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貢舉考試
官吏向君主薦舉人員,泛稱貢舉。由古代鄉舉里選及諸侯貢士發展而來。漢初令郡國舉孝廉,為貢舉之始。後用以指科舉考試。《新唐書·選舉志上》:“開元二十四年,考...
簡介 演變 程式 詳述 武舉 -
貢舉村
貢舉村有七個村自然村張田、張北、石盤、新寨、嶺頭、山園和舊村,土地面積7平方公里(不含高山),耕地面積2088畝。人口3500多人,勞力人口1500人。
概況 地貌 歷史 人才 文化 -
貢監
貢監科舉制度中監生名目之一。明、清時代以“貢生資格入國子監讀書的稱貢監。明、清時,生員入國子監讀書者叫貢生,又稱“貢監”。意謂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明代有歲...
定義 簡介 古文摘 種類 明朝科舉制度 -
貢
貢是一個漢字,讀音是gòng,意思是指進獻給朝廷的各地特色工藝品,《禮記·曲禮》有有記載:五官致貢曰享。
基本資料 漢字演變 字形結構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
察舉
察舉制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它的確立是從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開始的。察舉制不同於以前先秦時期的世襲制和從隋唐時建立的科舉制,它的主要...
簡介 產生背景 建立 發展 歷史 -
鄉貢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中,常科的考生一般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另一個是鄉貢。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
起源 詞語解釋 科舉制度 完備 影響 -
貢士
中國古代中央一級科舉考試中試者之稱。原指古諸侯推薦給天子的士。唐、宋時,以州(府)、縣科舉考試(鄉貢、鄉舉)中試者稱鄉貢士。明、清時,會試中試者統稱貢士...
綜述 釋義 沿革 故事 -
舉監
舉監,科舉制度中監生名目之一。明、清時代以舉人資格入國子監讀書者稱舉監。
簡介 分類 國子監 其他相關 -
邊貢
邊貢(公元1476 --1532年)字廷實,因家居華泉附近,道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
人物生平 詩詞特點 明史文載 詩作集粹 人物評價 -
副貢
副貢,科舉制度中,貢入國子監的生員之一種。清制,在鄉試錄取名額外列入備取,可入國子監讀書,稱為“副榜貢生”,故簡稱副貢。《清史稿·儒林傳三·王萱齡》:“...
簡介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