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尼基居民

腓尼基東連敘利亞,西臨地中海,北接小亞細亞,南連巴勒斯坦。是黎巴嫩山和地中海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帶。境內多山,但雨量豐富,沿海土地宜於精耕細作。

概述

腓尼基”這個名稱,最早見於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文獻,作“腓尼赫”。希臘人始稱“腓尼基”,意為“紫紅之國”。

部落歷史

腓尼基東連敘利亞,西臨地中海,北接小亞細亞,南連巴勒斯坦。是黎巴嫩山和地中海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帶。境內多山,但雨量豐富,沿海土地宜於精耕細作。

園藝業發達,種植葡萄橄欖椰棗等經濟作物。捕魚業也很重要。黎巴嫩山產雪松和其他珍貴木材,馳名國外。腓尼基地處西亞海陸交通的樞紐,很早就有發達的商業。

腓尼基的最古居民是胡里特人。公元前3000年,塞姆人進入後,就和胡里特人混居。

公元前3000年代末,在腓尼基產生了一些小的奴隸制城邦,如:烏加里特阿瓦爾德畢布勒西頓推羅等。在各城市國家中,自由民財產分化劇烈。有產階級在政治上享有特權地位,公職人員是根據財產資格選舉出來的。城邦會議完全操縱在大奴隸主手中。

腓尼基各城邦互爭霸權,長期處於分裂狀態,沒有一個城邦有足夠力量能夠統一其他城邦。城邦之間經常發生爭奪霸權的鬥爭。起初北方的霸主是烏加里特,南方的霸主是畢布勒。

公元前2世紀中期,腓尼基已處於埃及控制之下,但各城紛爭如故。到公元前14世紀,烏加里特衰落,為西臺征服。畢布勒因為埃及在和西臺戰爭後勢力南移,失去了依靠,也無力與鄰邦鬥爭。這時霸權便轉歸西頓。

但是西頓的強盛也為時不長,約當公元前1200年左右,就被入侵的海上民族所滅。

海上民族遷徙的浪潮平息以後,埃及國力不振,西臺衰亡,腓尼基諸城除烏加里特和畢布勒外,再度成為各自獨立的小王國,以南方的推羅為最強。當希蘭一世統治時期(公元前969-前936年),推羅正值全盛時代。公元前8世紀以後,亞述、迦勒底相繼西侵。及至波斯帝國興起,腓尼基終被兼併。

腓尼基諸城很早就有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遠在公元前3000年代末,烏加里特和畢布勒就已經和埃及、克里特等地發生商業來往。所產紡織品和染料最負盛名。染料為紫紅色,從一種海生介殼動物中提取。用這種顏料染成的紫紅布行銷地中海各地,因此希臘人譽腓尼基為紫紅之國。

腓尼基各行業

腓尼基農業盛產葡萄和橄欖,為油、酒業提供原料,因之又興起釀酒業和榨油業。玻璃製造術大概來自埃及;商人常以成本低廉的玻璃製品運往外地貿易。

金屬工業很發達,《舊約聖經》中的《列王紀》有關於推羅銅匠技藝精巧的記載。

腓尼基人的造船術在古代地中海世界長期居於領先地位。所造的雙層槳並裝有沖角的兵船,是後來希臘人同類兵船的前驅。由此可見當時的腓尼基居民的生活情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