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化膿性骨髓炎

脊椎化膿性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of vertebra)發病較少,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經循環傳播引起。其原發感染病灶可為癤腫、膿腫和泌尿生殖系下段的感染,少數為外傷、椎間盤手術或腰椎穿刺手術後感染所致,亦可由脊椎附近的軟組織感染如腎周圍膿腫、褥瘡等蔓延而來。常見於成年人,以20~40歲年齡段的成年人為常見,男性多於女性。腰椎發病較多,其次為胸椎、頸椎和骶椎。病變主要侵犯椎體,向椎間盤及上下椎體擴散,也有同時侵犯附屬檔案或單發於附屬檔案的。

基本信息

發病原因

該病的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最為多見。病原菌進入脊椎的途徑有三種:
通過血液途徑播散:先有皮膚及黏膜化膿性感染病灶,經血液途徑播散。
局部蔓延:鄰近脊椎的軟組織感染直接侵犯。
淋巴傳播:經淋巴引流蔓延至椎體。

發病機制

該病多見於成人,以腰椎最為常見,其次為胸椎,頸椎發病少見。病變多數局限於椎體,向椎間盤與上下椎體擴散,偶有向椎弓擴散侵入椎管內的。大多數病例則形成椎旁膿腫,在腰椎則為腰大肌膿腫,在上頸椎則為咽後壁膿腫。病變發展迅速,並有硬化骨形成,彼此融合成骨橋,甚至出現椎體間融合。

基本症狀

按起病急緩可分成急性型、亞急性型與慢性型三種類型。
急性型:這種類型通常來源於血液途徑播散。患者起病急驟,有畏寒、寒戰及高熱,體溫可達40℃,毒血症症狀明顯。腰背痛或頸背痛明顯,臥床不起,不能翻身或轉頸。椎旁肌肉痙攣明顯,並出現叩擊痛。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可達數萬,中性粒細胞占80%以上,並有中毒顆粒,血培養可檢出致病菌。高熱可持續2周以上,部分病例出現肢體癱瘓。大型腰大肌膿腫可在腰部或流至股部時被觸及。此類病例早期X線檢查往往無異常發現,至少在1個月後才出現椎體內蟲蝕狀破壞。一旦出現X線徵象後,骨破壞迅速發展,椎體形狀不對稱,成楔狀改變,密度濃白成硬化骨,並向鄰近椎體蔓延,使椎間隙變窄,並可見有椎旁膿腫。最後,形成骨橋或椎體間骨性融合。CT與MRI檢查可以提前發現椎體內破壞灶與椎旁膿腫。
亞急性型:這類病例通常在近期內有過腹腔內炎症或腹內手術後感染病史。在感染病灶控制後或化膿性闌尾炎手術出院後不久發生腰背痛及發熱,體溫一般不超過39℃,毒血症症狀亦比較輕微,有血白細胞計數增加和血細胞沉降率加快。該病的病理變化發生在椎體的邊緣,因此早期的X線檢查往往沒有陽性發現,X線表現往往延遲到1~2個月後出現,表現為椎體邊緣破壞和椎間隙變窄以及進行性骨硬化。這類病例的致病菌大都毒性比較低,或是患者的機體抵抗力比較強,因此整個病程表現為良性過程。
慢性型:起病隱匿,患者在不知不覺中出現腰背痛,沒有神經根症狀,體溫不高,或僅有低熱,狀如結核,血白細胞計數不高,但血細胞沉降率可增快。早期X線檢查往往無陽性發現,1~2個月後椎體呈對角線狀,有半個椎體密度增高,出現骨硬化表現。隨著病變發展,椎間隙進行性變窄,通常需半年之久。如果患者年齡較大,往往被診斷為轉移性硬化性骨腫瘤。用抗生素後症狀會改善,但會反覆發作,因此整個病程表現為慢性遷延性病程。
急性型起病急驟,有高熱及毒血症症狀,血培養往往可以檢出致病菌。早期發現病灶有賴於放射性核素骨顯像,而MRI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可以表現出炎性異常信號和骨破壞。
亞急性型如有過腹腔內炎性病變病史或腹內手術後感染病史,可以提醒診斷。

相關檢查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明顯升高,中性粒細胞升高。血培養陽性及血沉增快。
放射性核素顯像:MRI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X線檢查早期無骨質改變,但一周后可與X線的改變進行對比。

治療預後

治療

足量廣譜抗生素早期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血培養可以幫助檢出致病菌與挑選合適的抗生素。在全身和局部症狀控制後還需使用口服抗生素至少4~6周。
全身療法:全身性支持療法十分重要。
制動:急性型大都為致病性較強的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有很強的椎體間骨性融合的傾向,一旦融合完全,很少有後遺症狀。亞急性與慢性型的致病菌毒性較低,以白色葡萄球菌或其他細菌為主,不容易產生骨性融合,以後很容易產生腰椎不穩與反覆急性發作。因此,主張在起病後或診斷後睡石膏床或上石膏腰圍帶一側大腿,以利於骨橋的連線。
酌情選擇手術療法:化膿性椎體骨髓炎以藥物治療為主,只有出現截癱或巨大椎旁流注膿腫者需做手術治療。視病情的需要與患者的一般情況決定施行椎板減壓術、病灶清除術或膿腫引流術。

預後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選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及支持療法,必要時選擇手術治療,一般預後較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