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河古道

胥河古道

胥河古道位於縣城東15公里的東壩和下壩之間,長約5公里。它東匯松溪、椏溪,經荊溪入太湖;西連瀨水,經固城湖入長江,這就是人們所稱的"胥河"。在胥河清理河道時,曾挖出過鎮河石牛。今天,胥河古道已舊貌換新顏,人們將它裝點得更加丰姿多彩,形成了一條旅遊風光帶。

人文歷史

春秋時,吳王闔閭伐楚,採納伍子胥鑿開東壩、下壩間的崗阜,溝通太湖至蕪湖的水道,採用水陸夾攻的戰術的建議,一支部隊經長江直抵楚國的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縣北),另一支從蕪湖渡江登入向西越過大別山,直逼漢水攻郢城。這樣既可縮短路程,又能發揮吳軍善於水戰的長處,不失為良策。於是就由伍子胥率眾開鑿。經過多年奮鬥,鑿開了土層以下的岩石層,開出一條底寬30多米的河道。它東匯松溪、椏溪,經荊溪入太湖;西連瀨水,經固城湖入長江,這就是人們所稱的“胥河”。在胥河清理河道時,曾挖出過鎮河石牛。今天,胥河古道已舊貌換新顏,人們將它裝點得更加丰姿多彩,形成了一條旅遊風光帶。

特色

胥河,古代又名胥溪、胥溪河,源出中國江蘇南京高淳固城湖,上游連線長江在安徽蕪湖的支流水陽江,下游連線太湖水系荊溪。胥河開鑿於春秋時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
如今的胥河,經高淳東壩、下壩、定埠,至溧陽朱家橋椏溪河口東接荊溪南河段,連通在宜興流入太湖的荊溪,是高淳、溧陽間引水灌溉和通航河道,故又稱淳溧運河。目前連線蕪湖長江水運和上海黃浦江水運的蕪申運河也在修建之中,可通行1000噸位的船隻,預計2010年建成。胥河全長約31公里,河寬在20160米之間。
胥河開鑿於公元前506年,是我國現有記載的最早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的運河。北歐的瑞典在公元1832年開挖的名叫果達河的人工河,是歐洲最早的運河,它比我國的胥河要晚2300多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