之中。有些珍貴的良渚玉器,則又輾轉流傳到國外,成為某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令國人至今仍感到十分的痛心。

隨著以田野發掘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迅即在國內掀起了嶄新的考古浪潮。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時代遺址、河南澠池仰韶文化遺址、安陽殷墟和山東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等相繼被發現,成為史學界關注的熱點,而曾為“化外之地”的江南,自然成為被考古學界“遺忘的角落”。儘管良渚古玉早已露端倪,然卻往往被視為“漢玉”或“周末時期”,向來未被引起應有的重視。然而,江浙的一些有識之士並不氣餒,他們開始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訪古探“玉”,以追尋先民活動的蹤跡。

1906年夏天,慎微之先生曾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撿到一些石器,1934年乾旱之時,先生趨湖水下降之機,再次採集到不少石器,從而發現了錢山漾遺址。1935年,杭州的何天行先生也在良渚鎮的荀山和長命橋等地採集到一些陶器與石器。但由於這些都屬於零星發現的採集品,數量又少,尚未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翌年7月,當時供職於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先生,在他的家鄉良渚鎮的荀山附近發現了古代文明的遺址和遺物,並在1937年先後進行了三次小規模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及地表遺存,後來根據這些發現編寫成《良渚――杭縣第二區黑陶文化初步報告》,於1938年8月正式出版,"良渚"之名因此轟動了全國。

良渚文化的命名

良渚鎮良渚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由於江、浙、滬等地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與良

渚遺址內涵相同的文化遺址及遺物在太湖流域有普遍發現,而且地方特色十分顯著。因此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師生在1958年8月編寫《中國考古學》教材初稿時,於《新石器時代考古》部分,把環太湖流域出土的遺存的文化內涵,單獨命名為“良渚文化”。1959年12月,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夏鼐先生便將環太湖流域的同類遺存,因其率先的發現地良渚而正式命名為“良渚文化”,以代表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考古學文化,為環太湖流域史前文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後來,隨著江蘇吳縣草鞋山、武進土墩和上海青浦福泉山等遺址的發掘,尤其是1983年以後浙江餘杭(今為杭州市的一個區)瓶窯的反山、匯觀山和安溪瑤山等顯貴者大型墓葬、祭壇或大型建築基址以及江蘇崑山趙陵山墓地等一系列重大遺址的發現和發掘,良渚文化考古有了重大突破。學術界開始對良渚文化刮目相看,掀起了研究良渚文化和探討中華文明起 源的熱潮,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1994年,國務院將良渚遺址群入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名錄》的預備清 單;良渚遺址群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也同時被國家文物局向國務院上報推薦為“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畫”。從30年代的初露端倪,到80年代後期以來的一系列重大突破,良渚文化被視為本世界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是當之無愧的。

良渚文化的基本概念與內涵

良渚文化所涵蓋的空間範圍非常廣闊,包括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36500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大致的範圍是:北至黃河流域以北的蘇北魯南地區,南至浙江的寧紹平原,東及太平洋西海岸的舟山群島,西達皖贛境內。良渚文化頒布面雖然如此之廣,但是它有一個中心地區,那就是位於杭州市餘杭區境內的一個良渚鎮(良渚文化的最早發現地)瓶窯鎮的區域,我們把它稱為良渚遺址群。它是良渚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古代良渚社會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中心。

良渚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的,就如我們後代的朝代一樣,一代接一代。良渚文化根植於距今7000——6000年的太湖地區的馬家浜文化,經由距今6000——5300年的崧澤文化發展而來,其後發現的馬橋文化,是否為良渚文化的繼承者,目前還缺乏考古依據,無法定論。良渚文化的確切時間我們也通過科學的測定方法——C14測定法測定出來了,為距今5300——4000年。

因此,良渚文化可以簡單地概括為: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間,生活在中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地區的先民們,在1000多年的時間內所創造的一切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在史前文化序列中處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階段。

