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回顧
陳逸華,男,16歲,廣東省廣州市第十六中學高一學生,2011年5月5日放學後,他來到廣州捷運一號線的烈士陵園站B1出口,拿出事先寫好的大牌子,用粉紅色的大字寫著:請支持聯名反對“統一”化翻新行動,陳逸華沒有想到,自己扇動了一下幼小的翅膀,最後竟引發了一場全市參與的大討論,對於廣州捷運一號線翻新的質疑,從最開始陳逸華反對的“抹殺一站一景風格”“是不是勞民傷財?”到“捷運翻新項目的立項、評審、招標等程式是否合法?”最後追訴到“國企誰來監督?”。從而一“舉”成名。
相關事件
起因
2010年6月,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以下簡稱廣州捷運公司)就發布了招標公告。公告顯示:擬對1997年開通的一號線16個車站進行總體翻新改造,投資概算9277萬元,預計2013年底完成。
歷程
不再等待
這個訊息最初沒引來多少注意。直到2011年初,坐捷運路過楊箕站時,陳逸華發現站廳一夜被拆掉了一大半。“我覺得好心痛。”這個16歲的高中生後來描述當時的心情,“我是和廣州捷運一起長大的,每個站都去過,對一號線有一種日久生情的感覺。”
一直以來,廣州捷運一號線保持著一站一景的特色。比如,為呼應亞運會游泳項目,體育西路站設計了藍色主題牆,農講所站則是帶有革命色彩的紅彤彤的車站,而東山口站則是大氣的棕色,廣州市民大多有識顏色上下捷運的習慣。
從這天起,陳逸華每天都到楊箕站和體育西路站拍照片,連續拍了半個多月。他甚至去撿廢棄的瓷磚和牆片。這些別人眼裡的垃圾,被陳逸華當成時代的印記,他也努力想像著,統一裝修後變成統一的灰色捷運站台,將是什麼感覺。
這不是陳逸華第一次留意捷運里的細節。比如,他曾看到,楊箕站里的盲道等無障礙設施不完善,開關警示不足導致無辜乘客被夾等。他通過電話、在意見箱裡投卡片等方式,將自己的建議反饋到捷運公司,但每次得到的答案幾乎相同:會跟進,但短時間內不會改變。
這一次,陳逸華覺得不能消極等待。4月,他開始在微博和捷運愛好者論壇“捷運族”上發表看法。除了反對風格的變化,他進一步提出:“一號線是否需要全面翻新仍有待商榷,並不是所有站都殘舊到要翻新的地步,且翻新工程龐大,會產生大量煙塵污染地下空氣,勞民傷財,而捷運公司常說盈利困難更應謹慎。”
收效甚微
5月份時,他發現經常路過的體育西路站也進入翻新,原來象徵游泳館的藍色牆面漸漸變成灰色的大理石牆。他開始著急,迫切希望自己的擔憂較快得到關注。想起學校對面的中山附屬醫院門口,曾有病人家屬因醫療糾紛舉牌抗議,他覺得,或許這是個辦法!
