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莊

聖家莊

記者驅車來到了沂源縣三岔鄉。沂源縣三岔鄉位於淄博市南端,是淄川、博山、淄博、濰坊四市縣交界處,全鄉最低海拔400米,屬彌河發源地,山高氣爽,晝夜溫差大,無任何污染,具有得天獨厚的綠色生態環境。

在山區的深處,有一個叫做“聖家莊”偏僻山村,這裡住著一戶普通的人家。這戶農家的主人姓竇。他有著一個12歲的女兒——小浩雲,她現在在沂源縣三岔鄉中心學校就讀。

竇家的生活原本十分和美,男主人在外打工,賺錢養家餬口;女主人勤勞節儉,操持家務,孝敬年老的公公。兩口人精打細算,省吃儉用,還在幾年前蓋起了寬敞的大北屋。雖說欠了親戚朋友的不少債務,但是一家人仍然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可是,一年前,不幸降臨到了這個充滿了渴望的家庭。男主人由於過度的體力勞動患上了嚴重的靜脈曲張,手術後,失去了繼續在外打工賺錢的能力;更為不幸的是其年邁的老父親又得了偏癱,臥病在床,一刻也離不開家人的照顧。喪失了經濟收入的來源的一家人,又平白增加了許多額外的支出,還得隨時到老父親的床前伺候……這一切給這個困難的家庭蒙上了重重的陰影。

由於無力支付學雜費,小浩雲走在輟學的邊緣。

社會沒有忘記這個家庭,更沒有忘記對學校生活充滿嚮往的小浩雲。

親戚給竇家送來了奶羊。

鄉親們伸出了援助之手。

鄉里鄉親的幫助緩解了這個家庭的暫時困難。

從2006年開始,黨和政府免除學雜費的政策使幾乎要失學的小浩雲得以繼續留在溫馨的校園中。蒙在小浩雲個人頭上的陰影被徹底驅散了。

(小浩雲的父親竇修武同期):去年開始免了學雜費,今年又免了書費,給家庭減輕了不少負擔。上年是270多元。我非常高興。

在免除學雜費的基礎上,國家還給困難住校學生髮放生活補貼。免除困難學生的書本費,是沂源縣自行推出的師生“一對一”結對幫扶困難學生的有力措施。

(沂源縣三岔鄉中心學校教師申良虎同期聲):因為他們(學生)實在太困難了。這是一個方面,在一個呢,也是咱教育這一塊呢讓每個學生接受教育。我們(這裡)現在應該說是比較貧困的地方,經濟收入很低,留守兒童很多,家庭收入很薄弱。所以說很多小孩能夠解決溫飽這一塊都是很需要幫助的。

這位普通的教師就資助了兩名困難兒童。

(沂源縣三岔鄉中心學校教師申良虎同期聲):我資助了兩個了。頭一個學期那個一直幫扶下來,已經畢業了。所以第二個我又接上了。我們學校很多,都有名單。都是可以說這樣的學生吧。我們特殊的情況,我們政教處有專門的名單。

這些接受資助的困難學生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很難想像,12歲的小浩雲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吃過一隻冰糕了。大部分學生每天只能靠饅頭和從家中帶來的鹹菜充飢,住校生一個星期的吃菜費用不足兩元錢。

政府免除學雜費這項舉措解除了所有中小學生的後顧之憂,可以讓他們安心的學習了。面對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小浩雲更加刻苦努力的學習,積極為班級和同學做更多的事情。她擔任了國中二年級二班的班長,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

沂源縣三岔鄉中心學校初二學生竇浩雲同期聲):說真的,像(我)這樣的同學其實還很多,能夠發到我,我覺得很高興,覺得確實應該好好學,要不然就對不起那些錢了。

政府推行免除中小學生學雜費制度,不僅解決了像小浩雲這樣貧困家庭孩子學習的後顧之憂,更重要的是這一政策促進了學校的教學工作上台階,上水平。

(沂源縣三岔鄉中心學校校長竇現永同期聲):三岔這個地方,由於經濟相對落後一些,在沒有實行“兩免一補”的時候學校收取雜費每年都有5﹪左右的學生很難收繳上來,大約每年都有一萬多元收不上來,現在通過政府撥款,學籍處這一塊就足額撥到了學校,這樣呢學校就更有時間和精力來抓學校管理,來抓教學了。我認為這個“兩免一補”政策是惠及學校與家長的非常好的一個政策。

沂源縣三岔鄉現有在校生1520人,從2007年1月份開始,全部免除了學雜費,其中有210名同學享受了政府的“一免一補”,有178名同學享受了縣委縣政府推出的師生一對一結對幫扶,共有388名同學受到政府的資助,加上社會其他方面的救助,受到資助的人數達到在校生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沂源縣三岔鄉中心學校教體辦主任孫兆剛同期聲):一年來政府撥付的學雜費和“一免一補”資金達到60余萬元,一方面減輕了學生家長的負擔,使老百姓得到了實惠,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學校收費工作的壓力,使廣大教職工能夠騰出精力安心工作,免除學雜費這項政策的實施,使我鄉義務教育的鞏固率得到顯著提高。

:沂源縣教體局依據國家、省、市政策要求,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認真落實義務教育段免雜費政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