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蕉記

《聽蕉記》是明代文學家、書畫家沈周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敘寫作者聽到雨打芭蕉葉時的精緻細膩的感官品味,先聽而後思,並連續運用象聲疊詞和排比博喻句式,將原本單調乏味的聲音表達得頓挫揚抑,生動流暢。文章擬物模情,形象細膩;虛實相映,意蘊獨特。

作品原文

聽蕉記

夫蕉者,葉大而虛,承雨有聲。雨之疾徐、疏密,回響不忒 。然蕉何嘗有聲,聲假雨也 。雨不集,則蕉亦默默靜植;蕉不虛,雨亦不能使為之聲。蕉雨固相能也 。蕉,靜也;雨,動也,動靜戛摩而成聲 ,聲與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㴙㴙 ,剝剝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諷堂,如漁鳴榔 ,如珠傾,如馬驤 ,得而象之,又屬聽者之妙也。長洲胡日之種蕉於庭 ,以伺雨,號“聽蕉”,於是乎有所得於動靜之機者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不忒(tè):沒有差錯。

⑵假:借。

⑶相能:親和,諧調。

⑷戛(jiá)摩:碰擊,摩擦。

⑸迨(dài):同“逮”,等到。匝(zā)匝㴙(zhá)㴙:包括後文剝剝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都是疊用象聲詞,用以表現雨打芭蕉的各種聲響。㴙,滴水。

⑹漁:打魚人。榔:捕魚時用以敲船驚魚的長木條。

⑺驤(xiāng):賓士。

⑻長洲:舊縣名,治所在今江蘇蘇州。胡日之:作者同鄉友。

白話譯文

芭蕉,葉子大而空,承接雨點時會有聲響,因雨點的快慢疏密而發出不同的聲響,不會有差誤。但蕉葉何嘗有聲,它是藉助雨點才發出聲音的。雨點不落在蕉葉上,那么蕉也只是默默地靜靜地栽種在那裡;蕉葉不空,雨點也不能使它發出聲響;蕉葉與雨點本來就是相互起作用的。蕉葉是靜的,雨點是動的,動的雨點與靜的蕉葉相碰撞而發出聲響。聲響又是能夠進入耳朵的。及至耳朵接受了雨打芭蕉之聲,人們用“匝匝活活”、“剝剝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來摹擬這種聲響,覺得它像僧人在佛堂誦經,像打魚人驅魚的木棒在敲響,如珍珠傾瀉,如駿馬奔騰,至於將聽到的聲音想像成什麼,那又屬於聽者的佳妙了。長洲人胡日之將蕉種在庭院來等著下雨,以“聽蕉”為別號,這樣看來他對動與靜的機理有所領悟了吧?

創作背景

芭蕉在傳統文化中常常象徵著典雅高貴,而“雨打芭蕉”作為一種富於韻味的自然情景,又往往被古代的文人墨客渲染成極具音樂美的篇章。作者在聽到雨打蕉葉的時候,有感而發,創作了此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從沈周的《聽蕉記》中很容易發現它以文字而造就的種種音樂效果,也可以透過全篇文字把握到被作者用心描繪的雨中芭蕉的典雅氣質。然而,這篇兩百字不到的小品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還是它那超越表層描述的哲學思考。

這是很讓人迷惑不解的,像沈周這樣一位對於事物的形體、色彩有敏銳感受的畫家,何以面對蔥綠的芭蕉,不是著意用他的眼,卻是用他的耳去“聽”這生命成長的節奏。而當他靜心傾聽那雨打芭蕉的漸瀝聲時,他腦海里浮現的,不是蕉葉上晶瑩的水珠,而是形而上的抽象命題:芭蕉承雨有聲,其聲假之於雨;雨不集,蕉不虛,聲無從起,因而聲乃蕉雨相合之結果:蕉靜雨動,動靜相配以起聲,等等。如果對中國古代繪畫的特性有比較充分的了解,可以很快悟到這實際上是中國繪畫重神似甚於重形似的基本理論在沈周身上的一種曲折的反映:或許可以進一步說,正因為沈周是一位一流的中國畫家,而不是普通的畫匠,所以他面對熟悉的繪畫對象——芭蕉,才不會古板地專注於它的形,而著眼於它的神,把雨打芭蕉的動人場景當作一個哲學問題來思考。

但沈周的這篇《聽蕉記》,終究不是一篇高深的哲學論文,而是一曲富有思辯色彩的樂章。這樂章的形式在文章的後半部分尤為明顯。當作者用“匝匝㴙㴙、剝剝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四串疊用象聲詞來表現雨點或快或慢、或大或小、或疏或密地打在芭蕉葉上時,無疑可以感到一陣新鮮感。作為一位喜歡與僧侶交朋友而又生活於姑蘇水鄉的畫家,沈周把這種聲音同時比喻為如僧人在佛堂內同聲誦經與如晚歸的漁舟敲響梆榔,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但透過這種象聲詞的嫻熟運用與生活化比喻的巧妙設定,也感到一點錢鍾書先生所謂的“通感”在沈周身上有著突出的表現。沈氏之所以對於聲音的感受如此細緻,或許與他對於形體與色彩的敏銳感覺頗有關聯,亦未可知。

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楊文豐:文章真是美文,且還精短。文字由聽覺旋轉視覺,先聽而後思,擬物模情,形象細膩;虛實相映,意蘊獨特。顯然,如此的芭蕉雨,因了音樂性,已升華成哲學般抽象、建築般凝固的音樂了。(《自然書》)

作者簡介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創“吳門畫派”,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石田詩抄》《石田雜記》《江南春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