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文
幻化皮囊卜處遷,掩骸見塔倚之顛①。
痴呆賣盡元無物,奸巧於今不值錢②。
得入涅盤常自在,待居壽藏已安然③。
若人問我春秋事,虛度七十有三年④。
注釋譯文
①幻化:變化。通常婉稱人的死亡為幻化。皮囊:亦作臭皮囊、皮袋、臭皮袋,指人的軀體。卜:選擇。遷:指掩埋。巔:山巔。
②痴呆句:謂人除去痴呆之外,乃一無所有。此處痴呆乃指人一生中沉迷於種種欲望之中不得清醒,賣盡乃用盡、花盡之意。此乃傳公對自己生平總結的極自謙極豁達的說法。
③涅盤:梵文音譯。意譯為滅度。謂脫離一切煩惱,進入自由無礙的境界。後專稱僧人之死為涅盤。壽藏:生時預營的墓穴。也叫生壙。
④春秋:年齡。《戰國策?秦》五雲“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即此意。
詩詞鑑賞
僧人圓寂,或全身入塔供奉,或靈骨入塔安葬,一般都會請人作墓塔銘文。所請者大多為同代名士文豪,以求光耀。自唐以來,如韓愈、白居易、蘇軾、張商英、宋濂、錢謙益等大家,多有僧塔銘文之作。傳公卻不管這些,乃預先自撰塔銘,可見是位不計世俗虛名,但求我行我素的有道高德。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傳公年已七十有三,以為時日無多,乃自選地址,命徒子徒孫為自己預建墓塔。偏偏像傳公這種豁達灑脫之人,天假永壽。塔峻,自撰塔銘亦成,傳公安然無恙,身輕體健。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世壽高達八十七歲,傳公無疾而終,此時墓塔與塔銘方派用場。這首塔銘是一首寫得很成功的七言律詩,無論韻律、平仄、對仗,都合轍如律,中規有矩。尤其詩文詼諧活潑,幽默生動,把一個畢生獻身興復雲居山各寺的高僧,一個貫通經典訓徒有方的大德的崇高形象突顯出來。
作者簡介
慶傳(1625-1711),明末清初建昌雲居山上方庵僧。字茂如。俗姓劉,建昌(今江西省永修縣)人。出身名門望族,而不受成業,立志慕道。年十五,禮雲居山仰天窩恆修禪師出家。受戒後拜訪高僧名師,瞻禮名剎大寺,遍歷江南二十四大寺,道與日進。年二十五,本師圓寂,急返奔龕。建塔葬師靈骨,結茅守制三年。於時苦研經典,窮究佛義,識見大增。年三十,定居仰天窩,計畫復興。師祖年邁,傳公又受命兼管仰天窩分支瑤田寺。廣求外緣,大興土木,仰天窩、瑤田寺面貌渙然。師乃退居,於雲居山西建上方庵,建殿置田,親自主事。傳公乃為仰天窩、瑤田寺中興之祖,並為上方庵開山祖師。清聖祖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傳公年逾七旬,於上方庵右側擇地為塔院,由傳公曾孫獅裔主持,預建壽藏。傳公乃自撰塔銘,預囑後事。又十四年,傳公壽終順寂,葬塔院。子孫六代四十餘人為立石建碑,刻公自撰塔銘,其墓塔與碑今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