5月4日、5日,連續兩天放學後,在學校附近的捷運站,陳逸華舉起了那塊後來被傳播甚廣的反對牌。沒經過太多思量,他幾乎將自己的所有想法都寫了上去:捷運一號線特色將抹;站站統一或致識辨難;三年完成勞民傷財的全體翻新工程;鏟去原來牆面及天花板換作“統一”的灰色石板;請支持聯名反對“統一”化翻新行動。因為又要舉牌子,又要發傳單、徵集簽名,他後來乾脆把牌子捆在書包上,遠遠看去,仿佛他背著一塊牌子在人群中穿梭。
行動最初並不順利。在捷運農講所站,很多人以為他是派廣告的,不屑於拿他的傳單,自然也沒人簽名。忐忑了很久後,陳逸華看到一個比較面善的人,鼓起勇氣衝上去,講明情況,請求籤名。
這是他獲得的第一個簽名。兩天時間裡,陳逸華共徵集了300多個簽名。大多數聽他講述情況的人,都贊同他的觀點,“上年紀阿姨的角度是‘浪費錢’,年輕人的角度是‘很可惜、同時浪費錢’。”有一位男乘客給陳逸華留下深刻印象。陳逸華兩天裡都遇上了他,“我苦口婆心在講,他都很認真在聽。第二次簽時,我發現這個名字昨天看到過啊,才想起昨天他已經簽過了。”陳逸華有種“被認可”的感激。
但更多的關注和認可是在網路中獲得的。5月5日當天,文質彬彬、戴著黑框眼鏡的陳逸華,雙手將反對牌高舉過頭頂的照片出現在網路上,並不斷被轉載。按照慣例,網友們也給陳逸華起了個一目了然、易於傳播的名字:舉牌哥。
第二回合
媒體和網路迅速地跟進使廣州捷運公司不能再以對待陳逸華電話的態度來回應。
5月6日,廣州捷運公司公開回應質疑,稱一號線已運行14年,翻新改造皆因線路老化、裝飾材料殘舊破損。由於當初的裝修材料已被淘汰,無法再買到,所以進行全面翻新。針對破壞“一站一景”的風格,捷運公司回應:“原裝修未成景觀化風格,談不上抹煞”,“翻修前後風格沒有太大改變。”
看到回應,陳逸華沒有就此了結,而是跑捷運珠江新城服務總台,再次當面提出關於天花板、吊頂等問題的質疑。
更多人加入到陳逸華的陣營中來
針對捷運公司材料無法買到的說法,地方媒體特地到建材市場調查,發現可以輕易尋獲類似顏色和材質的飾材。
廣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也在這一天接到了當地媒體傳遞來的訊息。5月7日下午,他和廣東省政協常委孟浩一起,到一號線部分站點進行了實地調研。
“看到施工狀況感到非常惋惜,把好好的瓷磚牆面敲掉,太浪費了。”走進改造中的一號線楊箕站後,孟浩、曾德雄有點失望。“新換的花崗岩也沒見比以前的瓷磚漂亮。”孟浩認為。
孟浩和曾德雄還注意到,除了更換牆面材料外,多個站台的吊頂也更換了,新吊頂增加了不少裝飾材料,還新裝了一些照明燈具。孟浩覺得太浪費了:“有多少市民會注意到吊頂上新裝了什麼漂亮材料?把錢花在這裡有什麼用呢?乘客最關心肯定是捷運乘坐是否舒適、快捷,標識是否清晰。”
這一趟走下來,曾德雄做出了和陳逸華大體相同的結論:一號線改造沒有必要,國外的捷運動輒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也沒有如此大規模地全部翻新,為什麼我們短短十幾年的工程就老化到必須全面翻新的程度?
人大代表和政協常委的加入,使得質疑派聲勢日壯,而捷運公司的回應,也被指責態度草率和不負責任。
5月8日下午,廣州市捷運公司派工程維修部楊經理約見了陳逸華。
“覺得這個孩子很關心捷運,也很熱心。”廣州捷運公司新聞發言人鍾學軍後來這樣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約見的理由。為了能讓陳逸華看改造現場,捷運公司還把地點選在了東山口捷運站的安全室內。
楊經理告訴陳逸華,一號線的瓷片大部分採用貼上方式安裝,長時間使用後貼上層鬆脫,瓷片容易掉落,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據統計,一號線近5年出現300多次瓷片鬆脫的情況。
“例如?”陳逸華追問。
“去年楊箕站站廳有4平方米牆面的瓷片脫落。此外,2008年1月廣州東站站、2008年10月長壽路站、2009年1月東山口站也都出現過瓷片脫落的問題。若重新貼瓷片,若干年後同樣會鬆脫。石板有固定件,可以一勞永逸,而且石材容易清理,不容易出現劃痕和污損。”楊經理說。
“為什麼又更換天花板?”
楊經理澄清,一號線的吊頂方式傳統,導致天花板經常掉落,近5年來便出現了160多次的天花板鬆脫故障,而且還影響站台的照明度,加上燈具老化,使得站廳的照度滿足不了設計要求。
陳逸華不甘心,“難道不能通過對原來的天花板進行改良達到目標?”
