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24年年2月4日,孫中山先生下了兩道大元帥令。其一:“著將國立高等師範、廣東法科大學、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合併改為國立廣東大學(後改為中山大學)”。其二:“派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籌備主任”。 何春帆與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伍朝樞、馬君武、孫科、李大釗、許崇清、胡適、陳樹人、熊希齡、王星拱、鄧植儀、梁龍、程天固等35人為籌備委員。
1926年起任瓊山縣縣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國民党進行清黨,北江宣撫委員會派何春帆等5人到清遠縣搜捕共產黨員,並拘捕支持農民運動的國民黨縣黨部委員。
1928年起任第十一軍司令部秘書長、副官長、新編第六師少將師長。
1930年何春帆由南路總指揮李濟深任命兩度出任瓊海關監督,最短一次任職僅10天,後赴中山大學任職。
1932年,一·二八抗戰爆發,2月25日,校長鄒魯和鄧植儀、陳宗南、何春帆、薛祀光、羅宗洛、莊澤宣、葛定華、鄧孝思、何衍璇、沈鵬飛、徐甘棠等24名教授及部門負責人發起募捐援滬,學校在“一・二八”後成立學生義勇軍辦事處,何春帆任主任,3月,何春帆邀請十九路軍塗思宗師長來校,在大禮堂向受軍訓的全體學生演講滬戰經過。
1936年任廣東省軍管區徵募處處長兼中山大學軍訓處主任。
1938年2月,任連縣縣長,曾主持重修著名古蹟流杯亭。次年2月11日任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全司令。1940年1月調任廣東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全司令,7月卸職,回中山大學任總務長。
1945年1月,日軍進犯粵北,中大遷徙,教務長鄧植儀與總務長何春帆各率領部分師生來到連縣三江鎮,組成中大連縣分教處。
1945年4月,任第四屆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7年當選“國大代表”、“立法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1974年春在北京逝世。
人生經歷
何春帆(1893———1954.2),名開湘,連南三江(原屬連縣)人,生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13歲在三江國小畢業後,同年8月考入連州中學,次年8月考入廣東黃埔陸軍國小。在校期間,接受孫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主張。1908年,經鄒魯介紹加入同盟會。次年秋轉入南京陸軍國小就讀。辛亥革命爆發後,奉命參加上海武裝起義,任光復軍隊長(連級)。民國元年(1912)8月到北京清河陸軍第一預備學校深造。1913年6月,追隨江西省都督李烈鈞舉兵討伐袁世凱,失敗後被袁氏通緝,遂東渡日本避難,先後以官費資格就讀於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備科、東京熊本第五學校、京都帝國大學法學部政治科。1922年5月畢業後,即返回廣州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同年秋至1929年秋,歷任廣州衛戍司令部軍法處長、廣東大學教授兼總務長、鶴山縣縣長、瓊山縣縣長、南路新編第六師師長、李濟深部少將參議等職。1929年秋,因李濟深將軍被蔣介石囚禁事件受株連,遭蔣氏通緝,被逼再次東渡日本避難。l931年夏,李濟深被釋放,始由日本回國。同年秋至1936年間,歷任連山縣縣長、中山大學教授兼總務長、省政府參議等職。1937年10月至l945年秋的八年抗日戰爭期間,歷任國民黨十二集團軍少將參議、連縣縣長、省第五區(潮汕地區)、第二區(北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中山大學教授兼總務長、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等職。任職期間,擁護“國共合作”政策,貫徹”抗日保鄉、團結禦侮”宗旨,參加對日作戰。在教育事業上,於1938年呈請省府批准將縣立連州中學改為省立連州中學,並實行男女同校的改革;在1945年秋,設立中山大學三江分教處,為教育事業作了有益工作。
1947年秋,被國民黨中央圈定為國大代表和立法委員。l948年冬至1949年初,在韶關秘密參加原國民黨六十四軍副軍長兼一三一師師長張顯岐將軍策劃的反蔣武裝起義活動。
1949年11月,廣州臨近解放,何春帆不願意按照蔣介石命令逃往台灣,但又害怕留在廣州會遭受特警人員的殺害,只好潛往香港,鏇即遷往澳門。廣州解放後,經中共華南分局統戰部長饒彰風及故舊好友杜國庠、李章達、丘哲、張文緒、許崇清、張顯岐等人致函聯繫,於1950年1月11日回到廣州。l951年3月8日,由中共華南分局統戰部安排到南方大學學習,同年10月畢業後,由中共華南分局統戰部安排工作。l954年1月,在連南公安局軟禁審查。在審查期間,因年老體弱和身患重病,經治療無效,於同年2月25日上午6時病逝。享年61歲。1985年11月,中共連南縣委、縣人民政府作出決定,為何春帆恢復名譽,並於1988年2月在三江鎮建立墓碑,以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