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

胃管

胃管(鼻胃管,鼻飼管餵食) nasogastric tube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經由咽部,通過食管到達胃部,多是用來抽胃液,也可以用來往胃裡注入液體提供給患者必須的食物和營養,護理時應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脫出,導致誤吸。

基本信息

簡介

胃管(鼻胃管,鼻飼管餵食) nasogastric tube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經由咽部,通過食管到達胃部,多是用來抽胃液,也可以用來往里注入液體提供給患者必須的食物營養,護理時應注意避免胃管污染,以及胃管脫出,導致誤吸.

使用

插管時擺好病人體位,清潔並潤滑鼻腔.將病人的頭向後仰將管與鼻孔呈60°角插入,繼續插入至鼻咽部;將胃管插至15CM(會咽部)時,沿著胃管外壁滴注l一2ML滅菌石蠟油,將患者頭部托起,使其下頜緊貼胸壁,以增加咽喉部弧度,便於胃管沿後壁滑行,順利通過咽喉部進入食管.此時囑患者邊吞咽邊將胃管緩緩插至所需長度後固定.之後檢查胃管是否在胃內.
胃管插入成功後,需將胃管妥善固定.方法為:
在鼻孔處先用一長約3cm的膠布條環繞胃管2圈作一標記,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膠布交叉固定鼻翼部,然後用備好的長約50-60cm的布帶子(帶子寬1.5cm)在鼻孔處環繞胃管打一結(打結時勿影響胃管引流),然後將帶子兩側繞過患者頭部.在一側系一活結,以起到加強固定胃管的作用.
除掌握整個過程外,最好到醫院見習護士的操作,以保證插管安全和成功,防止出現病人黏膜損傷,聲帶破損等後遺症.

護理要點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脫出。A.固定胃管套用白色橡皮膠布貼於尖部,膠布應每天更換。
B.胃管插入的長度要合適,成人一般約45—55cm。若懷疑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生。此時鼻飼者應暫時停止,待確定胃管在胃中方可進行鼻飼。[注]判定胃管在胃內的方法:?用注射器回抽可從胃管內抽出胃內容物。用注射器向胃管內打氣,用聽診器在胃部聽到氣過水聲。將胃管插入水中無氣泡溢出。
C.保持胃管的通順,防止打折。搬動或翻動病人時應防止胃管脫出或打折。
2.保證胃管的通暢,定時沖洗、抽吸胃液
A.定時沖洗,每4小時一次。沖洗時應根據胃管的型號,手術部位,手術方式等選擇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鹽水沖洗胃管。沖洗時注意用力不可過猛。若有阻力不可硬沖,以免損傷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瘺。沖洗時若有阻力應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暢,可再沖洗。若抽不出胃液、沖洗阻力大,應及時通知醫生,及時處理。
B. 根據胃液分泌的情況定時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時一次。抽吸胃液時吸力不可過大,以免損傷胃壁,造成黏膜損傷出血。
3.密切觀察胃液的顏色、性質、量,並做好記錄。
A.觀察胃液的顏色、性質:胃液顏色一般為墨綠色(混有膽汁)。若 顏色為鮮紅色,提示胃內有出血。若顏色為咖啡色,提示胃內有陳舊性血液。胃液出現顏色或性質的改變,應及時通知醫生,給 予相應處理。
B.準確記錄胃液的量:若胃液量過多,應及時通知醫生,及時處理。避免引起水電解質紊亂
4. 胃管護理
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潔鼻腔
B. 更換膠帶時,須將臉部皮膚拭淨再貼,並注意勿貼於同一皮膚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當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應通知醫務人員處理。
E. 每日清潔口腔,以棉簽清潔口腔;意識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潔。鼓勵病人刷牙漱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給予口腔護理。
F. 意識不清或躁動不合作的,需預防鼻胃管被拉出,必要時可將患者雙手做適當的約束保護。
5.鼻飼的護理:
A. 鼻飼前應先確定胃管在胃內,且沒有腹漲、胃儲留之症狀後,再 行鼻飼。
B. 鼻飼量每次不超過200ml,根據全天總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況 合理分配,制定間隔時間。鼻飼後用溫開水沖淨鼻飼管,並安置好。持續鼻飼應均勻灌入。
C. 鼻飼溫度要適宜,以35℃左右為宜。持續灌入時鼻飼液溫度應與 室溫相同。過熱易燙傷胃壁黏膜,過涼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瀉。及時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D. 鼻飼開始時量易少,待病人適應後逐漸加量並準確記錄鼻飼量。
[注]:1)食道術後沖洗胃管 :用10ml注射器抽3—5ml生理鹽水緩 慢沖洗。若遇有阻力,先回抽,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暢。若沖洗阻力大或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生。
2)胃大部或全胃切除術後沖洗胃管:用5ml注射器抽1—2ml生理鹽水,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再緩力沖洗胃管。沖洗後應將沖入生理鹽水抽出。若沖洗阻力大或胃管脫出應及時通知醫生。
3)結腸、直腸術後沖洗胃管:
用5—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鹽水緩力沖洗。若沖洗不暢,可適當調整胃管位置。
4)幽門梗阻病人胃管沖洗:
需洗胃病人應遵醫囑定時給予3%鹽水每次200ml打入胃管,夾閉胃管半小時後用負壓 吸引將胃內容物吸出。沖洗時若遇阻力,可稍用大力點沖,切記不可暴力沖洗。若胃管堵塞應及時通知醫生更換胃管。