本來滿懷信心駁倒捷運公司,可面對專業數據和術語,陳逸華漸感力不從心。他後來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時的感受:“我都蒙了,無言以對。”幾小時中,捷運公司楊經理從技術上詳細地說明了為什麼要進行改造,也強調改造“完全有必要”。
但這次約見並未說服陳逸華。回家後,他開始查專業資料,甚至找專業工人諮詢,之後,又挨個站台去敲瓷磚和查看吊頂,以驗證捷運公司的說法。
曾德雄也不滿意捷運公司的做法。“這種方式明顯在利用信息不對稱。這些專業知識不應該跟華仔說,要請相應的專業人員來進行評判,然後公布結果,這才是正途。”
“捷運不是看的,是用的”
質疑與回應似乎陷入僵持時,高人出馬
5月9日,廣州捷運公司原副總工程師曾寶賢通過媒體公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一號線總體翻新“完全沒有必要”。
曾寶賢從1993年開始參與建設廣州市捷運一號線和二號線。“光廣州東站一個站我們當時就設計了7個方案。”曾寶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年,他曾到國內外許多城市學習捷運設計規劃,學習的中心內容就是如何做到實用,“讓廣州民眾搭乘的時候感到舒適、快捷、準時、安全,就是學這個原則。”
陳逸華“舉牌”之前,曾寶賢曾就換乘問題給廣州捷運公司寫過一封信。他發現廣州火車站站、楊箕站、赤崗站等換乘站,換乘路線過遠,“空手都那么累,拿東西要多累?”曾寶賢的建議是:修建類似機場裡的輸送梯。這封信沒有得到任何回饋。
促使曾寶賢站出來反對的恰恰是捷運公司的解釋。“它的用詞是‘翻新’,我覺得這個詞就很不合適,怎么是翻新呢?我地面好好的要你翻新嗎?應該用‘保養’才對;維修保養是經常性的,哪個牆面有問題,就修補哪個牆,為什麼要全部拆除呢?”
曾寶賢認為,捷運公司更應該考慮的,是乘客的需求。“一號線很多站原來設計是有自動扶梯的,當時出於節省成本的考慮,都砍了,現在有錢了,是不是應該先把這些扶梯恢復?”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中,曾寶賢反覆強調捷運公司最應重視的原則是,“捷運不是看的,是用的。”
陳逸華輕輕扇了幾下蝴蝶的翅膀,經過幾日的發酵,演變成一場廣州全民參與的大討論,討論和質疑的內容也從整體裝修一事不斷延展。
對於捷運公司回應一號線過去五年發生的牆面脫落及天花鬆脫的事件,市民質疑:一號線的裝修質量是否存在問題?當年的裝修公司是否有義務對一號線的裝修進行保修?
對於一號線此次的站台牆壁翻新是採用外掛花崗岩的形式,有政協委員質疑:花崗岩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質,近幾年已被家居裝修所淘汰,捷運裝修使用是否環保?
還有媒體翻出廣州捷運2010年9月的中標公示,其中明確顯示,此次捷運整體裝修的中標報價為廣州市房屋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6726萬元。對此,一位從事建築業數十年的高級工程師提出質疑:中標報價下浮率達到了近三成,相差兩千多萬元,這樣的招標過程是否合理?6700多萬元的最終中標價,又還有多少的水分存在?縮減了兩千多萬元的費用後,此次的翻新裝修質量能否有保障,又能使用多少年?
接著,公眾又開始質疑捷運公司的翻修決策過程,其中立項、評審、預算全部是捷運公司內部消化,公眾無從知曉,更無從監督。
本地媒體則直接號召市民:今天,你表態了嗎?
廣州捷運公司不得不再次正式表態。
5月10日,廣州捷運新聞發言人鍾學軍再次約見媒體。捷運公司依然聲明裝修是必須進行的,但堅持原方案的態度終於有了緩和,表示改造工程將不再對全部材料和設施都翻修,僅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部分進行改造。同時,對目前仍未開始改造的車站,未來動工前都將徵求社會意見。
撫額相慶的微博持續轉發:“舉牌哥”終致捷運公司“鬆口”,一號線裝修不再統一化。
緩兵之計?
