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舉首
拼音
jǔ shǒu
引證解釋
1、抬頭。
《管子·形勢解》:“殷民舉首而望文王,願為文王臣。”
唐 岑參《行軍詩二首(時扈從在鳳翔)》:儒生有長策,無處豁懷抱。塊然傷時人,舉首哭蒼昊。
唐 李白《感遇四首》:可憐浮丘公,猗靡與情親。舉首白日間,分明謝時人。
唐 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縹緲峰》:頻攀峻過斗,末造平如砥。舉首閡青冥,回眸聊下視。
宋 蘇軾 《登雲龍山》詩:“路人舉首東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
明 袁宏道 《宿西山碧雲寺水亭上》詩:“舉首見仙人,雲中捉松鼠。”
2.被薦舉者中居首位的;科舉考試的第一名。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論》:“漢興八十餘年矣,上方鄉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弘為舉首。”
宋 秦觀 《李狀元墓志銘》:“其詞奧衍,有漢唐之遺風,進御一讀,遂為舉首。”
3.檢舉,告發。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城內城外,挨戶查問女嬰。不拘死活,有撈取來獻者,賞布帛各三百疋;有收養不報者,鄰里舉首,首人給賞如數。”
清 林則徐 《速戒鴉片告示稿》:“惟有挨查牌甲,責令舉首。”
《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宣王聞奏,怏怏不悅。遂出令:城內城外,挨戶查問女嬰。不拘死活,有人撈取來獻者,賞布帛各三百匹;有收養不報者,鄰里舉首,首人給賞如數,本犯全家斬首。”
4.首領。
《續資治通鑑·元順帝至正十五年》:“遵道知不能行其策,乃棄去,適潁州 ,為紅軍(指紅巾軍)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