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2015年2月,一篇名為“去日本買只馬桶蓋”的帖子在網路上熱傳。帖子稱,在日本的著名電器街秋葉原,日本的溫水洗淨馬桶座成為不少中國人赴日購物清單上的首選。有人甚至一次買兩三隻帶回去,這種帶殺菌、除臭、加熱、沖洗等功能的馬桶座價格不菲,即使享受8%的消費稅減免,售價也在2000元左右。面對中國客人的購買熱情,日本商家已然疲於應對。
隨後,中央電視台播放了遊客瘋搶馬桶蓋的新聞,從畫面上看,一名日本商店經理面對一群一群的中國遊客驚呆了,這些遊客僅用了一個下午幾乎就把整個商店一掃而空。這些相關的報導引發國內外各界關注,美國媒體就此評論認為這或許可以看成是中日緊張關係緩解的一個跡象,並將其稱為“後門外交”或者翻譯為臀部外交。
現象
2015年初,日本類似電飯煲、馬桶座等看上去並不高大上的商品,越來越受中國客人的親睞。實際上,除了化妝品、手錶等傳統熱門商品以外,一些看似技術含量並非很高的小電器和家居用品也備受追捧。如剃鬚刀、保溫杯、美容棒、陶瓷刀等,貼心的設計或特殊工藝,成就了這些赴日購物的新動向。
評論
既然變成中日問題,就連馬桶蓋也有了政治含義。也許為了與雙邊關係升溫保持一致,一些評論的調門也變得友好:
一位專欄作家在團中央機關報《中國青年報》上撰文說:“‘抵制日貨’行不通。日貨已滲透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要全部抵制日貨,恐怕得扔掉自己的身份證、手機、座機,因為二代身份證、電梯、手機(無論是蘋果手機還是國產手機)以及程控電話機等,其中某些組成部分都離不開日貨。”
但有些評論則本性難移。人民網上的一篇評論文章質疑道:“日本的馬桶蓋會比較香嗎?”文章痛斥瘋搶日本小家電的中國顧客是“盲目地認為外國貨就一定比中國貨要好”。文章說:“希望國人們,能夠多買一份國貨,因為支持自己國家的產業,不也是一份別樣的愛國情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