然而事件鏇渦中心的人並沒有輕易地接受這個勝利。
5月13日,陳逸華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他將繼續保持對捷運裝修事件的關注,廣州捷運公司也表示,近期還要再約見他。
直到5月14日,廣東省政協常委孟浩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仍然不認可廣州捷運公司的解釋。“他們一直沒有講清楚為什麼翻新。如果就此認為捷運公司從而轉向對民意的敬畏,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孟浩看來,這更像是緩兵之計。“捷運公司在之前的一系列公共事件中早就學會了如何應付公共輿論,等風頭過後再全部上馬也並非奇談。”孟浩建議,廣州捷運公司應拿出實際行動,譬如全面暫停捷運翻新工程,邀請非捷運公司專家重新調查一號線安全狀況,公開維修賬目、接受輿論監督等。
曾德雄倒是對捷運公司的“鬆口”不太擔心,“捷運裝修都在大家眼皮底下,不可能暗箱操作。如果你承諾了部分翻新,結果全部翻新,一定會再被質疑。”
但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曾德雄始終擔心“人大對政府的監督多停留在理論的階段”,離公眾的需求和願望,離人大自身所應起的作用還有距離。“國企還在政府的後面,那對國企的監督又能到什麼程度?”
結果
廣州捷運公司一周內三次回應陳逸華,最終表態會本著節約的原則翻修。
社會評論
陳逸華的城市主人氣質是如何煉成的
一位高一“小朋友”,不畏權威,堅持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並最終撼動一項大工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與其說是“廣州精神”,不如說是現代公民精神。小朋友年紀雖小,但卻始終以城市主人自居,不僅思考冷靜並敢於擔當,這樣的清新氣質撲面而來,在這個世俗化日益濃烈、價值偶像缺失的大環境尤顯馨香動人。
正如羅馬城非一日之功,陳逸華的城市主人氣質也並非天生,溯源其城市主人氣質是如何煉成的,對培植更大範圍群體的主人氣質或許有積極的借鑑價值。
首先是城市氣質的影響。城市雖然都是鋼筋水泥城市,但不同的城市因為不同的歷史傳統,而呈現出不同的氣質。從這一點而言,陳逸華是幸運的,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廣府文化濃烈的城市,從廣州的歷史看,這裡的居民由早期移民與古越族雜處同化而成,既有古南越遺傳,更受中原漢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經濟因素影響,具有多元的層次和構成因素。這樣的歷史淵源和地理優勢,讓廣州居民可以便捷地接受現代文明的輸入,無論在推翻封建帝制,還是建立新中國以及後來的改革開放中,廣州人都展出有一種“敢為天下人先”的性格特徵。這樣的城市特質,讓在此土生土長的陳逸華對“這個城市天生有一份歸屬感”。
其次是學校教育的給力影響。一個學生膽敢挑戰權力,向權力發難,與其所接受的學校教育密不可分的,所接受的教育必然是敢於擔當、立足培養現代公民的教育。與諸多學校動輒要求學生封嘴不同,在陳逸華所在的學校,不僅未對其有任何的限制,反而予以鼓勵和引導。雖未見該校在此事上的慷慨陳詞,但對學生不動聲息的保護和引導,這恰恰是培養現代公民的最好方式。
最後還離不開陳逸華良好的親職教育環境。孩子“惹”出這樣的動靜,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長能像陳爸爸陳媽媽那樣贊同孩子的看法,並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個理性的家長,在引導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也不失時機地向孩子傳達這個行為可能引致的風險,讓孩子明白社會現實的殘酷,避免陷入天真童話般的幻想。