良渚文化以其精湛的玉雕及所表征的禮制文化,以連續作業的稻作犁耕生產方式,以建設大型工程和進行大規模社會生產的組織系統,以絲綢、玉器和黑陶製作為主的手工業或商業的著稱於世。其中特別是玉文化所顯露出來的與凝結於物質的文化相分立的精神形態的文化,成為後來中國文明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

何天行先生(1913年——1986年),字摩什,生於浙江杭州。其父何公旦,精於醫學這,擅詩詞,及浙江近代名醫,育有三子四女,何天行排行老三。他的幾位兄弟姐妹也頗有名望,二姐何文如是原浙江美術學院院長、一代畫師潘天壽的夫人,胞弟何任也是名醫,曾任浙江中醫學院院長。

何天行在如此優越的家庭環境中,何天行先生自幼便熟讀古文,背誦詩詞,為此後進行文化史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早在1935年以前,當時叫杭縣的良渚一帶盜挖文物之風盛行,而許多石器和黑陶卻少有人注意。當時人們還看不出它們的巨大史料價值和文化內涵,往往隨挖隨棄,因此在盜坑附近常常散落著許多石器與黑陶。

1935年,風華正茂的何天行先生正在復旦大學就讀中國文學系四年級,在開設的課程中,有一門就是考古學課,他極有興趣。因此,他經常利用假期到民間探訪,這其中就包括了良渚,採集到了各種古器物。

憑著自己掌握的古文化學識、濃厚的考古學興趣有和才之士特有的敏感,他敏銳地意識到了那些散落在杭縣良渚民間的石器、玉器和陶器決非一般器物,良渚一帶是一個優秀的古文化遺址。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間,以施昕更先生為主的省立西湖博物館對良渚一帶進行了正式發掘,正式確立了浙江遠古文化----良渚文化的存在,從而也證實了何天行先生的重大發現。

1935年冬,何天行先生在良渚踏看遺址時發現了一個橢圓形的黑陶盤,上面刻有十幾個符號,經過與甲骨文、金文中的符號對照分析發現,其中有七個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又有三個在金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因而斷定這些符號為初期象形文字,得到了學術界的重視和肯定。把這些刻符定性為文字而非圖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需要膽量和學識,何天行先生慧眼識珠,成為發現良渚黑陶文字的第一人。

發現良渚的石器與黑陶並意識到其重要價值後,何天行先生又經過反覆地調查研究,多處於探考徵集,於1937年4月完成出版了《杭縣良渚鎮之石器與黑陶》一書,被作為吳越史地研究會叢書之第一種,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高度評價,為該書題寫了書名,可想而知,這是何等的殊榮。該書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發行,1939年就流傳到了海外,是較早將良渚文化介紹于海外的一本著作,也是良渚文化研究的開山之作。

何天行的著作

《杭縣良渚鎮之石器與黑陶》一書出版後,何天行先生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像一位勞苦耕作的老家,對良渚文化痴情不已,長期默默地堅持著對良渚文化的調查與研究,並不斷地撰寫發表了一系列文章直至去世,從而為良渚文化的研究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施昕更先生(1912——1939年),出生於杭州餘杭良渚鎮一戶家道中落的人家。他自幼聰穎,中學畢業後考入浙江省高級工業學校藝徒班(浙大前身)學習繪圖,雖因家境貧困。系半工半讀,但卻為今後到博物館工作及考古發掘工作打下了基礎。

施昕更1936年5月,西湖博物館對杭州一個叫古盪的遺址進行發掘,當時在西湖博物館工作的施昕更先生也參加了這次發掘,在整理出土器物過程中,有幾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特別是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施昕更先生的注意,這種石斧在他的家鄉良渚一帶盜挖文物之風盛行,尤其是盜挖玉器,因此,在盜坑附屬檔案常散落著一些石器及陶片,施昕更行政管理從小生長在良渚,對當地的“掘玉”耳濡目染,有深刻的印象。這兩地的石斧有沒有什麼聯繫呢?良渚為什麼也有這種石斧出土呢?這些疑問誘發了施昕更先生回良渚調查的想法。

