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背擱為2 人表演,1 人選“底座”,身上固定鐵制框架,將一少年置於其上,少年一般扮作戲劇人物中的角色,其衣裙稍大,裙下著假腳,並配以小型導具,表示所扮角色。扮“底座”者以“十字步”、“剪子步”的舞行進。與少年雙臂搖擺緊密配合,舞姿優美,十分吸引觀眾。
背擱是流傳於陽原民間的一種獨特的舞蹈形式。“擱”的意思就是高木架,高約2.5米,由一根直徑十公分的鐵棍和幾塊木板組成。7-11歲小孩站在一塊橫板上,在胸前有一片約二十公分長的弧形鐵片,正好與小孩前胸的弧度相吻合,用一條粗布帶把孩子的上身和腿與架子捆在一起,然後化妝,穿上粉紅色寬大的上衣和綠色的長裙作為演出服,裙子的長度要遮蓋住腳和腳下的踏板。最後把“擱”和上面的孩子一起綁在大人的背上,下面人的頭部正好遮住後面露出的一節鐵棍,所以從前面看孩子仿佛是凌空站在大人的頭頂。演出時大人隨著音樂的節奏做舞蹈動作,小孩也要隨著大人進行扭動、表演,樂隊的樂器、曲牌與踩高蹺樂隊基本相同。背擱還有單、雙之分,單背擱是一個大人背一個小孩,雙背擱是一個大人背兩個小孩,難度更大,因而更精彩。
現在只有揣骨疃鎮曲長城村有這種表演形式,傳承人是蘇世進,88歲,馮志成,75歲,龔學軍,58歲。據馮志成老人介紹,曲長城背擱傳到現在,已經十多代了,蘇世進老人的師傅是蘇三見,蘇三見的師傅是他父親,藝名叫“九如齋”。蘇世進老人回憶說:據老人們口頭傳說,明永樂年間,山西移民帶來了這種表演形式。曲長城的背擱最早是一個叫“鳳賢堂”的表演班的節目,當時背擱有12架單人,1架雙人,後來發展到24架單人,2架雙人。隊形也有講究,12架意為一年12個月,如果有閏月年,閏幾月雙架就排在第幾位。沒有閏月年,表演時雙人架就排在最前。近年來表演時,一般有兩個雙架,都排在開頭。
曲長城背擱,從最早作為祈福娛神的舞蹈,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和完善發展,現在已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喜慶娛樂的獨特表演形式,每年春節、元宵節活動,都要進行表演,引來觀眾如雲,但見:24個壯漢披紅掛綠,“擱”上26個粉琢玉妝的小姑娘長袖舒展,長裙飄飄,在音樂的伴奏下不斷舞動,猶如天女下凡,如仙似畫,令人如醉如痴,心生嚮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縣文化館在傳統背擱表演基礎上推陳出新,編排了背擱表演《嫦娥奔月》,設背擱九架,其中八架單人架,一架雙人架,雙人架上為嫦娥和玉兔,身後一輪明月,其他八架均為仙女打扮,飄然而舞。這個節目在當年的張家口地區民間文藝匯演中,獲優秀表演獎,使這門古老的藝術煥發了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