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由來
自從中青報痛批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文章出籠後,北京大學氣氛突變,劉曉波獲獎當天凡是出外聚餐(慶祝)的一律宣布取消獎學金評定資格,並在綜合素質測評上實行扣分,有可能讓他們不及格。
更有甚者,北京大學的兩位學生透露,他們兩個班級,所有在諾貝爾和平獎公布當天“臉上顯出開心”的同學都被一一找去問話,這兩位同學表示,他們兩個班已經有七位同學被約談,原因就是他們當天“異乎尋常的開心”。
這兩位同學反覆證實,北京大學的秋後算賬開始了,而這次秋後所算的那筆帳竟然是中共歷史上都少有的——臉部表情罪。這個“臉罪”最早出現在奧威爾的《1984》里,獨裁統治者以民眾臉上的“表情”來定他們的罪。
其中一位北京大學的學生說,最讓他們感到恐怖不是被問話,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當天的臉部表情怎么會被學校當局知道了,同學到底被安插了多少“學生信息員”?他們靠出賣同學換取了靠學習與正常競爭而得不到的好處,北京大學培養出這樣的優等生?
據了解,北京大學開始“學生信息員”,也就是學生中潛伏的“臥底”開始於現任周校長,此人大概把吉林大學“學生信息員”制度引進到了北大。據說,他調任北大校長,就是因為成功把間諜特務機制引進到青年學生中,對中共穩定來說,他的發明,無異於學術界的諾貝爾獎。
北京大學學生說,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還會有更多學生被找去談話。他們現在不但不能亂說亂動,不能隨便吃飯聚會,甚至連臉部表情,都得嚴格控制起來。
臉部表情
人的面部可以表現出成千上萬、不計其數而又十分微妙的表情,而且表情的變化十分迅速、敏捷和細緻,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情感,傳遞信息。面部所表現出的各種各樣的情感,最能吸引對方的注意。在你未開口之前對方就從你的面部表情上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對你的氣質、情緒、性格、態度等有所了解了。所以有句話說得好,看人先看臉,臉是人的價值與性格的外觀。所謂臉面不僅是指人的長相,主要是指面部表情。
臉上泛紅暈,一般是羞澀或激動的表示。在與性愛有關的場合,人們時常會臉紅,它是人類顯示童貞的信號。臉色發青發白是生氣、憤怒或受了驚嚇異常緊張的表示。臉上的眉毛、眼睛、鼻子和嘴更能表示極為豐富細緻而又微妙多變的神情。皺眉--不同意、煩惱,甚至是盛怒;揚眉--興奮、莊重等多種感情;眉毛閃動--歡迎或加強語氣;聳眉的動作比閃動慢,眉毛揚起後短暫停留再降下,表示驚訝或悲傷。
人的眼睛最能袒露人的內心的隱秘和激情了。正如一首小詩所寫:“眼睛是心靈的視窗”,不會隱瞞更不會說謊。憤怒飛濺火花,哀傷傾瀉淚雨,它給笑聲增一層明亮的閃光。“眼睛的直徑約為2.5厘米,不僅是人體中最小的器官,而且也是生長變化最少的,但它的表情達意卻是極為複雜而維妙的,有時很難用語言來形容,所以從來就有眼睛會說話之說。一般來說,眼睛正視表示莊重,仰視表示思索,斜視表示輕蔑,俯視表示羞澀。但它有個顯著特點:看到很喜歡的人或事物,瞳孔會異常增大;看到不喜歡的人或事物,瞳孔則會縮小,甚至會縮到針眼那么細小。一個正常的男人在看到裸體女人的圖象時,他的眼睛會瞪得比平時大一倍。某些打牌的人當他發現對手的瞳孔放大時,他就會知道對手得了一手好牌。因為瞳孔不會撒謊,聰明的賭徒總是先用小金額下賭注,隨後密切注視莊家的眼神反應。莊家屢次輸錢卻還不知秘密是怎么泄露的。這類情況表明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心理活動和眼神、瞳孔的關係。古今文學家都愛用眼神來描述人的感情,如含笑的瞳仁、貪婪的眼光等都體現了眼睛與心靈的關係特別密切。