經過多次的調查,施昕更先生採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極大的興趣,他隱隱約約感覺到了良渚似乎有一個古遺址的存在。將這些情況和想法向當時西湖博物館館長董聿茂先生匯報後,在館裡同意和支持的情況下,施昕更先生開始主持對良渚遺址進行正式的田野考古發掘。從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發掘共進行了三次,獲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實物資料,由此從科學發掘的角度確認了良渚一帶存在著遠古文化遺存。

有了第一手考古發掘資料後,施昕更先生便著手撰寫考古發掘報告,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報告完成,題為《良渚——杭縣第二區黑陶文化遺址初步報告》(以下稱《良渚》)。書中施昕更先生充分認識到了良渚遺址古文化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的重要性。雖然他當時認為這支古文化是龍山文化的一支而與後來認定的事實有背,但是應該說,一個年僅25歲,非專業考古工作者的年青人,能作出這樣的學術判斷,已經是十分難能可貴了。事實上,他並不滿足於已取得的成果,還想繼續發掘考證。但是,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件變爆發,粉碎了他的計畫。同年12月24日,杭州淪陷,施昕青先生所撰寫的《良渚》一書的印刷被迫中斷,他攜帶原稿,隨西湖博物館遷往浙南,不久即投筆從戎,在瑞安縣抗日自衛會工作。1938年,在非常艱難的情況下,依靠了好心人的幫助,幾經周折,《良渚》一書才得以在上海勉強出版,而被視為珍寶的許多出土器物則因來不及搬遷而毀於戰火了。更不幸的是,這位本來還應該能夠在良渚遺址發掘研究上大有作為的年青人,在1939年5月因患猩紅熱而英年早逝。

施昕更的考古發掘報告

何天行與施昕更兩位先生對良渚文化發掘研究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正是由於他們的發現才會有今天的,他們是坐在同一條板凳上的兩位先驅。

良渚先民——“良渚人”

良渚人的淵源

一定的考古學文化是指史前某支人類群體活動的遺存,良渚文化就是良渚文化社會群體活動的遺存,這裡,我們把這支群體――良渚先民叫作“良渚人”,即良渚文化是由良渚人創造的,良渚人是良渚文化的主角。

那么,良渚人屬於什麼部族,是土著的還是遷入的?

古史傳說中大致與良渚文化時期在時間與空間上吻合的部族有蚩尤、防風氏、羽民國等部族,因此,學術界主張良請人屬於上述任何一個部族的都有。但是良渚人究竟是古史傳說中的哪一支部族或方國,到底可不可以與某一方國、部落或部落聯盟對上號、掛上鉤呢?我們也來考證一下吧。

在良渚文化玉器上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圖案不斷地反覆出現,這個圖案的形態特別像一尊英武的戰神,不由得使人聯想到好戰的蚩尤。古史傳說中的蚩尤是中國東南方的蠻夷,非常英勇好戰,為了擴大勢力範圍,不斷地與其它的部族發生地盤爭奪戰,屢戰屢勝,被尊為戰神。但是當他與中原南下的黃帝部族開戰時,終於被更為強大的黃帝部族打敗,成為一位勇猛善戰的失敗的英雄。這一則傳說與良渚文化的族屬、地望和傳說極其吻合:良渚文化中石鉞非常發達,表明良渚人也好勇強悍;蚩尤戰爭節節勝利之時,也正是良渚文化非常發達之時;而蚩尤最終被黃帝打敗的時候,又正是良渚文化衰敗的時候;傳說中的蚩尤其它的幾個部落聯盟同屬東夷集團,居于山東和長江三角洲一帶,而蚩尤部族中有一支首領叫九黎的大部落聯盟,它的分布範圍包括了良渚文化的所有地域,因此,強悍的良渚人應該就是九黎族中的一支。九黎族中有一支叫羽人或羽民的,他們信奉鳥、獸,把它們當作祖先,因而信仰、崇拜鳥、獸圖騰,而良渚文化中玉器上的神秘圖案下部分似乎也象鳥、獸,也是良港人崇拜的一種圖騰。所以良渚人可能就是羽人或羽民。

綜上所考,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良渚方國為古史傳說中的東夷集團之——蚩尤部落集團中的九黎部落聯盟,良渚人就是九黎族中的羽人或羽民。

