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影響
這股神出鬼沒的暖流,它不但擾亂了海洋生態的平衡,同時也嚴重地影響了全世界的氣候。像去年美西的大水患,英、法、日的大風雪,墨西哥的颶風,印尼的霾害,巴西的森林大火,澳洲的天乾地裂等。在這年裡,小小台灣,也天災人禍,連綿不斷。甚至宗教事件,怪誕百出。正如台諺所言:“天無照甲子,人無照天理。”不但亞洲金融界起了大風暴,連畜生界也在劫難逃。看那口蹄疫,三百八十萬隻豬,數日間一起斷魂。還有禽流感,一百五十萬隻雞,也一夜裡同時斃命。這真又叫殺戮年啊!出現
聖嬰現象大約每二至七年發生一次,其生命周期從開始、成熟到衰退前後可達一年半到二年之久。然後像鐘擺一樣,逐漸回復。有時在回復過程卻擺過了頭,造成盛行東風更強,東太平洋的表水溫反而更低,這種與“聖嬰”對映的相反現象就稱之為:La Nina (西班牙文女孩之意)。因此,“聖嬰現象”其實是海洋和大氣互動作用所產生的自然現象,雖然我們目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它卻是自然界大氣圈及水圈韻律的一部分,也是全球氣候系統的一環。原來它只是漁民描述的一個海洋性現象,如今已經溶合ENSO和La Nina,包含了大氣及海洋的領域,成為家戶喻曉的通俗名詞。成因
![聖嬰年現象](/img/f/2e1/nBnauM3XzIDO0ADN4kTM3IDM3QTMzEzM1ETOzQTNwAzMxAzL5EzL3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研究發現,聖嬰年的發生與地球自轉速度變化有關,自50年代以來,地球自轉速度破壞了過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一反常態呈4~5年的波動變化,一些較強的厄爾尼諾年平均發生在地球自轉速度發生重大轉折年裡,特別是自轉變慢的年份。地轉速率短期變化與赤道東太平洋海溫變化呈反相關,即地轉速率短期加速時,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降低;反之,地轉速率短期減慢時,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升高。這表明,地球自轉減慢可能是形成聖嬰年的主要原因。
當地球自轉減速時,“剎車效應”使赤道帶大氣和海水獲得一個向東慣性,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動,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積而發生海水增溫、海面抬高的聖嬰年現象。