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藻

1918年春任魏邦平為司令的廣東討龍軍第五軍司令部參謀。 1923年3月,鄭潤琦重組粵軍第三師,胡銘藻任粵三師參謀長。 1927年任廣東省南區綏靖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胡銘藻(1889—1968),字德輿,開平人,少將

人物經歷

1912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步科,1914年1月畢業,入粵軍服役。1918年春任魏邦平為司令的廣東討龍軍第五軍司令部參謀。

1920年,粵軍驅逐桂系,11月,孫中山整編粵軍,魏邦平的第五軍改編為粵軍第三師,胡銘藻任粵三師參謀官、參謀處長兼軍官講習所教官。

1923年3月,鄭潤琦重組粵軍第三師,胡銘藻任粵三師參謀長。粵三師重建之後,編制不全,紀律鬆弛,且同陳炯明時有勾結,胡銘藻力請鄭潤琦整飭部隊,未得鄭的支持,忿而辭職。

1924年任許崇智建國粵軍總司令部少將參謀、建國粵軍第一軍第二獨立旅旅長。

1927年任廣東省南區綏靖委員。

1933年任廣東國民政府第一集團軍高級參議兼廣東省北區綏靖公署高級參議。

1935年任江西第六綏靖區司令部司令部司令部參謀長。

1936年10月16日,國民政府裁撤東區綏靖委員,另設第五區,胡銘藻任廣東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全司令,並按規定兼專員公署所在的潮安縣縣長,轄:潮安、潮陽、揭陽、澄海、饒平、惠來、普寧、豐順、南澳、汕頭、南山等縣。1939年2月,卸此職,由何春帆接任。

抗戰爆發後兼任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會委員。

1938年12月至1945年8月任廣東省政府委員,期間曾兼任廣東省政府秘書長、省糧政局局長(1943年底免兼此職)。

1944年冬廣東省政府西江南路行署在信宜成立,胡銘藻兼任行署主任。

1948年移居香港。1949年6月,通電起義。回國後任廣東省政協委員、省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