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痹

脈痹

脈痹一名,始見於《黃帝內經》。繼後,《金匱要略》等醫籍有血痹的記載。血氣痹阻與經脈痹阻相關,故血痹與脈痹類同。從臨床實踐看,脈痹作為病種並不少見,故將其列為病種之一。凡以血脈瘀滯為主要病證者,均應屬本病。臨床表現為有不規則的發熱,肌膚有灼熱感、疼痛、皮腐或見紅斑,多因血虛,以寒濕邪留滯血脈所致。語出《素問·痹論》。

基本信息

病因病機

脈痹的致病原因比較複雜。大凡外因多與嚴冬涉水、步履冰雪、九居濕地或負重遠行等,致風寒濕熱毒邪入侵有關;內因則主要為臟腑陰陽失調,正氣不足。與嗜食肥甘厚味和辛辣炙煿、飲酒、吸菸等也關係密切。術後、產後、外傷等長期臥床,以及輸血、輸液致藥毒傷脈等常是重要的誘發因素。上述病因致血脈痹阻,影響營衛、氣血、津液運行則成脈痹。血泣則瘀,津停痰生,故瘀血、痰濁又是貫穿本病始終的重要病理因素。痰瘀互結常是本病纏綿難愈的主要原因。

臨床表現

脈痹是以正氣不足,六淫雜至,侵襲血脈,致血液凝澀,脈道閉阻,而引起的以肢體疼痛、皮膚不仁、皮色黯黑或蒼白、脈搏微弱或無脈等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因於濕熱者多發於夏季,由於寒濕或陽虛而致者則好發於冬季。發病年齡以青壯年為多,老年次之,幼小一般不發病。

診斷

1.發病可緩可急,但以緩慢發病居多。發病年齡以青壯年多見,老年次之,男女均可發病.發病季節不一,困於濕熱者多夏季發病,由於陽虛、寒濕者冬季好發。2.自覺肢體疼痛、麻木、倦乏、發冷、發熱或蟻行感,甚至頭暈、頭痛、視物模糊、昏厥等。3.皮膚蒼白,或紫紅,或潮紅,或青紫,肢體腫脹,後期萎縮。4.舌色暗紅或紫瘀,或有瘀點、瘀斑。5.趺陽脈(足背動脈)、太溪脈(脛後動脈)搏動微弱或無脈。寸口脈(橈動脈)澀、微弱或無脈(可輔以示波測量法檢測)。6.皮膚測溫多有皮溫降低,電阻降低,電阻抗血流測定多有肢體血流量減少、血液流出阻力增加,都卜勒超音波檢查可見動脈搏動波形幅度降低,動脈造影可見受累段動脈脈管狹窄或閉塞等有關徵象。具備第2、第3兩條,再參照其他各條,即可確立脈痹的診斷。

疾病介紹

脈痹是指以血脈症狀為主的痹證。臨床表現為有不規則的發熱,肌膚有灼熱感、疼痛、皮府或見紅斑,多因血虛,以寒濕邪留滯血脈所致。

症狀

脈痹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脈痹脈痹

《素問・痹論篇》指出痹“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可認為是對脈痹病機的最早闡述,認識脈痹應抓住“血凝而不流”這一主要病機。《素問・五臟生成篇》提到“凝於脈者為泣”,以致“血不得反其空”,可引起“痹厥”,有助於進一步認識脈痹的機理。唐代醫家王冰在注釋時認為:“泣,謂血行不利。空者,血流之道,大經隧也。”說明血瘀痹阻於較小脈絡,以致難以返流於大的經脈,引起經脈痹阻,進而發展,還可以引起手足逆冷。清代何夢瑤《醫碥・痹》提到“血脈不流而色變”也是對脈痹病機的闡述,並且指出:“外感之風寒濕能痹,豈內生之寒濕獨不痹乎?”認為內生之瘀血、痰飲亦可致痹,“死血阻塞經隊,則亦不通而痹矣。”

併發症

脈痹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脈痹的臨床表現在古醫籍中有散見記載,應注意從臨床實踐中認識總結。就臨床觀察而言,最為常見的是相應部位出現疼痛、麻木、蟲蟻爬行感或腫脹等症。疼痛是脈痹血瘀的主要症狀之一,或輕或重,初發較輕,病久加重,晝輕夜重,有隱痛、脹痛、麻痛、冷痛、灼痛等不同感覺,或呈痙攣性疼痛,甚至發生劇痛。血瘀可導致相應部位出現異樣感覺,麻木、蟲蟻爬行感乃“榮衛之行澀”所致。血瘀則津停,血不利則為水,瘀甚則肢體腫脹。瘀阻血不得養,陽氣不得通達溫養,則肢體乏力、發涼畏寒,熱毒所致或瘀久化熱者則局部有灼熱感。脈痹患者出現局部色變,或青紫、紫紅,或蒼白,或局部脈絡迂曲怒張。瘀甚病久,可致局部血脈觸之粗硬腫痛,或觸及到條索樣腫脹的脈絡,均血瘀之徵。病重失治,也可導致患處發生潰爛、壞疽。脈痹患者脈象多澀,或無脈,亦為瘀征,應注意寸口脈、趺陽脈、太溪脈等處的切診。脈痹發病或急或緩,病程或短或長,但多數患者病程較長,可達數月或數年之久。在出現脈痹血瘀症狀的同時,由於病因的不同,患者的體質狀況不同,還伴有與之相關的其他症狀,應注意結合辨析。

預防

脈痹應該如何預防?

瘀阻不通則痛,瘀阻津停則腫。本例患者以右下肢腫痛為主要表現,未見其他臟腑病變之形征,病變在於肢體,其痛具有瘀血為患的特點,且伴舌暗脈澀之瘀征,故從脈痹診治,從血瘀辨析。《金匱要略・水氣病》篇提出“血不利則為水”,《血證論・腫脹》指出“瘀血流注,亦發腫脹”。瘀為病本,腫乃繼發,故以活血化瘀為主,適佐利水之品,“但去瘀血,則痰水自消”,而能收到較好效果。

治療

脈痹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脈痹的治療總以通為原則,主要應從瘀論治,以活血通脈為大法,但須明析病因,詳細辨證,或結合益氣、養血、滋陰、溫陽以扶正,或結合散寒、清熱、解毒、祛濕、化痰諸法以驅邪,共達通脈之功。有些脈痹病情複雜,往往多證相兼,故應注意多種治法的配合運用。 治取益氣活血、化瘀利水之法。方用補陽還五湯、活血效靈丹、當歸芍藥散合方加減。處方:當歸30g、丹參30g、制乳香8g、制沒藥8g、茯苓20g、澤瀉10g、桃仁10g、紅花10g、水蛭10g、生黃芪30g、漢防己15g、川牛膝30g、地龍15g、延胡索10g、焦神曲15g。10劑,1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