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內神經器
基本內容:
家兔脛骨前肌的肌構築與肌內神經分布的關係
肌內神經對股直肌損傷修復的作用:肌內神經完整組採用不全離斷方式,在神經入肌點以遠4.05.0mm處橫斷股...結果:與對照側相比,肌內神經斷裂組實驗側股直肌濕重下降,等長收縮力下降(P<0.05)
家兔脛骨前肌的肌構築與肌內神經分布的關係:方法肌構築法、改良的Sihlerg染色法。結果家兔脛骨前肌為梭形肌,肌重(2.39±0.13)g,肌長(3.08±0.03)cm,肌纖維長(2.00±0.01)cm,生理橫切面積(1.13±0.07)cm^2。支配脛骨前肌的神經分出3條初級神經支,即上、中、下支。上支到達肌的外上部;中支更多地密集在肌中部;下支發出兩條次級支,即肌纖維支和肌腱支。上、中、下支的分支間存在吻合。結論家兔脛骨前肌是長肌,傾向於速度型設計;肌內神經分布和肌纖維空間排列有關。
網址:http://www.chemdrug.com/databases/7_11_yyoicpqfbcqesulg.html
相關內容:
兔腓腸肌肌亞部神經擠壓後肌內神經、運動終板和肌梭等的變化:目的本文旨在通過建立肌亞部神經擠壓損傷的模型.以肌內神經、肌梭,運動終板帶、肌濕重等為參數觀察神經的損傷及修復。方法1.用sihler肌內神經染色法染肌內神經。2.用乙醯膽鹼脂酶整肌染色法觀察肌運動終板帶變化。3.用HE染色法觀察肌梭。結果實驗組手術後兩周肌亞部輕度萎縮(肌濕重P<0.05),運動終板帶變紹顏色變淺;肌內神經連續性存在,但三級末梢染色淺淡甚至消失;肌梭形態無明顯變化。手術後五周到六周肌濕重增加,肌內神經著色深,三級末梢清晰可見,肌外觀基本恢復正常。與其他亞部相比,腓腸肌內側亞部各參數恢復較快。手術後八周所有各參數恢復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肌濕重、肌梭密度p>0.05)。結論1.家兔腓腸肌外側頭各亞部在神經擠壓損傷六周后肌內神經分支分布恢復至正常形態,神經末梢感受器及運動終器恢復。2.在亞部水平神經被擠壓後,神經的再生與修復速度較整肌更早,更快
網址:http://www.cqvip.com/qk/85111x/200403/10524346.html
相關資料:
人尺側腕屈肌和橈側腕屈肌內神經分布、血供模式及肌肉結構。探討將其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獨立神經和血管支配肌肉束的可能性,指導臨床切取部分肌肉移植重建運動功能的套用。方法以解剖學、血管造影、肌內神經染色等方法,研究神經和血管在兩肌內的分布特點;電刺激神經支,檢測相應肌束可否具有獨立收縮功能及正常血供;測量肌肉的生理橫截面積和肌纖維長度,並與相關肌肉比較。結果支配和供應兩肌肉的主要神經和血管均在肌腹的近、中1/3結合部入肌,神經在肌內分成2支,分別在肌中央腱兩側沿長軸走向遠端,直至肌肉的末端,且與血管緊密伴行;電生理證實,沿中央腱將肌肉分成的兩部分在功能上具有獨立性;該兩肌的尺側部和橈側部生理橫截面積和肌纖維長度與支配手的有關肌肉相近。結論尺側腕屈肌和橈側腕屈肌都可分成兩個具有獨立的神經支配及血管供應、功能上相對獨立的肌束,可用於轉位移植重建運動功能,而且對供區的功能影響也較小
網址: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ZX200605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