從歷史記載中尋找“良渚人”

良渚文化距今為5300--4000年,處於沒有歷史記載階段。到了良渚文化的下限起,不到1000年,這個地區的歷史記載就開始了。記載有越人和吳人,這兩支部族在良渚文化以後不久,就在良渚文化地域範圍之上登上了歷史舞台。良渚人與吳人、越人之間有什麼關係嗎?有人認為:良渚文化是後來吳地古老文化的母體,是吳文化的基石,而吳和越是屬於同一個部族的兩個中心。其大致的分析是這樣的:

浙江省寧紹平原是越族人發展的一個基礎地,在距今2萬——10萬年間,自然界的變遷頻繁而劇烈,越族人的祖先就是在這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在寧紹平原繁衍發展起來的。但是,到了距今15萬年左右,寧紹平原自然環境惡化,迫使越族人幾次大規模遷徙。在距今1萬年以後的一次遷徙中,有一支越過了錢塘江進入了今浙西和蘇南的丘陵地帶,從此在這個地區生息繁衍,逐漸地創造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所以良渚人的祖先是越族人。正式進入歷史時代的吳越應該就是良渚人與吳越人有著某種關聯的一種印證。

良渚人的生活環境

良渚文化如此的輝煌燦爛,它肯定是在一個適宜的自然環境中發展起來的。那么良渚人當時有著怎樣的一種自然環境,他們又是如何不斷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呢?通過對大量考古發掘資料的研究及對遺址中出土的動植物遺存和孢粉資料的分析,我們來對古代良渚人的生活環境作一個輪廓的描述。

在距今1萬年左右,良渚人生活的地區是一片海水,但有兩列群島分列於今天的良渚遺址群南北兩翼,此外還有許多孤島。良渚人的祖先當時就已聚居在上述兩列群島上。當時,島上森林茂密,溪泉充沛,良渚人的祖先在燃料和飲水方面不愁短缺,而漁獵所獲的食物也非常豐富。在這些群島上的若干山間盆地和鹹潮不及的山坡地上,仍可經營小規模的農業,因為水稻種植技術在此時的良渚人的祖先身上已掌握得非常嫻熟。

到了距今7000年以後,海水開始退卻,大大小小的丘陵開始綿延不斷,丘陵間開始形成沼澤平原,平原上則分布著許多孤丘,這些孤丘較高的在海水沒有退卻之前就有,有些較矮的則是在海水退卻以後才露出來的。此外還形成了湖泊和河流,湖泊當然是鹹的,而且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洪水期是湖泊,枯水季則是沼澤。總的說來,此時的良渚生活地區具有一種丘陵、孤丘、河湖相間的沼澤平原和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的自然環境。

海退是一個持續上千年的漫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海平面逐漸下降,丘陵和孤丘的範圍不斷擴大,而且不斷出現新的孤丘,良渚人祖先的活動地域隨之不斷增加。在沼澤平原最初出現之時,這些地並沒有利用價值,但是隨著海岸的不斷外退、河流的經年沖積,沼澤地面的高度不斷增高,沼澤地的鹹性程度不斷給沖淡降低,沼澤平原上的植物和淡水生物開始增加,自然環境漸趨好轉。

良渚人祖先在這個過程中也開始了對這片沼澤平原的利用改造。起初他們仍居住在南北兩列丘陵中,後來,無數的孤丘成為他們開拓沼澤平原的跳板。通過這 些孤丘,他們逐漸下達到平原,從平原上比較乾燥的地段漸漸向外圍發展。在開拓的過程中,他們遇到了鹹潮和洪水的威脅,但是由於他們有孤丘作為後盾,在環境惡劣的時候可以向孤丘退卻,所以他們對沼澤平原的利用改造有恃無恐。他們憑藉孤丘的地勢,居高臨下,選擇有利的地形圍堤築塘,拒鹹蓄淡,種植水稻,並且逐漸排乾沼澤,把聚居地從丘陵、孤立移人平原,在平原上建立聚落。

