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大廈,位於今天上海市楊浦區上海體育學院內,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作為當時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官員辦公使用的大樓。1929年7月,中華民國上海特別市政府第123次會議通過了劃定上海市區東北方向的翔殷路以北,閘殷路以南,淞滬路以東及周南十圖,衣五圖以西的土地約7000餘畝,作為新上海市中心區域。該計畫後來被稱為《大上海計畫》。在《大上海計畫》中劃定市政府權力機關所在地是市中心區的主區,並著手開始新市政府大樓的建設。
上海淪陷後,市府大樓先後被日酋、汪偽占為駐軍地和偽市政府辦公地。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市政府遷入原租界,市府大廈改作國立體專。解放後,先為體專、華東體院,1956年起改名為上海體育學院。
內部設施
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大廈共占地8928平方米,在《大上海計畫》中居於三民路、五權路、世界路、大同路四條幹路的交匯處。大廈高四層,入口處在第一層,十字形穿堂,有前後東西四門,寬大扶梯兩處和電梯兩座,直達四樓。
底樓有設傳達室、保險庫、接待室、食堂和廚房;二樓為大禮堂、圖書室、會議室;三樓中部為市長和高級職員辦公室,兩側為各科室辦公室;四樓為公役休息處、儲藏室、檔案室和電話總機房。
大樓各室裝有防暑扇119隻,禦寒用的熱水管道逾9千平方米,保證了當戶外溫度為0度時,室內可達22度。各樓還均設廁所、盥洗間與消防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