護理醫療器械

臨床上用的最多是注射器與念親恩鼻飼胃管流食打食器。

注射器一般採用都是100ML,打食過程操作力度掌控要求高。需要有力氣的人員操作

念親恩鼻飼胃管流食打食器150ML。打食過程採用力學推送原理,老人孩子都可操作。

臨床套用

1、腸內營養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及醫囑要求, 配製內營養液 以滿足患者的機體需要。溫度38~40℃, 每次注入不超過200ml,間隔時間不少於2h。每次注入前回抽胃內容物 ,一是可以觀察胃內容物的顏色及有無出血,還可以觀察量,如抽出液為上次注入的食物超過150ml,應停止注入,通知醫生, 觀察患者的情況,有無腹脹,也可防止胃內容物反流導致窒息。
2、持續胃腸減壓防治某些疾病引起的腹脹、腹痛,減輕症狀,常用於急性胰腺炎患者及腹痛待查者。
3、間歇抽吸洗胃治療口服藥物中毒患者??用解毒劑反覆洗胃可直接破壞毒物,並減少其吸收。持續負壓引流也可減少胃腸道吸收的毒物的再排泄所致的反跳,從而減輕中毒症狀。
4、用於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一是直接注入止血藥物,常用生理鹽水250ml加入20 mg 去甲腎上腺素,50ml 一次胃管內注入,根據出血嚴重程度確定再次注入時間。
二是注入冰鹽水洗胃 ,4℃冷藏的生理鹽水1000ml分次注入,注入過程中觀察患者的反應有無冷刺激引起的不適及出血情況,接負壓引流器,觀察出血情況及減輕消化液的刺激。

常見的鼻飼管置管原因

⒈在神經內科,常見於球麻痹患者出現的吞咽困難的患者,腦卒中是常見的病因之一。為了保證其營養需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藥物套用,促進疾病恢復,需給予鼻飼。但此操作往往給病人帶來一些不適,增加病人的精神壓力和恐懼心理。需要通過人性化護理,使病人在心理、社會、精神上處於滿足和舒適的狀態,減少或降低不適應的程度,消除了病人的恐懼心理。通過系統評估病人,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縮短了操作時間,減輕了痛苦,提高了疾病的治癒率。
⒉在消化內科,常見於腸梗阻、重症胰腺炎,放置胃腸減壓是治療腸梗阻的重要措施,通過胃腸減壓吸出胃腸道內的氣體和液體,減輕腹脹、降低腸腔內壓力,減少腸腔內的細菌和毒素,有利於改善局部病變和全身情況。而胃腸減壓插入深度直接影響引流效果和病人腹脹改善程度。
根據臨床觀察,傳統胃管插入深度為45~55cm,部分患者引流量少,腹脹改善不明顯。
按傳統方法插管,從耳垂至鼻尖至劍突,插入長度為45~55cm,觀察組從鼻尖至耳垂加發跡至劍突,插入長度為55~68cm。人體解剖顯示,食管長25~30cm,咽部長度為12cm,鼻部長度為8cm,總長度為45~50cm,胃管遠端側孑距頂端距離為2.5,傳統插管長度,從解剖角度分析,胃管側孔不能全進入胃內,胃管頂端僅達賁門下,最多到達胃體部,胃內液體不能完傘引出,影響胃腸減壓效果.胃腸減,管側孔全部進入胃內的深度為55~60cm,要使導管側扎完全到達胃內,起到良好的減壓效果,插管深度必須55cm以上.將插管長度增加13cm,達到55~68cm,胃管的頂端可達胃底部,胃管側扎全部在胃內,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脹明顯減輕,說明胃腸減壓插管深度至55~68cm,引流效果優於傳統插管深度,病人的臨床症狀也得到明顯的改善.
⒊一些老年性疾病如老年疾呆,缺Ca晚期不能自行進食者。

鼻飼注意事項及胃腸道反應的預防

⒈觀察:
經常巡視病房,詢問病人,觀察病人的胃管有無堵塞、脫出;病人有無噁心、嘔吐、腹瀉,口腔、鼻咽黏膜有無損傷、便秘等。
⒉口腔護理:
每天保持口腔清潔濕潤,
⒊並清潔鼻孔。
⒋插管後的指導:
告知病人鼻飼管留置以後咽喉部會有異物感,這是正常的機體反應。如病情轉,能自行進食後鼻飼管就可以拔除。
過小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留置胃管減壓時,護士應將引流管固定好,告知患者要防止翻身或活動時不慎造成管道扭曲,堵塞,護理人員要指導或協助患者下床活動,正確打開連線部位,夾閉胃管。患者不可自行調節負壓,壓力過大或過小都會影響治療效果,應及時(每班)傾倒胃腸減壓器或用50注射器抽吸,並記錄引流物的顏色及量,以保持胃腸減壓器的通暢,胃腸減壓留置時間須視病情決定,如肛門排氣,腹脹消失,腸鳴音恢復,要及時通知醫護人員,不可自行拔除胃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