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聶魯達最著名的詩集是《漫歌集》 (又譯《詩歌總集》或《大眾之
歌》)。1971年,聶魯達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1973年9月23日,聶魯達因心臟病發作與世長辭。他逝世以後,人們又出版了他的詩集《冬天的花園》、《2000年》、《黃色的心》、《疑難集》、《輓歌》、《海與神》、《挑眼集》以及回憶錄《回首話滄桑》、散文集《我命該出世》。
作者簡介
巴勃魯·聶魯達(Pablo Neruda,19O4-1973), 智利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出生在一個鐵路職工家庭里。13歲就在報刊上發表文章,19歲出版了第一部詩集《晚霞》,20歲發表了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隻 絕望的歌》,奠定了他在智利乃至世界詩壇上的地位。聶魯達生前出版了《大地上的居所》、《西班牙在我心中》、《漫歌》、《愛情十四行詩一百首》、《無用的地理學》、《孤獨的玫瑰》等數十部詩集。目錄
高山的意志,大海的情懷——聶魯達的生平與創作詩歌
《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1924年)
第七首
第十四首
第十八首
《大地上的居所》(1925—1947年)
詩的藝術
孤獨的騎士
惟有死亡
船歌
獻給費德里柯·加西亞·洛爾加的頌歌
忘不了(奏鳴曲)
赫拉瑪之役
《漫歌》(1950年)
大地上的燈
愛的亞美利加(1400)
獸類
河流趕到
馬楚·比楚高峰
征服者
他們來到島上(1493)
一個士兵在睡覺
輓歌
智利的發現者們
麥哲倫的心(1519)
解放者
用塔塔·納喬的音樂獻給埃米利亞諾·薩帕塔
背叛的沙子
不朽
亞美利加,我不是徒然地呼喚你的名字
南方的冬天,騎在馬上
一朵玫瑰
一隻蝴蝶的生死
讓那劈木做柵欄的醒來
逃亡者
普尼塔基的鮮花
詩人
大洋
拉帕—努伊
石像的建造者(拉帕—努伊)
雨(拉帕—努伊)
南極
波浪
船舶
致船首雕像(輓歌)
被欺凌的海鳥
鸕鶿
不只是信天翁
海的夜晚
我自己
酒
《船長的詩》(1952年)
渴望
鷹
狂怒
遺忘
亡者
頌歌與萌芽
《元素的頌歌》(1954年)
衣服頌
夜間獻給手錶的頌歌
寫給塞薩·巴列霍的頌歌
《狂歌集》(1958年)
V
請不要問我
我請求安靜
秋天的遺囑(節選)
《愛情十四行詩一百首》(1960年)
年
第四十首
夜
第八十九首
《典禮之歌》(1962年)
曲終人散(之十二)
天變(之十)
重見洛特雷阿蒙(之五)
《全權》(1962年)
全權
《黑島紀事》(1964年)
詩
浪中獨白
樹林裡的獵人
夜
冬天之約(之三)
記憶
最後,沒有人了
《沙上的屋子》(1966年)
名字
《船歌》(1967年)
舟子曲終
《日之手》(1968年)
告別
《世界末日》(1969年)
永遠在誕生
處境
《海與鍾》(1973年)
開始
歸來
《孤獨的玫瑰》(1973年)
Ⅴ島
ⅩⅥ人
ⅩⅧ人
ⅩⅩⅡ島
ⅩⅩⅣ島
詩人自述
詩歌不會徒勞地吟唱(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致辭節選)
寫詩是一門手藝( 聶魯達自傳節選一)
批評與自我批評(聶魯達自傳節選二)
與麗達·吉爾波特的談話
他人憶述
加西亞·洛爾卡:在馬德里哲學與語言學校介紹聶魯達
尼古拉斯·紀廉:聶魯達這個人
“夢遊人的雙眼會長久地注視著我們”—— 奧克塔維奧·帕斯談聶魯達
加西亞·馬爾克斯:回憶聶魯達
胡利奧·科塔薩爾:聶魯達在我們中間
路·阿· 曼西利亞:我十二次採訪聶魯達
評論
路易斯· 羅薩雷斯:聶魯達的詩歌技巧
費爾南多· 阿萊格里亞:聶魯達的詩歌漫談
詩評選摘
附錄
聶魯達年表
聶魯達主要作品目錄
前言
文學史源遠流長。回顧時,我們當會發現,這個不斷衍生、發展變化的過程,與少數作家的天才的藝術創造密切相關。這是一群卓異的人物。對於世界和生命,他們有著獨特的發現,而且憑藉富於個性的語言,出色地表現這一切,包括伴同這發現的敏銳的感覺、想像力和無盡的激情,以及內在的更深隱的精神結構,比如社會理想、理性、道德、人格、美學原則,等等。他們彼此之間,無疑存在著天才的差異,但都以各自獨特的藝術個性構成“範式”,影響同時代人乃及於後世,形成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文學傳統。當然也有沉寂一時者,但是,其文本的潛在的影響力是恆在的。對於這些作家,我們習慣地稱之為“文學大師”。在此,我社編輯出版一套大型叢書《世界文學大師紀念文庫》,旨在通過系列大師的介紹,顯示不同國家和時代的文學的高度。
叢書呈開放式,選材嚴格,每人一集;至於時代國族,則不設限界。一集之中,以作品為主,另行選入相關的傳記及評論文字;每集前後均置有作者概述及生平年表,使讀者對作家有更直接、更完整、更深入的了解。在譯文方面,儘可能選用多家,冀有翻譯史的線索可尋。對於翻譯界前輩所做的開啟性的工作,這也當不失為一種紀念。
因譯者不同,譯文先後發表時間不一,書中有關的人名地名等譯法多有出入,為保持原譯作的完整性,今仍其舊。
圖片由多方搜求所得,是書中有機的組成部分,不獨裝飾而已。
《世界文學大師紀念文庫》的編輯出版,是一個累積性的文化工程。在編輯過程中,承蒙社會各界人士,包括學者、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同行的襄助,在此一併致以誠意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