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變星

脈動變星

星體的外層在周期性地膨脹和收縮的變星。脈動變星是指由脈動引起亮度變化的恆星。這些變星亮度的變化,可能是由於恆星體內(自身的大氣層)一會兒膨脹,一會而收縮,這種周期性的變化而引起的。恆星周期性的膨脹與收縮,必然引起恆星半徑周期性的增大與減小,恆星的表面積也周期性的增加與減少,溫度和總輻射能量都發生變化,因而光度也周期性的增大與減小,看起來它的亮度也周期性的變亮與變暗。另外,其顏色,光譜型和視向速度,有時還有磁場,也都隨之發生變化。

簡介

已編入《變星總表》的兩萬多個變星中,有一萬多個是脈動變星,即占總數一半以上。據蘇聯天文學家庫卡爾金和帕連納戈估計,在整個銀河系中,這類變星的總數約為200萬個。  

由於這類變星自身在不斷膨脹、收縮(徑向脈動)或發生變形運動(非徑向脈動),其光度、顏色、光譜型和視向速度(有時還有磁場)也隨之發生變化。根據脈動性質(特別是它們的光變曲線),脈動變星主要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①經典造父變星;②星族Ⅱ造父變星,又名室女座W型變星;③天琴座RR型變星;④盾牌座δ型變星;⑤矮造父變星;⑥仙王座 β 型變星;⑦蒭藁增二型長周期變星;⑧金牛座RV型變星;⑨半規則變星;⑩晚型不規則變星;脈動白矮星。有人把①②③⑦⑧⑨合稱為“大序變星”。

脈動變星的周期可以相差很大,短至一小時以下,長至幾百天,甚至十年以上。例如,還不能確定分入④類或⑤類的GD428的周期只有56分18秒,而另一些不規則變星的周期則可達幾十年。在某些脈動變星中,還存在有多重周期的脈動現象。脈動變星的目視星等變幅從大於10個星等,到小於千分之幾個星等都有。脈動變星的密度和絕對光度都與脈動周期有一定的關係,這些性質為研究恆星的物理本質和宇宙的尺度提供重要依據。

由光譜型看,脈動變星分布很廣。年輕的、年老的都有。脈動的原因是,恆星演化到一定階段,其結構出現某種不穩定性,從而產生一定幅度的脈動(見變星的脈動理論)。變星的脈動性質,主要由變星內部結構決定,因此各類脈動變星在赫羅圖上都有其特殊的位置。

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白矮星-內部結構模型圖

脈動白矮星是新發現的一類脈動變星。它們的變光周期從小於10秒到大於1,000秒不等,典型星如R548(鯨魚座ZZ)。關於它們的物理本質和演化問題還有待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