科學研究表明:瞳孔變化最能反映內心世界的變化。凡在出現強烈興趣或追求動機時,瞳孔會迅速擴大。據說,古代波斯的珠寶商人出售首飾時,總是根據顧客瞳孔的大小來要價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澤能使顧客的瞳孔擴張,商人就將價錢要得多一些。
呈現在眼前的美味食品也會使人的瞳孔擴張,飢腸轆轆的人的瞳孔擴張得更大些,如果加上吞咽的動作,就構成了人們常說的那種“饞相“了。除了視覺刺激,其他感官接受的刺激也可以引起瞳孔的變化。當人聆聽心愛的音樂時,或用舌頭品嘗美味食品時,另外恐怖、緊張、憤怒、喜愛、疼痛時瞳孔同樣會出現擴大反應。厭惡、疲倦、煩惱時瞳孔則會縮小。可見瞳孔與心理關係十分密切。
總之,我們利用瞳孔變化的規律,就可測定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興趣、愛好、動機及其對異性的愛慕與否等心理變化。瞳孔的放大或縮小完全是無意識的,也是難以掩飾的,所以眼神會透露內心的秘密。相愛的戀人彼此看到一泓黑而閃射光亮的深潭,就會直覺地感到愛情有了回報,或對方有求愛之意;倘若看到瞳孔縮小如針尖一般,就會感到彼此的關係出了問題。
眼睛的這個特點又引出了第二個特點,就是最強烈的眼神與一般的眼神有很大的區別。最強烈的眼劉有兩種:一種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種是情侶相見,格外激動。這兩種眼對眼的長久凝視和撞擊出火花的目光交流只發生於強烈的愛或恨之時,而在一般的關係和一般的場合之中,人們大都不習慣被人長久直視,也不去長久直視對方,時間一長就會很不自在地移開目光。所以,在一般的交談中,眼神要親切自然:既不能不看對方,也不能死死盯住對方的眼睛不動;既不能目光東移西轉,也不能不吸引對方的注意。當一個人演講時,更要善於利用眼神來吸引聽眾的注意。
眼神不對頭,必然影響人際交流。有一個很誠實的人,常常為別人所懷疑,因為他過分拘謹、羞澀,當他向別人申述什麼事情的時候,他的眼睛總是左顧右盼,而不注視在聽他申述的人的臉上。於是,人家便對他懷疑,認為他說的話是虛假的。這說明,你同別人說話時,眼神應當注視對方的臉上;忽略了這一點,或是具有不好的習慣,會使人對你難以信任。
在面部表情上,對於嘴的作用不可輕視。
嘴唇閉攏,表示和諧寧靜、端莊自然;
嘴唇半開,表示疑問、奇怪、有點驚訝,如果全開就表示驚駭;
嘴唇向上,表示善意、禮貌、喜悅;
嘴唇向下,表示痛苦悲傷、無可奈何;
嘴唇撅著,表示生氣、不滿意;
嘴唇繃緊,表示憤怒、對抗或決心已定。
嘴的表情達意一般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大都懂得眼睛很會說話,而對於嘴的作用有點輕視。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比較眼和嘴表情的作用,他將許多表現某種情緒的照片橫切之後再綜合複製,比如把表現痛苦的眼睛和一張表現歡樂的嘴配合在一起。實驗結果,他發現觀看照片者受嘴的表情的影響遠甚於受眼的影響,也就是說,嘴比眼能表現出更多的情緒。問題倒不在於嘴與眼相比,誰的表現力更強。而在於我們的嘴不出聲出會“說話“。可見,面部表情能夠傳達多么複雜而微妙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