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病因
1、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過分憂慮對大腦皮層產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丘腦下中樞的調節作用減弱或喪失,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潰瘍的癒合,並導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自身消化,從而造成潰瘍。
2、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破壞胃黏膜表皮,胃酸直接接觸,導致黏膜被消化而形成潰瘍;促進表皮血管阻塞,黏膜缺血;產生趨化因子,造成慢性炎症黏膜,被胃酸破壞。
3、長期吸菸或服用解熱鎮痛藥,抑制黏膜前列素合成,損壞黏膜血循環,不能中和胃液的氫離子,從而引發胃潰瘍。
胃潰瘍中醫治療
(一)
【辨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胃病。
【治法】疏肝和胃,行滯鎮痛,養胃和胃。
【方名】苗嶺舒胃方
【組成】苗嶺舒胃方由雞矢藤、海螵蛸、三七、三步跳等貴州苗嶺“天然藥庫”雷公山野生天然藥材,採用苗醫祖傳之法,精製而成。
【用法】取本方水煎服,一日一付,一付分3次服用,每次一碗(150~200ml),使用15付為一療程。
【出處】丹寨苗族秘方
苗嶺舒胃方是治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腸胃病的最好選擇,具有散寒止痛、疏肝理氣、溫通補中、養胃和胃等功效,迅速消除胃部疼痛,強效修復糜爛,遏制潰瘍,重建胃黏膜,營養胃腸壁,徹底治癒胃潰瘍。
(二)
【辨證】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行滯鎮痛。
【方名】兩和鎮痛飲。
【組成】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殼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陳樞燮方。
(三)
【辨證】肝鬱乘脾,胃陰不足。
【治法】滋養胃陰,平肝補中。
【方名】養陰平肝消炎湯。
【組成】沙參9克,當歸9克,石斛9克,白朮6克,雞內金6克,黃連6克,陳皮6克,枳殼6克,麥冬6克,山藥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王慶冬方。
(四)
【辨證】脾胃虛弱,氣滯血瘀。
【治法】健脾益氣,活血止痛,制酸止血。
【方名】芪芍芨草湯。
【組成】黃芪30克,海螵蛸20克,白芍15克,白芨12克,甘松12克,鹿角膠12克(沖),元胡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蔣森方。
胃潰瘍中醫解析
胃潰瘍是由於氣鬱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等原因而致病,治療重在調其升降,復其功能。所以先疏肝理氣,使肝疏泄有度,不致橫逆犯胃,再通過溫通補中、疏理氣機,使中焦調暢而升降有序,則胃潰瘍可愈。
常說“十胃九病”,人們受到這種思想影響,患了胃潰瘍後不當回事,不治或者亂治,隨意停藥換藥,甚至沿襲不良生活習慣。然而若患上胃潰瘍而沒有及時治療,潰瘍就會越來越深,如果潰瘍的位置剛好在動脈血管上的話,就會引起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從而危及生命。所以要及時治療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