就這樣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前人的艱苦開拓,到了良渚文化的良渚人時期,即距今5000年左右,氣候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暖濕階段,氣候溫暖,沼澤平原上開始出現了樟樹、桑樹、棕櫚、麻鑠等常綠闊葉林的植被,河網密布,那時候水域面積還相當大。良渚人在高於地面的土坡或土墩上生活,他們種植水稻,製作著精美的玉器、石器與陶器。他們還養蠶織絲,用樹木製作成小舟,在清澈的河面上捕魚與相互往來。

良渚人就這樣一代一代地生息繁衍,他們的生活似乎過得一年比一年好,氣溫在不知不覺中降低,氣候的涼爽與乾燥使河水也在向下退去,許多小河乾涸了:原先被淹沒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來;沼澤明顯減少了。良渚人好高興,他們遷到了地勢相對低洼、瀕臨水源又適宜稻作農業的地帶定居。他們在土地上擴大了種植水稻的面積,又在平地上築起了乾欄式的新家,他們周圍的植被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常綠闊葉林已不多見,針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明顯增多,開始出現柳樹、松樹、樣樹、柏樹等。水生植物也越來越少了,他們沒有太在意,倒是隨著許多河流的消失,他們取水越來越不方便,於是,他們又學會了打井,部落的範圍因此而更加擴大了。此時的良渚人意氣風發,他們在適應著大自然的同時,還在積極地改造著大自然,並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偉大的先創精神創造和發展了良渚文化。

歲月仍在流逝,良渚人似乎絲毫也沒有意識到,災難即將降臨。到了良渚文化末期,距今4000年左右。氣候再一次顯示了它操縱一切的威力,氣候又一次轉暖,海平面逐漸上升,良渚人大部分的生活地區又重新陷入一片汪洋。受海水的頂托,下江水因下瀉不能而四處泛濫,良渚人突然發現,和自然界相比,他們是何等的脆弱。面對著周圍白花花的一片,良渚人悲哀地發現,他們要么在洪水圍困下束手待斃,要么背井離鄉,重新找尋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

良渚人的去向

良渚先民用勤勞的雙手、智慧的心靈創造了輝煌,把良渚文化引向了文明時代。然而,就這一支在當時可稱為相當發達的古文化,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後,像一顆絢麗多彩的流星,在令人目眩神迷了一陣後突然神秘地“失蹤”了,給世人留下一個千古之謎。為此,人們多方收集資料和論據,希望能解開這個千古之謎。

是海侵摧毀了良渚社會嗎?

在公元前3000年(距今6000年)前後,全球性氣候變遷,良給文化晚期,氣候變曖,氣溫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數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淪人汪洋之中,造成了一次大規模的海侵。這次海侵對於良渚文化來說是毀滅性的,經歷了千餘年發展起來的良渚文化毀於一旦。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沒,設施被摧毀,良渚先民賴於生存的農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沒在水中,良渚人就這樣沒有了家園.沒有了生存之地,或遷移或死亡,輝煌一時的良渚文化也就這樣給海侵摧毀了。所以今天我們在良港文化遺址之上還普遍發現有水災痕跡--淤泥、泥炭和沼澤層。可能一些良渚文化遺址,如今還深深地埋在太湖湖底呢!

是洪澇災害擊敗了良渚人嗎?

良渚文化晚期,太湖地區氣候由寒冷變得溫暖濕潤,平均溫度比現在高攝氏2度,年降水量多200--300毫米,雨量明顯增多,加之當時的海平面高出以前2米左右,留於內陸的水宣洩不暢,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水患。因此當山洪暴發,江河水漲,洪水泛濫,陸地被淹,黃河、長江的下游,尤其是長江三角洲之地,一片汪洋,人們只能向高處躲避或逃奔外地。原有發達的良渚文化各種設施,頃刻間被摧毀,而其農耕地更是常年淹沒,再也無法以農為生了。特大洪水災難延續了若干年,良渚人已無法生存,殘存的人們,在相當時間之內,只能勉強維持生活。於是他們只有背井離鄉,有的南下,有的北上,被迫大規模地舉族遷徙,長途跋涉,輾轉漂流去尋求、創造第二家園。因此,良渚文化在太湖地區突然消失,出現了數百年的空缺。

