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經集注》:“地黃、車前為之使。惡款冬、苦瓠。畏苦參、青蘘。”②《藥性論》:“惡苦YAO。畏木耳。”③《綱目》:“氣弱胃寒者必不可餌。”1、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動物亞急性毒性實驗證明該藥毒性很小。2、有報導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為噁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3、麥冬性寒質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於有陰虛內熱、乾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於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臨床將麥冬當作補品補益虛損應注意辨證,用之不當會生濕生痰,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
相關詞條
-
傷津
傷津,病證名。即津液損傷。
名稱 傷津與脫液的區別 -
肺胃陰傷證
本證見於溫病氣分後期,為邪熱已退(或漸退),而肺胃津傷未復之候,病情屬虛,病位在肺胃。以乾咳,口乾舌燥而渴,舌光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多見於風溫、春...
病因 病機 辨證要點 臨床表現 治法 -
邪犯肺胃證
又稱燥氣傷肺證。本證是外感燥邪或感受風熱,化燥傷陰,以肺陰耗傷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症狀的概稱。
簡介 主要臨床表現為 -
胃
胃是消化管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人體胃的容積為1000~3000毫升。胃的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胃分上、中、下三部,即上脘、中脘、...
外形 形態結構 功能 胃液分泌的調節 生理功能 -
燥
燥 拼音:zào 注音:ㄗㄠˋ部首:火,部外筆畫:13,總筆畫:17 五筆86&98:OKKS 倉頡:FRRD 鄭碼:UOJF 筆順編號:4334251...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方言集匯 中醫學釋義 -
燥痹
治法:生津潤燥,輕清宣肺。 治法:益氣養陰,生津潤燥。 治法:養脾益胃,生津潤燥。
基本概述 病因病機 中醫診斷 辨證治療 -
熱在血分證
熱在血分證的發病時期一般都是春季或冬春之交,病因為里熱內伏所致,具有初出現時高熱煩渴、舌紅苔黃、甚則神昏痙厥等里熱證表現、起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等特點。
簡介 病因病機 診斷要點 氣分證治 營血分證治 -
胃陰虛證
胃陰虛證,中醫病證名。是指胃陰不足,胃失濡潤,以胃脘嘈雜,飢不欲食及陰虛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病因病機 辨證要點 臨床表現 治法 方劑 -
胃陰不足證
胃陰不足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厚味,積熱於內,或熱病後期傷津,或情志不暢,氣鬱化火傷陰,致胃失和降所表現出來的噁心、嘔吐或呃逆,口燥咽...
病因病機 辨證要點 常見證型 預防與調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