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米迦勒教堂

聖米迦勒教堂

漢堡聖米迦勒教堂(Hauptkirche Sankt Michaelis)是德國城市漢堡最著名的一座教堂,該市的主要地標,也是該市的5座主要新教教堂之一。以天使長米迦勒命名。在教堂正門上方,是表現米迦勒戰勝魔鬼的大型青銅雕塑。聖米迦勒教堂132米高覆蓋銅的巴洛克尖頂是漢堡天際線的顯著標誌,也是船隻駛進易北河首先看到的標誌。今天的教堂建築已經是在這個地點的第三座教堂。第一座教堂興建於1647-1669年,作為新城(1625年在新城牆之內成立)的教堂。1687年,聖米迦勒教堂成為第五座主要教堂,新城也成為一個堂區。1750年3月10日,教堂被閃電擊毀。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勒教堂

英文名稱:St.Mary’s Cathedral and St.Michael’s Church at Hildesheim

聖米迦勒教堂點擊查看大圖

編號:516-006

198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Ⅰ)(Ⅱ)(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9屆會議報告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聖米迦勒教堂建造於1010到1020年間,遵循對稱美,有兩個對稱的半圓形屋頂,典型的羅馬式老撒克遜時代的粗紋織物藝術。內部,尤其是其木製的天花板和漂亮的牆壁,陪稱著聖瑪麗大教堂的珍寶。眾多的工藝們和伯那德肖銅圓柱是大羅馬帝國時代羅馬式教堂的傑出證明。

簡介:

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和聖米迦勒大教堂坐落在德國的中部地區(另一資料: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坐落於德國西北部的哈茨山的西北側、漢諾瓦東南的伊內爾斯特河畔)。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和聖米迦勒大教堂是德國教堂建築中的傑作,同時也是宣傳基督教的據點。教堂的建築風格各異,深受文藝復興時期文藝思潮的影響。教堂內的雕刻也聞名遐邇。

路德維希一世於公元815年在希爾德斯海姆創建了主教區,並任命伯爾尼瓦特(另一資料譯為 “貝恩沃德”)為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的主教。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曾兩次被火災嚴重損壞,後來,人們又對它進行了多次的改建和修整。大教堂里最有代表性的珍品,是伯爾尼瓦特主教請當地著名的鑄造作坊製造的兩件巨大的青銅器,一件叫做“伯爾尼瓦特的窗子”,一件叫做“基督的圓柱”。這兩件作品由最著名的工匠精雕細刻而成,造型優美,工藝精湛。

在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內還有一尊“千年薔薇”在高壇上怒放。

聖米迦勒教堂為西歐著名宗教建築之一,為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三世時期建築的最重要例子。教堂中最著名的是6位聖人相伴的聖母子像,是羅馬式雕刻的傑作。

聖米迦勒教堂的地下祭室里安放著大主教伯爾尼瓦特的遺體。該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時受損,後修復。

希爾德斯海姆大教堂享有“早期羅馬式建築瑰寶”之美稱。半木質結構的建築物的特徵形成了希爾德斯海姆市的獨特特徵。

貝恩沃德主教是希爾德斯海姆歷史上出現的一個光芒四射的人物,他為當時社會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貝恩沃德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多面手”,他不僅是頗具影響力的政治家、藝術家,同時還充當著聖人和經理的角色;他開創了德國藝術史上的新紀元,以至於人們把他身後的一個相當長的藝術時期稱為貝恩沃德時代。

貝恩沃德主教於1010到1020年間創建了德國最精美的長方形教堂之一——“聖米迦勒”教堂(另一資料:聖米迦勒教堂建成於1022年)。該教堂尤以其中殿木質頂棚上繪製的耶穌家系圖、唱詩班席位和地窖里精美的貝恩沃德石棺而聞名;用黃銅鑄造,貝恩沃德門及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亦是他的首創,那些現存的傳奇式的浪漫建築和美術作品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他非凡過人的創造才華。

聖米迦勒教堂在16~17世紀遭到掠奪,但教堂正殿的雕刻卻保留了下來。

13世紀,“聖米迦勒”教堂中那幅不朽的天花板繪畫和中間的過道終於全部完成。而用黃銅鑄造成的貝恩沃德門及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目前安置在希爾德斯海姆德聖瑪麗大教堂中。它們是這裡所有宗教藝術品中至高無上的代表之作。貝恩沃德門是1015年澆鑄而成的,耐人尋味的是上面鑄有《聖經》的圖解,極為精煉的8幅圖畫巧妙地將《新約》和《舊約》聯繫在一起。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在世界文化遺產中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這裡陳列著珍貴的古埃及藝術品、厄恩斯特(僑居法國和美國的德國超現實主義畫家)收藏的精美絕倫的中國古代瓷器和巴洛克時期大主教的銀器。這個歷史上的集會場所,連同其中那個世界聞名的陰森恐怖的大房子,就坐落在希爾德斯海姆——德國最美麗的商業城市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