南下的一支到達粵北(今廣東省北部)後融入了石硤文化,而其主體則渡江北上到達了中原,與中原的龍山文化先民發生了一場生存空間的生死搏鬥。良渚人部族雖然是一個強悍的部族,可是到達中原後,受到當地部落的強烈反對,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戰爭。然而良渚人由於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最終在中原部族的聯合抵抗下,被打敗了,未能在中原取得一塊立足之地重建本族的文化,最後不得不被勝利者吸收、同化和融合,因此才會有如此多良清文化因素出現在龍山文化之中。

戰爭導致了良渚社會的衰竭嗎?

良渚社會時期,在黃河、長江流域地區,類似的部落方國為數不少。隨著各古國政治的加強,擁有王權、軍權、神權於一體的統治者,對內實行著血腥的統治,對外曲了聚斂更多的財富,擴大地盤和人口,同周鄰部落古國之間發生著激烈的掠奪性戰爭。良渚部族本來在當時是最發達、最強悍的一支,但是由於貴族首領的日漸奢靡,普遍追求享樂型的社會生活,非生產性的勞動支出占有相當大的社會比重,社會基層越來越不堪重負,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越來越不相適應,導致社會矛盾激烈,內訌和各痒痒山頭的局面產生,危機四伏。整個社會越來越缺乏控制力,國力日益削弱,這種情況下在頻繁的戰爭中也就逐漸失去了取勝的優勢,抵擋不了外敵的入侵,內憂外患,最終良渚文化走向了消亡。

良渚文化真的消失了嗎?

受到海侵、洪澇災害或是戰爭重創的良渚人,除了大部分遷移外,還有部分殘存,殘存的人們,在相當時間之內,只能勉強維持生活。幾百年後氣候轉為乾涼,積水消退,另外一支部族馬橋文化的人們逐漸來此定居。他們的生活也似乎過得一年比一年好,氣溫在不知不覺中降低,氣候的涼爽與乾燥使河水也逐漸向下退去,原先被淹沒在水中的土地露了出來、沼澤也明顯減少。馬橋文化的人們從殘存的良渚人那裡吸收了良渚文化的成份並想把它發揚光大,但是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入侵,先後又兼容並蓄地吸收了其他的外來文化,使得良渚文化最終沒有在馬橋文化的人們手上得到充分發展,因而馬橋時期陶器製作欠精,造型比較簡樸;而玉器不僅品種少,而且質量差、雕工粗劣簡陋,社會生產力水平遠遠不及良渚文化,所以良渚文化並沒有突然神秘失蹤,馬橋文化先民正是她的主要繼承者。

一方名村

吳家埭村緊靠良渚集鎮,距集鎮中心僅05公里,良塘公路橫穿全村,交通便利,下分2個村民小組,1998年末總人口1684人,農民人均收入4353元,集體可支配收入7萬元,為市級小康村。1999年被列入餘杭市農田改造優秀村,總投資80萬元,極大地改善了配電設施和用電條件。以農業生產為主,耕地面積778公頃,擁有面積34公頃的一個省市四級豐產示範點。已發展為農業示範園區,630米、45米寬的水泥機耕路貫通其中,溝渠、綠化、農電、農機配套,已列入餘杭市唯一的糧食高產領導工程,在栽培技術,品種布局等方面為農業高產、穩步起了良好的帶頭示範作用,被譽為永不散場的現場會。蠶桑生產也是久負盛名,解放後一直是外賓參觀的必到之處,現仍有面積10公頃,產量24噸。

一方聞人

李曉雲,女,1941年9月生,江蘇銅山人。中共黨員,1963年8月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1993年起在良渚化肥廠生產技術科工作,同時兼任良渚化肥總廠三墩分廠黨支部書記。李曉雲自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固體燃燒催化劑的研究和推廣套用。1985年,李曉雲的“紅箭—8”及坦克飛彈陀螺儀燃氣發生器用671火藥,填補了國內空白,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