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趾濕爛

腳趾濕爛

腳趾濕爛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症狀嚴重的患者整個腳底都會發紅、脫皮。腳趾濕爛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極易傳染給他人。有的人把“腳氣病”和“腳趾濕爛”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醫學上的“腳氣病”是因維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腳趾濕爛”則是由真菌(又稱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

基本信息

病原類型

腳趾濕爛腳趾濕爛--糜爛型
醫學上通常將腳趾濕爛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趾濕爛。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注意事項

腳趾濕爛腳趾濕爛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臨床表現

腳趾濕爛腳趾濕爛--腳趾脫屑
腳趾濕爛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一旦發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癢難忍,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症狀嚴重的患者整個腳底都會發紅、脫皮。腳趾濕爛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極易傳染給他人。然而,因患腳趾濕爛而就診的病人並不多。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趙俊英說,大多數腳趾濕爛患者都是在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才來醫院看病,而在發病的初期、症狀較輕的時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間土方進行自我治療。

用土方法治療腳趾濕爛,有時雖能起到止癢的效果,但絕對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於刺激性較大,還會造成過敏反應。如往患處抹大蒜,反而會使患處出現紅腫甚至流水的症狀,導致病情加重。因此,趙主任提醒腳趾濕爛病患者,一旦出現腳趾濕爛症狀,應該儘早接受治療。早期治療,不僅用藥少,而且有利於痊癒,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療也就更加困難。

從臨床表現來看,腳趾濕爛可分為三型,治療方法也因型而異。當患者足部出現脫皮、裂口子的症狀時,屬於角化乾燥型,對於此類患者,用藥應以霜劑、膏劑為主;如果是水泡靡爛型的患者,即患處滲水,對這類患者就不能像角化乾燥型患者那樣,使用刺激性過強或軟膏等藥物,而應先將患處處理得乾一點,然後再用粉劑藥物進行治療;還有一類患者屬於間插型,即有的部位乾燥、脫皮,有的部位靡爛流水,此時就應根據具體情況用藥。除了辨型用藥,患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足療程用藥。許多腳趾濕爛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堅持用藥,一旦症狀減輕便停止用藥,殊不知,腳趾濕爛是一種極易復發的疾病,無論患者使用哪種藥物進行治療,都要堅持到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清除腳趾濕爛。

除了藥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對治療腳趾濕爛也非常重要。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李若瑜教授介紹,腳趾濕爛是由一種皮膚癬菌引起的疾病,而這種癬菌在比較潮濕、高溫的環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們應注意保持足部乾燥,選擇比較吸汗的線襪和透氣、寬鬆的鞋子;每天堅持洗腳,並擦乾腳和腳趾縫。

治療方法

腳趾濕爛治療腳趾濕爛
1、腳上患有腳趾濕爛、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趾濕爛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淨,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5、取得菸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趾濕爛,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趾濕爛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淨擦乾後,用藥乾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1、家庭用藥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趾濕爛粉,每日2次,待收乾後再外搽腳趾濕爛靈或癬敵藥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藥水或複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乾後再搽腳趾濕爛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複方苯甲酸膏或與複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藥後用塑膠薄膜包紮,使藥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套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趾濕爛,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腳趾濕爛腳趾濕爛--中藥治療
2.中藥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淨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朮、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套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后,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3.腳趾濕爛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4.用藥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膠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治療小妙方

1、睡前以酒精擦拭腳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後用塑膠袋套腳,以誘發流汗,次日清洗腳部,再予以擦乾,連續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兩次
2、經常泡腳
3、以茶包煮水,再用腳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鐘,擦乾後撒爽身粉,可防止腳臭復發
4、也可以粗鹽溶於水泡水
5、醋酸鋁重碳酸鈉及醋溶於水泡腳,都有除臭的作用
6、冷熱交替的泡腳,有助減少流汗,防止腳臭

腳趾濕爛(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治療法:

(1)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鐘,每日1-2次。
(2)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鐘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鐘左右,可除腳臭。

預防措施

腳趾濕爛預防措施--鞋櫃區域劃分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趾濕爛。
4.防鞋櫃傳染腳趾濕爛
如果家中有人患腳趾濕爛,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陰暗不通風的鞋櫃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櫃裡的皮屑,也帶有很多真菌。本來很乾淨的鞋子,如果放在這樣的鞋櫃裡,就可能沾染上帶菌的皮屑和被鄰近的“髒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這樣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腳趾濕爛或灰指(趾)甲。
因此,專家提醒說,腳趾濕爛患者不僅要積極用藥物治療上,平時更要注意清潔鞋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
清潔鞋櫃的同時,別忘用乾抹布把鞋子擦拭乾淨,並在鞋內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另外,選擇鞋櫃時注意,別挑選向里斜放式的,因為這種設計很不利於清潔,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櫃,易拿、易清理。
鞋櫃裡存放的鞋,最好以家庭成員,分出不同的鞋區,如男用、女用、兒童用等區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來區分,以避免相互間傳染。

自療注意事項: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