異於眾人的城市主人氣質的陳逸華能得以成名,恰恰反襯出現代公民品質的稀缺,培植出類似於此的城市主人氣質,實現官民共治的良好局面,對公民對社會於權力都有大有裨益,如此局面的形成,有賴於對一個城市良好氣質的傳承和保護,有賴於學校教育的有所擔當,當然還離不開家長們的先知先覺。
“舉牌哥”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小小少年逼停大工程,帶給我的驚奇和震撼仿佛是聽聞中國足球運動員逼停“皇馬”。但仔細看來,我還是不敢相信這是“舉牌哥”陳逸華“一個人的勝利”。
今年4月中旬,陳逸華在微博和“捷運族”論壇上對捷運站“統一化”改造提出質疑:“一號線是否需要全面翻新仍有待商榷,並不是所有的站都殘舊到要翻新的地步,且翻新工程龐大,會產生大量煙塵污染地下空氣。而從文化角度看,一號線每個站原有的裝修風格與特色被全然抹殺在石板下。從乘客角度看,千篇一律的裝修會造成車站的識辨性降低。”接著,陳逸華又到珠江新城捷運站服務台反映自己的意見,說的有理有據,但沒有得到積極回應。直到他買來晾衣竹竿,製成橫幅,寫上“請支持聯名反對一號線‘統一化’翻新行動”等內容,並收集了300多個市民簽名,引起公眾的持續“圍觀”後,廣州捷運公司才公開回應質疑,但仍然堅持改造。陳逸華未被說服,他再度發表微博反對意見,而此時已有大批市民對“統一化”改造持反對意見。面對公眾質疑,廣州捷運公司態度終於“大轉彎”。陳逸華無疑起了“舉旗”的作用,但若自始至終只有陳逸華一個人在戰鬥,缺乏公民意識的及時跟進,廣州捷運是不會改變“統一化”路徑的。
在“舉牌哥”的背後有學校和家庭的支持。陳逸華表示:“老師沒有讓我不再參與這件事。老師告訴我,個人的行為學校不會幹涉,我可以繼續理智地表達想法。任何處分、封殺都是不存在的。我很感謝老師給予那么大的自由度。”而陳逸華的父母雖然害怕惹事,勸阻過他,但尊重孩子的意見表達。陳逸華是幸運的,假如其父母是“望子成龍”的“虎媽”、“虎爹”,“舉牌哥”就只能在家裡“舉作業”了。
在我看來,對“舉牌哥”支持最大的是法治。工程改造項目必須取得多數民意支持方可動工,這已成為決策程式。廣州捷運車站改造沒有走民意調查和表決的程式,這樣的“統一化”難以持續,最終於不得不低頭。而在“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的大環境下,“舉牌哥”自己創造條件反對“統一化”,合理合法。其言行冷靜、理性而智慧——仿佛是個人行為,沒有導致“群訪”,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但又讓有關部門無法忽視。“舉牌哥”在廣州沒有被“黃牌”警告,凱鏇,見證了法治的進步和政治文明的進步。
“舉牌哥”的出現也是城市文化薰陶的結果。到過廣州的人發現,廣州人在現代化大潮中保持了定力,光孝寺、南海神廟、六榕寺花塔、鎮海樓、三元里平英團舊址、廣州公社舊址、大元帥府舊址等文物古蹟得到較好的保護,在廣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新地標”無法取代的。數年前,一個名為“發現廣州”的民間組織在網路上自發形成,其一千多名成員走遍廣州,不斷發現鮮為人知的古蹟,呼籲政府有關部門加強保護。在這樣的氛圍中,難怪作為90後的“舉牌哥”陳逸華會說:“我天生比較懷舊,挺遺憾沒有住在老城區。”也難怪廣州捷運面對批評,會很快“反應過來”,表示儘量保持老車站的總體風格。這一切對於一些熱衷於“追新”的城市,恐怕是不容易複製的。
“舉牌哥”是一面煥發青春朝氣的旗幟,同時是一面“反統一現代化”的旗幟。我以為,這位小公民是廣州城市精神中的一張“好牌”,“舉牌精神”將會發揚光大。
網路紅人分類導航
網路熱點人物 ,是指在網路中因為某個事件或者某個行為而被網民關注從而走紅的人。 | |||
爭議人物 | 話題人物 | 熱點人物 | 感動人物 |
網路紅人 | 神童 | 百歲老人 | 網路寫手 |
網路上的哥 | 網路上的姐 | 網路美女 | 最美紅人 |
負面網路紅人 | 其他網路紅人 | ||
>>>> 點擊搜尋更多網路紅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